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不懂就要问》优秀教案6

人教部编版《不懂就要问》优秀教案6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不懂就要问∣人教(部编版)
3*不懂就要问
这篇课文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赞扬了孙中山认真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也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略读课文。

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什么样的课文是略读课文和怎样学习略读课文,使学生明确这一类课文的学习要求,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

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要尽量放手,多给学生朗读、思考、质疑、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无论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是对语言的体会和品味,都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尽量由学生自己得出答案和结论。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过程与方法】
独立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的精神。

重点
1.会认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难点
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师:关于孙中山的相关资料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了解孙中山的生平经历,预习课文。

1课时
一、创设情景,切入课文
1.同学们,在学习上你们有哪些好习惯?(学生畅所欲言)
2.我国有许多科学家、伟人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孙中山就是其中的一个(出示孙中山的照片,交流资料)。

孙中山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跟他从小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是
分不开的,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指出“*”,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标识吗?带有这个标识的课文叫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我们应该怎样学呢?
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略读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意即可。

除了课文后双横线内的字,如果文中有个别的字不认识、个别的词语不理解,也没有关系。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

3.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擂台赛读等方式检查识字情况。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课文叙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请求先生讲解所背的书的意思的故事。

)
三、品读感悟,积累语言
1.指名读课文。

交流:从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从哪句话读懂的?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照例、壮着胆子”等词语体会孙中山是如何学习的。

(1)通过同学们的反应:“高声念书、吓呆了、鸦雀无声”来体会同学们的震惊、害怕,以及当时的紧张气氛。

(2)通过先生态度的变化:“拿着戒尺,厉声问、收起戒尺、讲得很详细”来体会先生被孙中山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精神所打动。

在学生提问时,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哪些问题是重要的,哪些问题不重要。

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

四、朗读欣赏,升华情感
课文中哪些词句让你觉得很新鲜,找出来读给同学听,并说说为什么觉得新鲜。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说说因为你的好问或不好问,得到了哪些益处或遭到了哪些损失。

不懂就要问
孙中山——勤学好问读书求理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在自主质疑、自由讨论中学习,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动脑筋思考,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从而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不懂就要问|人教(部编版)
3*.不懂就要问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背、诵、例”等13个生字。

2.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批评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融入情境,以疑促学
1.小朋友们,谁知道孙中山先生?你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同学们交流有关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

)今天我们来学习孙中山先生小时候的故事,叫“不懂就要问”。

(板书课题)
2.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课文里是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鼓励学生在朗读中寻找答案。

二、新课学习: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把生词从课文里画出来,自学生字。

2.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将课文读通顺。

3.小组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4.小组合作学习。

(各组选一段尝试自学)
5.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三、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教师点拨:
引导学生读准生字字音:“诵”是平舌音,“挨圈、背”是多音字。

帮助学生把每一段课文都读得正确、流利。

四、自学课文
略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合作展示。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你喜欢哪一句,读给大家听。

哪个词你很喜欢,领读一下吧!
3.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精神?(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是害怕也要鼓起勇气,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

)
4.质疑:以前的小朋友为什么不敢向先生提出问题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我们提问呢?(教师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教育与今天教育的不同。

)
5.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会怎么办呢?
五、课堂总结
孙中山小时候读书刻苦,背诵非常流利,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在别人都不敢问时,孙中山为弄清道理,敢于向先生提问,他认为“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六、作业布置
读《名人成长故事》,开读书交流会,谈谈你最崇拜哪个名人,为什么崇拜他?
板书设计:
孙中山:不懂就问敢于挑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