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结构行业用钢调研报告10.26

钢结构行业用钢调研报告10.26


广西中岩集团重钢结构生产基地
20万吨/年
重庆长寿区+重庆中安钢结构有限公司
40万吨/年
2013~2015年产量完成5万吨以上的企业 项目 完成产值超过50亿元 的企业数量 2013年 6 2014年 8 2015年 4
完成产量超过30万吨 的企业数量
9
9
11
完成产量超过10万吨 的企业数量
21
25
建造方式 承包模式 业务模式 生产方式 发展方向 传统方式向工业化、绿色化、信息化转型(粗放型——集约型) 专业承包向总承包、EPC等多种模式并存(专业承包——高端承建) 新增加PPP项目模式(施工承包——投融资+工程承包双重角色转型)
之间,中间价5100元/吨。
项目工程款情况 项目 有无预付款 预付款比例 情况 仅21.9%的项目有预付款 10-30% 结构封顶前40-85%,封顶后至结 进度款比例 备注
算完成前70-85%,结算完成后支
付至85-95%
尾款(15%~5%)
质保期满1~2企业造成很大负担,特别是工程质量保证金数量大、使用率低、返还困难。
一、钢结构建筑发展
钢结构在我国应用已超过30年,特别是在近10余年期间发展迅速,已成 为全球钢结构用量最大、制造施工能力最强、产业规模第一、企业规模第一的钢 结构大国。 钢结构技术已经是当今建筑业十大建筑技术优势之一,在高铁的建 设中近千座铁路站房都采用了钢结构,对支持我国高铁建设的快速发展贡献巨大。 从2013年开始,钢结构行业就进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新的市场环境的战略转 型中。在2014年,行业仍没有过百亿的企业产生。 与2013年相比:产值增长的 企业占58%,最大增幅46%,年产值下降的企业占42%,降幅最大的48%。2015年情 况更为复杂,部分中小企业的业务量承接大数缩水,业务量的承接下降10%~35%, 特别是公共建筑业务,承接额较去年同期下降幅度很大(有的企业到达70%多) 主要问题的表现:部分小、中型企业开工不足,处于歇业、半歇业状态资金紧张 (普遍缺钱),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前几年转入非实体发展的大部分企业关门倒 闭或举步维艰。市场领域基础设施类项目承接逐年减少。但令行业振奋的:海外 出口业务大幅上扬,2015年有企业的海外订单超过国内市场;产能完成5万吨以 上的企业同比前四年增长25%多;2015年产生首家“双百企业”——中建钢构
2015年,前5家企业完成产能298万 占全年建筑钢结构用钢量的5.9%左右 整个 行业的集中度仍然不高
六、钢结构行业的发展趋势
2015年,中国经济进入结构调整的深水区,钢结构行业正在经历双重挑战, 即经济下行压力的严峻挑战,转型发展的深刻挑战,国家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宜 居城市的建设、“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及工业2025等等顶 层规划设计陆续出台,逐步推进,给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利好,为钢结构的发展带 来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十三五期间,钢结构行业挑战和机遇并存。如国办发 [2016]38文:对钢结构是利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 意见:2020年,建成500个以上通用机场(目前300个),通用机场设施建设原 则,经济、适用、美观、绿色。 转型方向
三、钢结构行业的利润
十二五钢结构行业的利润及增幅 年份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利润总额(亿元) 111.00 112.00 135.00 146.00 154.80 增幅(%) 24.0 0.9 20.0 8.2 6.0
2015年,钢结构行业的利润总额约154.80亿元,同比增长6.0%,平均
★★ 老板
主管部门及负责人(董 ★★★ 事长) 企业老板 ★★★
★★★★★
钢结构项目分布与我国各经济区发展吻合,钢结构在房屋建筑领域的应用超过78%;钢结
构项目人工费十二五期间逐年增长至15%;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链条长至5~7年(进场施
工开始至工程尾款收回);钢结构项目资金非常紧张,有工程预付款的项目仅占20%左右 (工程材料费占60%~80%), 应收账款居高不下,项目各类保证金数目繁多,返还困难, 是企业的大负担。
项目结算情况 业主类别 结算周期 对象或程序 代建、现场管理公司、 政府财政 4~5年(竣工后) 第三方审计、地方财审、 审计署等 ★★★★ 难易度
第三方审计、主管部门 国企 地产商(私)
上市公司 企业主(私)
合同约定(2年左右)
和领导 合同约定(3~4年) 合同约定(2年左右) 合同约定(2~3年)
轻钢结构
31.5 25.8 15.2 24.0 18.4
网架
12.6 14 14.4 7.0 10.5
桥梁
2.1 2.2 7.2 4.5 5.2
塔桅
1.4 0.6 / / 1.7
住宅
/ 0.7 3.2 1.5 3.5
高层建筑应用约占1/3 大跨度空间结构中应用超过1/3 轻钢结构中应用超过1/5 网架结构中应用超过1/10 产能过剩问题日趋严重
能源

行业和寡头垄断、市场化 程度低
竞争低
住宅(工业化建筑)

技术壁垒、地区垄断、市 场不完全发育
竞争低
十二五期间钢结构在各类工程中的应用比例
年份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高层
25.2 25.8 32.8 27.1 28.9
大跨度空间结构
27.3 30.9 27.2 35.6 32.5
二、钢结构钢材应用
钢种 Q235 Q345 Q460以上 其他 占用钢量(%) 28 62 4 6
2015年调查报告显示,Q460以上高强钢占比仅为4%,高强钢应用潜力大,Q235钢材屈服强 度值变异较大,Q345GJ比Q345钢材性能更稳定,与Q390将逐渐成为主打钢种。十三五钢材 应用将从目前的“Q345+Q235”为主,过渡到”Q345+Q390”。
十二五建筑业总产值、钢结构产值及所占比例 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117734 135301 159000 176713 180757 钢结构产值(亿元) 3190 3850 4510 5100 4906 钢结构占建筑业比例(%) 2.71 2.84 2.84 2.90 2.70
年份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五、钢结构行业市场分析
工程类型 集中度 市场化 竞争状况
厂房、多高层建筑 超高层、大跨度公共建
非常低
充分市场化 市场化程度很高、地区垄
无序、激烈竞争 竞争较高
较低 筑 机场港口公路桥梁 较高 般 高 行业和寡头垄断、市场化 程度低 竞争低 断、技术壁垒 行业垄断、市场化程度一 竞争较低
铁路轻轨地铁
33
完成产量超过5万吨的 企业数量
40
36
53
钢结构完成产能5万吨上骨干企业数量总数2015年超 过50家。
2015年行业完成钢结构产量前5名企业 序号 1 2 3 4 5 企业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完成钢结构产量(万吨) 102 57 50 46 43
利润率3.15%。
四、钢结构工程项目经营信息
完工项目在各经济区的分布
年度 2014 2015 东北地区 8.9% 4.5% 中部地区 16.4% 25.2% 西部地区 19.4% 18.9% 东部地区 55.3% 51.4%
完工项目占比
建设领域
工程类别 2014 高层、超高层
27.1%
2015
28.9%
我国钢结构企业数量超过1万家,其中一级资质的约849家,一级资质企业约有1/3 是增项资质,约600家企业为专业资质,每家拥有的厂房面积3~5万平方米,总的年 产能2160万吨;二级企业约3000家,每家拥有的厂房面积1.5万平方米,总的年产能 5400万吨;三级企业6800家(2000~5000平方米)按2000平方米,产能1326万吨;总 的产能超过1亿万吨;产能过剩超过50%。钢厂、总承包企业、金融投资企业的进入影 响产能过剩加剧。开始建设的钢结构生产基地: 1.中建钢构华南生产基地 甘肃酒钢+中建钢构 陕西建工集团+杭箫钢构 2.规划的钢结构生产基地: 河南安钢+上海宝冶 河北钢铁+景县铁塔 30万吨/年 50万吨/年 25万吨/年 10万吨/年 50万吨/年
钢结构行业调研报告
钢结构行业是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是消耗钢材主要的产业 之一。同时,钢结构的应用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方式,钢结构建筑占比是 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是贯彻落实绿色低 碳循环要求、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是稳增长调结构转型升级和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重要举措 为全面落实“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钢结构这个建筑细分行业,十二五期间, 特别是近两年钢结构行业相关产业政策暖风频吹,政府出台了对行业发展有重 要影响的多项政策。因此,钢结构是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形式和发展方向,这一 选择将有利于化解钢材产能过剩,促进传统建筑业产业升级。发达国家建筑钢 结构用钢占粗钢产量的20%~30%,我国目前仅为5%~6%。我国钢结构的整体技术 已处于国际水平,产业规模全球第一,具有巨大的国内外市场潜力。在大型公 共建筑(体育场馆、影剧院、飞机航站楼、高铁车站)、超高层建筑(高度 100m以上)、大跨度桥梁(跨度200m以上)、工业厂房、大型市场、仓储等建 筑中,钢结构的使用已经占有较高比例。2015年钢产量突破8亿吨,钢结构产量 5000万吨,钢材累积量突破70亿吨,千吨规模以上的钢结构制造企业超过3000 家,专项施工资质企业突破1万家。2007年至2015年期间,我国钢结构产量保持 了年平均增长率15%以上的速度,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钢结构大国。
我国也成功建设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钢结构标志性工程,包括超高层钢结构(上 海中心、广州塔、中国尊等)、大跨钢结构(国家体育场、水立方等)、大跨钢结构桥梁 (苏通长江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和大型工业厂房等。此外,也建立起较完善的科研与 教育系统、企业、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了较完整的技术体系链 条,涵盖产品制品、技术研发、标准规范、设计、施工、验收、检测鉴定、加固改造、拆除 和资源再生利用整个产业链。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提升工程质量、绿 色施工和建筑产业升级的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和推广势在必行。钢结构的工厂加工、现 场拼接施工特点本身就符合建筑工业化的基本要求,并且钢结构也更加符合节能减排和绿色 建筑的发展趋势,而且钢结构轻质高强,力学性能好,延性高,综合结构性能优秀。因此, 目前社会已经达成了基本共识,钢结构是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形式和发展方向,这一共识将十 分有利于化解我国钢材产能过剩的困难局面。市场目标:钢结构用钢量过1亿吨,钢结构建筑 占比15%~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