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六章 19 原电池 化学电源课件

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六章 19 原电池 化学电源课件


2.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由于原电池将氧化还原反应拆成两个半反应且有电流产生,因而反应 速率加快。 如Zn与稀H2SO4反应制氢气时,可向溶液中滴加少量CuSO4溶液,形 成Cu-Zn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3.设计制作化学电源 设计原电池时要紧扣原电池的三个条件。具体方法是: (1)首先将已知氧化还原反应拆分为两个半反应; (2)根据原电池的电极反应特点,结合两个半反应找出正负极材料(负 极就是失电子的物质,正极用比负极活泼性差的金属即可,也可以用石墨) 及电解质溶液。
高考警示 (1)活泼性强的金属不一定作负极,但负极一定发生氧化 反应。
(2)溶液中的离子不能通过盐桥。 (3)负极本身不一定参加反应,如燃料电池中,作为负极的材料不参 加反应,只起到了导电的作用。
二、原电池原理在化工、农业生产及科研中的应用 1.比较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根据原电池原理可知,在原电池反应过程中,一般活动性强的金属做 负极,而活动性弱的金属(或碳棒)做正极。 若有两种金属A和B,用导线将A和B连接后,插入到稀硫酸中,一段 时间后,若观察到A极溶解,而B极上有气体放出,则说明在原电池工作过 程中,A被氧化成阳离子而失去电子做负极,B做正极,则可以断定金属A 的金属活动性比B的强。
微诊断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NaOH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此反应可以 设计成原电池( × ) 警示:只有自发进行、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 2.在Cu/CuSO4/Zn原电池中,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 向,所以Cu2+向负极移动( × ) 警示:原电池闭合回路的意义,在外电路(导线)中电流由正极流向负 极,而在(内电路)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却由负极流向正极,这样才能形 成闭合回路,所以Cu2+向正极移动。
(4)盐桥中向CuSO4溶液中迁移的离子是____B______(填选项字母)。 A.K+ B.NO C.Ag+ D.SO
解析:由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2Ag+ +2e-===2Ag;负极:Cu-2e-===Cu2+。所以X极的材料应为Cu,电解 质溶液Y应为AgNO3溶液,外电路中的电子从Cu极流向Ag极。盐桥中的K +移向正极(Ag极);NO移向负极(Cu极)。
向□ 14____正__极____迁移。 (5)两种装置的比较:装置Ⅰ中还原剂Zn与氧化剂Cu2+直接接触,易
造成能量损耗;装置Ⅱ能避免能量损耗;装置Ⅱ中盐桥的作用是提供 □ 15 __离__子__迁__移____的通路,导电。
微助学
一个作用
盐桥的作用
1.使整个装置构成闭合回路,代替两溶液直接接触。
2.平衡电荷。如在Zn/ZnSO4-Cu/CuSO4原电池中Zn失去电子Zn2+
进入ZnSO4溶液,ZnSO4溶液中因Zn2+增多而带正电荷。同时,CuSO4溶
液则由于Cu2+变成Cu,使得SO
2- 4
相对较多而带负电荷。通过盐桥中阴阳
离子定向移动而使两极电解质溶液中正负电荷守恒而保持电中性。
四个规律 金属腐蚀的四个规律 1.电解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 护措施的腐蚀。 2.对同一种金属来说,腐蚀的快慢:强电解质溶液>弱电解质溶液> 非电解质溶液。 3.活泼性不同的两金属,活泼性差别越大,腐蚀越快。 4.对同一种电解质溶液来说,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腐蚀越快。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19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
微考点•大突破 微充电•大收获
微考点•大突破
探微提能 点点结合
微考点1 原电池 基础微回扣
1.概念 化学能
电能 的装置。
2.构成条件 (1) (2)
活泼性不同
的电极(常见为金属或石墨)。
电解质溶液 中。
(3)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
3.工作原理 如图是两 在 Cu/CuSO4/Zn 原 电 池 中 , 电 子 由 负 极 (Zn)→ 外 电 路 → 正 极 (Cu)→溶液→负极(Zn)( × )
警示: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自由离子的定向移动,电子不能通过 溶液。
4.在Mg/NaOH/Al原电池中,Mg作负极、Al作正极( × ) 警示:Mg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Mg 作正极、Al作负极。


(1)
Zn ,
Cu 。
(2)
__Z_n_-__2_e_-__=_=__=_Z_n_2_+_____,
____C_u__2+__+__2_e_-_=_=_=_C__u____。
(3)电子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电子从 __负__极__流出经外电路流入 □ 10
___正__极__;电流从□11__正__极____流出经外电路流入□ 12___负__极___。 (4)离子的迁移方向: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 13__负__极__迁移,阳离子
1.原理图示
方法微总结 一、原电池工作原理
方法微总结 一、原电池工作原理 1.原理图示 负极氧化反应将e-沿导线传递,有电流产生正极还原 反应不断溶解电解质溶液阳离子移向 2.原电池的判断方法 (1)先分析有无外接电源,有外接电源的为电解池,无外接电源的可 能为原电池,然后依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分析判断,主要是“四看”:看 电 极 —— 两 极 为 导 体 且 存 在 活 泼 性 差 异 ( 燃 料 电 池 的 电 极 一 般 为 惰 性 电 极);看溶液——两极插入溶液中;看回路——形成闭合回路或两极直接接 触;看本质——有无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2)多池相连,但无外接电源时,两极活泼性差异最大的一池为原电 池,其他各池可看做电解池。
【微典通关1】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 +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其中盐桥为琼脂饱和KNO3盐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C_u_______; 电解质溶液Y是___A__g_N_O__3溶__液________。 (2)银电极为电池的__正____极,写出两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银电极____2_A_g_+__+__2_e_-_=_=_=_2_A__g________; X电极___C_u_-__2_e_-__=_=_=_C_u__2+_____。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C__u__电极流向__A__g__电极(填电极材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