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企业有限空间资料汇总目录有限空间专项安全培训课件*********************************1卓越安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5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8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1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育制度****************************17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2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27卓越安全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检查表**************************30有限空间作业方案****************************************35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样表)******************************44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安全风险告知牌**************************45地下有限空间作业防护设备设施配置要求********************46有限空间作业防护设备、个人防护用品配置表****************48进、出有限空间人员签字确认表****************************49有限空间部分有毒有害气体预警值和报警值******************50有限空间管理台账****************************************52有限空间专项安全培训课件什么是有限空间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具体参见安监总厅管四【2015】56号,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参考目录。
有限空间责任主体工贸企业是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相关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
有限空间专项培训人员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有限空间专项培训的主要内容(一)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二)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三)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四)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安全培训应当有专门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
有限空间作业准备工贸企业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经本企业负责人批准。
工贸企业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现场负责人应当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方案进行作业准备。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条件(一)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二)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三)作业前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四)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五)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六)存在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当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撤离作业人员。
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警,禁止盲目施救。
应急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
《有限空间科学施救三部曲》通风施救具体做法事故发生后,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强制通风。
检测有害气体浓度,待浓度降至安全范围,再进入现场抢救救援人员在施救过程中必须随时监测有害气体浓在有毒气体种类和浓度不明的情况下,必须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系好安全带且至少有两名监护人在场才能进人o 当正压式呼吸器发出低压报警,立即退出有限空间。
有过滤式防毒面具,需确认事故现场氧气浓度大于18%才可以佩戴面具进入。
卓越安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一、目标为了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保证进入有限空间的安全健康,预防和控制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根据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等国家相关法规、标准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应范围适用于全公司有限空间作业三、术语3.1有限空间是指封闭部分封闭,进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诺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3.2有限空间的可分为三类3.2.1密封设备:如贮罐、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高炉、转炉、混铁炉、煤气柜、除尘器、加热炉、罐车、烘干炉等;3.2.2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管廊、电缆沟、地下工程、暗沟、地坑、旋流井、污水池(井)等3.2.3地上有限空间:如沉淀池、料仓等四、职责4.1安全处负责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措施进行审核,对作业过程中安全措施执行情况、票据填写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4.2煤气防护班组对煤气有限空间作业环境的有毒、有害气体及氧含量的监测。
4.3作业负责人职责4.3.1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
4.1.2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安全措施和防护措施及用品达到安全要求后,可安排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4.1.3在有限空间及其附近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停止作业。
4.4.4检查、确认应急准备情况,核实内外联络及呼叫方法。
4.4.5对未经允许试图进入或已经进入受限空间者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
4.5监护人员的职责4.5.1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负有监督和保护的职责。
4.5.2了解可能面临的危害,对作业人员出现的异常行为能够及时警觉并做出判断。
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和交流,观察作业人员的状况。
4.5.3当发现异常时,立即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警报,并帮助作业人员从有限空间逃生,同时立即呼叫紧急救援。
4.5.4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
4.6作业人员的职责4.6.1负责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入有限空间实施作业任务,作业前要了解作业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4.6.2确认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4.6.3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
4.6.4应与监护人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
4.6.5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如发现作业监护人员不履行职责时,应停止作业并撤出有限空间。
4.6.6在作业中如出现异常情况或感到不适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作业监护人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
4.7生产工艺系统安全职责4.7.1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的要求采取工艺控制措施,使该有限空间与其他系统有效隔离。
5.本办法自下发日起执行,由安全处负责解释。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一、目的为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工作,预防、控制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等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和具有有限空间作业的行为。
三、职责1、行政部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的监管;2、各部门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的执行。
四、内容1、本制度所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提前1天申请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许可证。
3、未经审批,任何人不得独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4、作业许可证应包含作业活动的基本信息,具体包括:作业部门、作业区域、作业范围内容、作业时间、作业危害及控制措施、作业申请、作业批准、作业关闭。
5、许可证的申请4.5.1提供申请资料作业负责人负责申请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办理前应准备如下相关资料:1、入受限空间作业内容详细说明;2、工作安全分析结果;3、应急救援计划;4、相关安全培训证明和会议记录;5、其他。
4.5.2 工作安全分析1、工作安全分析的内容应包括工作步骤、存在的风险及危害程度、相应的控制措施等。
步骤如下:1、选择要进行分析的工作;2、把工作分解成具体工作任务或步骤;3、观察工作的流程, 识别每一步骤相关的危害;4、认识可能的风险;5、确定预防风险的控制措施。
4.5.3 书面审查收到申请人的有限空间作业申请后,批准人应组织申请人和作业涉及相关方人员,集中对申请中提出的安全措施、工作方法进行书面审查,并记录审查结论。
审查内容包括:1、作业的详细内容;2、所有的相关支持文件,包括风险评估、安全工作方案、作业区域相关示意图、作业人员资质证书等;3、作业前、作业后应采取的所有安全、应急措施;4、安全作业所涉及的其他相关规范情况,如《作业许可管理规范》、《个人防护装备管理规范》等;5、分析、评估周围环境或相邻工作区域的相互影响,并确认安全措施;6、许可证期限及延期次数;7、其他。
4.5.4现场核查书面审查通过后,所有参加书面审查的人员均应到许可证上所涉及的工作区域实地检查,确认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现场确认内容包括:1、作业有关的设备、工具、材料等;、2、现场作业人员资质;3、气体检测和监测设备的情况;4、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情况;5、安全设施的配备、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6、作业相关的培训、沟通情况;7、作业方案中提出的其他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8、现场核查确认合格后,批准人方可签署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9、批准人或其授权人、申请方和受影响的相关各方均应在作业许可证上签字;如书面审查或现场核查未通过,对查出的问题应记录在案,申请人应重新提交一份带有对该问题解决方案的申请;10、作业人员、监护人员等现场关键人员变更时,应经过批准人和申请人的审批。
4.5.5作业许可证的期限、延期和关闭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一个班次;2、根据具体情况,可延期。
延期后总的期限不能超过24小时。
超过24小时,需重新办理作业许可证;3、隔日继续作业的,应召开每日进入前会议,确认安全措施到位,并做好记录。
4、作业完成后,申请人与批准人在现场验收,合格后,双方签字,方可关闭作业许可证。
4.5.6作业许可证的取消当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时,现场监督人员应立即取消作业,终止相关作业许可证,并通知批准人。
若要继续作业,应重新办理许可证。
1、作业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时;2、作业内容发生改变时;3、现场作业与作业计划的要求发生重大偏离时;4、发现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不安全行为时;5、现场作业人员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时;4.6 许可证的存档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一式两份,一份交公司安全部门存档,一份由施工人员保存作为有限空间作业的凭证以备检查,许可证不得涂改且要求存档时间至少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