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位移传感器行业标准
条件下放置 24h,用 90%量程的位移重复上述试验。按下式计算传感器的始动漂移(δd):
式中 4.12.2
δd
=
∆d UN
×100%
Δd——各相邻时间间隔所测的实际输出信号之间的最大差值;
UN——理论输出信号量程。
长期漂移
试验前,传感器先在参比条件下,按 4.4 测量各试验点的输出信号值。然后在传感
器上施加 90%量程的位移,共工作 30 天,并分别在 1h,24h 和 30 天后测量传感器各试验
点的输出信号值。按下式计算传感器的长期漂移(δc):
式中 4.13
δc
=
∆c UN
×100%
Δc——各相邻时间间隔所测得的实际输出信号之间的最大差值;
UN——理论输出信号量程。
外界磁场影响
传感器应先在参比条件下测量其基本误差、线性度误差和回差。
式中
δ1
=
γ UN
×100%
γ——同一试验点上三次上、下行程实际输出信号值的算术平均值与理论输出信号
值
之差;
UN——理论输出信号量程。 4.6 回差
回差可与基本误差同时进行测定。传感器的回差(δh)按下式计算:
式中 4.7
δh
=
U1′ − U2′ UN
×100%
U′1——同一试验点上三次上行程实际输出信号值的算术平均值;
3 技术要求
3.1 与精确度有关的技术指标 与精确度有关的技术指标应不超出表 1 规定。
表 1 与精确度有关的技术指标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条文号
3.1.1 3.1.2 3.1.3 3.1.4 3.1.5
技术指标
基本误差限 线性度误差
式中
δi
= Ui −Un UN
×100%
Ui——被试试验点上实际输出信号值;
Un——被试试验点上理论输出信号值;
UN——理论输出信号量程。
Un 由下式确定:
双向传感器:U n
=
U N ⋅ (i − 5)
K −1
式中
式中 值。 4.5
单向传感器:U n
=
UN ⋅i K −1
i——试验点序数(0,1,2,…,10);
本试验应在由频率为 50Hz 的交流电产生的磁场强度为 400A/m 的外磁场中进行。
传感器放在磁场线圈的中心转台上。转动中心转台和磁场线圈,并调整移相器(0
°~360°),使传感器处于最不利的磁场方向和相位上。在该条件下测量传感器的基本误差、
线性度误差和回差。
4.14 湿热影响
传感器应先在参比条件下放置 24h,测量其基本误差、线性度误差、回差和重复性
量程的输出信号值。然后将传感器分别放进+40℃和-10℃的温度试验箱中,至少保温 2h,
使传感器的温度怛定。再按同样方法测量和计算传感器的零点和满量程的输出信号值。按下
式计算每 10℃的温度变化对零点和量程的影响(δt):
δt
=
10(UB −UA (t2 − t1 )U N
)
×100%
式中 UA——t1 温度下试验点上的实际输出信号值;
0.5 级 1.0% 3dB
0.14% 0.14%
0.18% 0.18%
0.30% 0.30%
0.60% 0.60%
0.14% 0.14%
0.14% 0.14%
0.18% 0.18%
0.30% 0.30%
0.60% 0.60%
0.18% 0.18%
0.30% 0.30%
0.60% 0.60%
0.20% 0.20%
表 2 影响量的技术指标
条文号 3.2.1.1 3.2.1.2 3.2.1.3
3.2.1.4 3.2.1.4.1
3.2.1.4.2
技术指标
电源电源变化:输出信号变化 频率响应:输出电压幅值变化
环境温度每变化 10℃的 零点变化 量程变化 稳定性 始动漂移
a)10%量程的试验点上: 5min~1h 1h~4h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电感位移传感器
JB/ T 9256—1999 代替 ZB Y 140—1983
Inductive displacement transducers
国家机械工业局 1999-08-06 批准 2000-01-01 实施
在被试传感器上,以每 10%量程为一个试验点,包括上、下限值共 11 个试验点, 顺序在各个试验点测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值。以上、下两行程为一个测量循环,一共测量三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个循环。 传感器的基本误差(δi)按下式计算:
0.30% 0.30%
0.50% 0.50%
1.00% 1.00%
3.2.2 下列影响量按相应试验条文的规定进行试验之后,其基本误差、线性度误差、回差 和重复性误差均应符合原来的规定:
a)外界磁场(不包括重复性误差); b)湿热; c)机械振动; d)碰撞。 3.3 其他技术指标 3.3.1 绝缘电阻 传感器进行绝缘电阻试验时,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电感位移传感器
JB/T 9256—1999
改。
前
言
本标准是对 ZB Y140—1983《电感位移传感器》的修订。 本标准与 ZB Y 140—1983 在主要技术内容上没有差异,仅对原标准作了编辑性修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 ZB Y140—1983。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浙江省温州市传感器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瑞良、陶洪祥。
4.3.2 除非条文中另有规定,影响量只有所涉及的工作条件在规定范围内变化,其他工作 条件均应在参比条件下保持稳定。且影响量对传感器的影响应在规定的正常工作条件极限值
上确定。 4.3.3 试验所用试验仪器和设备,包括长度测量仪器,其基本误差的绝对值应不大于被试 传感器基本误差限绝对值的 1/4。 4.3.4 输出信号是在传感器输出端子的 4kΩ负载电阻上测得。 4.4 基本误差
b)90%量程的试验点上: 5min~1h 1h~4h 长期漂移
90%量程的试验点上: 1h~24h
24h~30 天
0.1 级 0.10% 3dB
0.07% 0.07%
0.07% 0.07%
0.07% 0.07%
0.10% 0.10%
精确度等级
0.2 级
0.3 级
0.20%
0.30%
3dB
3dB
0.4 级 0.50% 3dB
2.2 基本参数 2.2.1 测量范围 2.2.1.1 双向传感器,其测量范围为:
±1,±1.6,±2.5,±4,±6,±10,±16,±25,±40,±60,±100,±160, ±250,±400,±600mm。 2.2.1.2 单向传感器,其测量范围上限值为:
1,1.6,2.5,4,6,10,16,25,40,60,100,160,250,400,600mm。 注:根据用户需要,可以生产不同于上述测量范围的传感器。 2.2.2 精确度等级 传感器的精确度等级分为: 0.1,0.2,0.3,0.5,1.0 级。 2.2.3 供电电源 传感器由频率为 50Hz,电压有效值为 220V 的交流电源供电。 2.2.4 输出信号 传感器在负载阻抗为 4kΩ时,其直流电压输出信号应超过±200mV。 2.2.5 正常工作条件 传感器的正常工作条件为: 温度:-10℃~+40℃; 相对湿度:5%~100%。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感位移传感器的型式、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差动电感式检测器和本机(包括振荡器、相敏整流滤波器和稳定直 流电源)组成的电感位移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
2 型式和基本参数
2.1 型式 传感器按结构分为: a)铁芯可分离式; b)导向式; c)回弹式。
3.3.3
检测器输出端子——检测器外壳 500V 外观 传感器外壳和零件表面的敷层、面板及铭牌等均应光洁、完好,不得有剥落和伤痕。
紧固件不得松动、损伤。可动部分应灵活、可靠。
4 试验方法
4.1 试验的环境条件 4.1.1 参比条件
仪表的参比性能应在下述大气条件下进行试验: 温度:18℃~22℃; 相对湿度:60%~70%;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4.1.2 一般试验的大气条件 无需在参比大气条件下进行试验,推荐采用下述大气条件: 温度:15℃~35℃;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每项试验期间,允许的温度变化为 1℃/10min。 4.1.3 其他环境条件 除上述大气条件外,试验尚应在下述环境条件下进行:
磁场:除地磁场外,无其他外界磁场; 机械振动:无机械振动。 4.2 电源条件 4.2.1 公称值 频率:50Hz; 电压:220V。 4.2.2 允差 频率:±1%; 电压:±1%; 谐波失真:小于 5%。 4.3 试验的一般规定 4.3.1 除非条文中另有规定,与精确度有关的试验均应在参比条件下进行,且被试传感器 和试验设备均应先在参比条件下使之稳定。
1.0 级 ±1.0% ±1.0% 0.4% 0.4% 1.0%
由百分数表示的技术指标的数值是按传感器理论输出信号量程百分数计。理论输出 信号量程为理论输出信号上下限值的代数差,以下同。 3.2 影响量技术指标 3.2.1 下列影响量按相应试验方法条文的规定变化时,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值的变化应不超 出表 2 规定。
U′2——同一试验点上三次下行程实际输出信号值的算术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