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施工准备及要求 (3)
四、施工工艺 (4)
五、应注意的质量控制问题 (6)
六、成品保护 (8)
七、安全文明施工 (9)
楼地面装饰装修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 设计施工图纸
1.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1.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二、工程概况
1、简介
本工程为XXXXX楼,位于XXXXX。
地下二层,地上一、二单元为三十层,三单元为二十八层。
地下室二层层高3.6米,地下室一层层高2.19米。
地上部分一至二层层高为3.15米,三至三十层层高为2.95米。
建筑面积为27345.14平方米。
室内外高差0.45米,建筑总高度89.5米,最大高度93.7米。
2、概况
本工程楼地面做法共有四大类,分别为细石混凝土楼(地)面,地砖楼(地)面,水泥砂浆楼面,以及低温辐射采暖楼面(详见地暖专项施工方案),各类地面具体做法如下表:
本方案主要对地砖楼(地)面进行方案设计,在质量控制措施方面对细石混凝土及水泥砂浆楼(地)面做法进行重点说明。
三、施工准备及要求
3.1、施工前,技术、生产部门管理人员详细看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规范,编写安全技术交底,下发至劳务管理人员,必须经劳务管理人员阅读签字后,确保按图纸设计及规范正确施工;
3.2、所需原材料必须提供原材质量合格证书及检验报告方可进场;
3.3、试验员经监理人员见证取样送检,复试报告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上,否则清退出场;
3.4地砖的技术等级,光泽度,外观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3.5地砖有裂缝、掉角、翘曲和表面有缺陷的严禁使用。
3.6大面积施工前必须进行样板施工,镶贴必须牢固,无空鼓、裂缝现象。
表面平整,砖缝均匀一致。
地砖饰面工程质量的允许偏差
四、施工工艺
4.1首先应弹出建筑50线,房间要实测实量。
找出有效数据,房间必须方正。
在地坪上弹出方正线。
对砖的排距作到心中有数,合理施工。
4.2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基层清理→弹水平线→弹方正线→试排→刷水泥浆铺砂浆结合层→铺地砖→养护→清理擦缝
4.2.1施工准备:材料及主要机具
材料:水泥,硅酸盐水泥,其标号不宜小于32.5号,必须做复试报告。
地砖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技术等级,光泽度,外观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规范标准的规定。
主要机具:手推车,手提切割机,台式切割机,铁锨,靠尺,木桶,水平尺,方尺,钢錾子,扫把,钢刷。
4.2.2基层清理,将地面垫层上的落地灰、杂物清理并錾掉。
用钢丝刷刷掉粘结在垫层的砂浆,清扫干净。
4.2.3弹线:在放十字控制线时,弹在现浇砼基层上,找出方正,并把线引致墙底部,然后依据墙面50线标高找出面层标高。
在墙上弹出水平高线。
弹出水平时要注意前室与门厅面层标高要一致。
贴地砖时前室与门厅交界处要提前做出灰饼,防止以后接口不平。
4.2.4试排:在房间内两个相垂直的方向铺两道干砂,把地砖干铺,结合施工图及房间实际尺寸把砖试排好,检查地砖之间的缝隙,核对板块与门洞口等部位的相对位置,试铺后,把基层清扫干净,用水桶洒水湿润。
4.2.5刷一层素水砂浆,不要刷的面积过大,随铺沙浆随刷。
结合层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干硬程度以手捏成团,落地既散为宜。
用抹子拍实拍平,铺摊面积不得过大。
4.2.6根据房间拉的控制线,纵横各铺一行,作为大面积铺贴标筋用。
根据试排的图案及缝隙在控制交点开始铺贴。
板块之间的缝隙宽度不应大于
1mm。
先试铺根据控制线铺好干硬性砂浆结合层,用小铲铺开铺平。
然后把砖放在砂浆上,用橡皮锤敲击地砖,力量要适宜。
砂浆表面至铺设水平高度后,将地砖掀起移到一旁,检查砂浆表面与板块之间是否吻合,如发现有空虚之处,应用砂浆填平,然后正式镶饰。
先在地面反面刷素水泥砂浆一道(或在水泥砂浆结合层上浇一层散水泥浆)。
然后把地砖放在砂浆上,安放时四角要同时往下放,用橡皮锤敲击地砖,掌握力度,以免把砖打坏成裂纹。
直至高度和水平控制线平。
铺完第一块,向后退方向铺贴,铺完纵横行之后有了标准,可分段分区依次铺贴。
一般房间宜先里后外进行,逐步退至门口,便于成品保护。
但必须注意板块与墙角,镶边与落墙处应紧密,不得有空隙。
4.2.7铺贴时如地砖表面有水泥砂浆等杂物要用棉纱随时擦干净。
房间铺好后要把门口封闭防止人进去踩踏。
根据凝固情况,要随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当水泥砂浆达到强度后,清理擦洗,颜色要与地砖同色,用棉纱把灰浆和污物擦干净。
五、应注意的质量控制问题
5.1地砖地面
5.1.1、板块空鼓:基层清理不净、撒水湿润不均、砖未浸水、水泥浆结合层刷的面积过大、风干后起隔离作用、上人过早影响粘结层强度等因素都是导致空鼓的原因。
5.1.2、板块表面不洁净:主要是做完面层之后,成品保护不够,油漆桶放在地砖上、在地砖上拌合砂浆,刷浆时不覆盖等,都造成层面被污染。
5.1.3、有地漏的房间倒坡:做找平层砂浆时,没有按要求的泛水坡度进行弹线找坡。
因此必须在找标高,弹线时找好坡度,抹灰饼和标筋时,抹出泛水。
5.1.4、地面铺贴不平,出现高低差:对地砖未进行预先选挑,砖的薄厚
不一致造成高低差,或铺贴时未严格按水平标高线进行控制。
5.1.5、地面标高错误:多出现在卫生间。
原因是防水层过厚或结合层过厚。
5.1.6、卫生间泛水过小或局部倒坡:地漏安装过高或+150cm线不准。
5.2细石混凝土楼(地)面
5.2.1面层起砂、起皮:由于水泥标号不够或使用过期水泥、水灰比过大抹压遍数不够、养护期间过早进行其他工序操作,都易造成起砂现象。
在抹压过程中撒干水泥面(应撒水泥砂拌合料)不均匀,有厚有薄,表面形成一层厚薄不匀的水泥层,未与砼很好的结合,会造成面层起皮。
5.2.2 面层空鼓、有裂缝;由于铺细石砼之前基层不干净,如有水泥浆皮及油污,或施工水泥浆结合层时面积过大用扫帚扫、甩浆等都易导致面层空鼓。
由于砼的坍落度过大滚压后面层水分过多,撒干拌合料后终凝前尚未完成抹压工序,造成面层结构不紧密易开裂。
5.2.3 面层抹纹多,不光:主要原因是铁抹子抹压遍数不够或交活太早,最后一遍抹压时应抹压均匀,将抹纹压平压光。
5.3水泥砂浆楼面
5.3.1地面开裂和空鼓原因
(1)自身原因
1)当温度由高变低时,往往会产生温度裂缝。
所以大面积的地面必须分段分块,做成伸缩缝。
2)水泥砂浆在凝固过程中,部分水分与水泥经化学反应产生胶状体,
另一部分水分蒸发掉,使体积缩小而造成地面收缩裂纹。
3)地面终凝时和养护期间,强度不高,如此时受到震动则容易造成开裂。
高层建筑立体交叉作业不可避免,在地面未达到一定强度时就打洞钻孔、运输踩踏,都会造成开裂。
(2)施工原因
1)基层灰砂浮尘没有彻底清除、冲洗干净,砂浆与基层粘结不牢。
2)基层不平整,突出的地方砂浆层薄,收缩失水块,该处易空鼓。
3)基层不均匀沉降形成沉降差,随着沉降差的不断增大,就会产生裂纹或空鼓。
4)配合比不合理,搅拌不均匀。
一般地面的水泥砂浆配合比宜为1:2(水泥:砂子),如果水泥用量过大,可能导致裂缝。
(3)材料原因
对水泥、砂子等材料检验不严格,砂子含泥量过大,水泥强度等级达不到要求或存放时间过长等原因,均会使水泥砂浆地面产生裂缝。
5.3.2、地面起砂原因
(1)搅拌砂浆时加水过量,或搅拌不均匀。
(2)表面压光次数不够,压得不实,出现析水起砂。
(3)压光时间掌握不好,或在终凝后压光,砂浆表层遭破坏而起砂。
(4)砂浆收缩时浇水,吃水不一,水分过多处起砂脱皮。
(5)使用的水泥强度等级过低,造成砂浆达不到要求的强度等级。
六、成品保护
6.1运输地砖和水泥砂浆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已做完的墙面,墙角
和门框等。
6.2铺贴地砖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做到随用干布或棉纱擦净地砖表面上的水泥浆。
6.3在地砖地面上行走,或拉灰浆车,水泥砂浆必须终凝,而且要铺彩条布,毛毡加以保护。
6.4地砖地面完工后,房间应封闭或在其表面加以铺盖保护。
七、安全文明施工
7.1搅拌机等机械未经项目部同意,其他施工人员严禁私自操作。
室外电梯上的材料卸完以后要把安全门关上。
服从现场指挥。
7.2接切割机或拉灯线时要听专业电工指挥,严禁私自拉接,切割时要戴目镜,手套,防止碎片割手或碎沫飞进眼睛。
7.3随时做到工完场清,每次下班把纸箱和清理的垃圾及时运走,严禁向上抛撒杂物。
7.4铺贴地砖时,严防砂浆污染墙面,门框,窗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