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_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课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了解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的人口形势,资源和环境形势;理解坚持两项基本国策一百年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内容和重大现实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通过调查,收集、整理各种图文资料,了解我国现阶段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究技能和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办小报,办展览,实地参观调查等活动,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客观辨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和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直面现实,冷静分析,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学习的自觉性。
通过本课学习及活动课教学,加强学生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拼搏的决心和信心,培养学生为祖国,为家乡做奉献的崇高情感。
教学方法:1、主与次的关系——要主次分明2、事与理的关系——要用事实来验证理论3、虚与实的关系——要避虚就实,虚实结合4、新与旧的关系——要更新观念教学时数:8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三个有利于。
教学难点:理解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教学方法:导学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也就是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基本的国情出发。
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现阶段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状况是怎样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什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这些都是本课要学习的问题。
通过本课学习就会使我们清醒认识到: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才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二、新课教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板书)【指导阅读】P58第一、二段1、提问:为什么我国必须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由于旧中国的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起点很低、基础太差,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项事业有很大进步。
现在我国是否摆脱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指导学生阅读】P59第二段。
提问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怎样?(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板书)答: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提问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
那么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指导阅读】P59第三段。
活动:忆一忆、在我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如何变化的?学生回答提问: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学生回答。
提问: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可归纳出一个什么结论?学生回答:在阶级社会,阶级矛盾始终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提问:在阶级社会,阶级矛盾始终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那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其主要矛盾又是什么?学生回答: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板书)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探究:社会主义是不是阶级社会?学生讨论、教师点明1、社会主义不是阶级社会(1)看是否存在阶级对立(2)阶级矛盾是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板书)【指导学生阅读】P59-61页内容提问:我国的基本国情同学们已知道,那最基本国情又是什么?学生回答:最基本国情――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板书)提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提出其依据是什么?内容怎样?学生回答: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依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板书)提问:为什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因为立足于基本国情,面对我国的主要矛盾,国家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我们看到,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新的社会制度最终战胜旧的社会制度,归根到底也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代替资本主义,就在于社会主义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
因此,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活动〗理解课本P60事例,江泽民同志的名言。
我们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那么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面对所有未遇到的问题,都要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它的成败?三个是否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板书)三、课后学习指导。
(一)巩固练习:单项选择题:1、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A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社会B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正处在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C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发展生产和提高生活之间的矛盾简答题: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仍处在初级阶段?(二)小结:略。
(三)作业布置:为什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四)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我国的人口问题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国情,掌握人口特点,理解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教学重点:人口特点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教学过程:一、课前学习指导。
(一)旧知识的复习。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怎样?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其主要矛盾是什么?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4、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是什么?(二)预习。
1、我国人口的特点怎样?2、严峻的人口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3、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二、课内学习指导。
(一)严峻的人口形势。
(板书)〖指导学生阅读〗P61“事例”归纳出我国人口一般特点、基本特点和最基本的特点。
学生看书、讨论、归纳我国人口的特点:(板书)人口基数大(最基本特点)基本特点一般特点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平衡活动与探究1:了解当地的人口情况师:从我国人口的特点同学们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的形势是相当严峻的,因此,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我国人口的形势的相当严峻的,这个严峻的形势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指导学生阅读P62页第四段至P63页第三段。
提问:我国严峻的人口形势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板书)回答:(1)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
活动与探究2:调查当地人民受教育情况并说说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板书)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面对着严峻的人口形势,我们应该怎么办?指导学生阅读P63至64页内容。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板书)(1)制定依据: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2)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3)要求: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小孩活动与探究3、向当地镇府了解本地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
三、课后学习指导。
1、新知识结构:人口基数大(最基本特点)基本特点人口一般特点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平衡严峻的人口形势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影响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制定依据、目的、要求)2、巩固练习:单项选择题我国在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的选择是()A提高人口素质B实行计划生育C提倡晚婚晚育D控制农村人口增长人口之所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除了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A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B农村人口多C人口分布不均D人口素质偏低不定项选择题: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表现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的是()A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B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C人口的分布不平衡,农村人口多D人口素质偏低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A为了人类延续B控制人口数量C改善人民生活D提高人口质量3、小结。
4、教学后记:教学内容: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教学重点:我国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教学难点:如何认识我国面临的严峻资源、环境形势?教学过程:一、课前学习指导。
(一)复习。
探究活动研究性学习──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现阶段的人口国情,资源现状,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尝试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树立严谨治学态度,培养科学素养。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关注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坚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爱护资源。
活动步骤:1.教师在讲解我国具体国情之前,为学生布置此项研究性学习的任务,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2.教师开设”研究性学习ABC”讲座,向学生讲明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等知识内容。
教师向学生提供可研究的题目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自己去找题目研究。
参考题目:①我国人口形势的增长及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②我国水资源的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③本地垃圾现状及对策研究。
④我国空气污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⑥近十年本地区四季气候变化的原因调查。
⑦汽车尾气对城市空气质量的调查研究。
⑧我国土地沙漠化现状的调查。
⑨野生动物灭绝的原因分析。
4.学生分成研究性小组,通过查资料、作调查、搞实验等形式,进行问题研究,最后写成小论文在全班或全年级交流。
5.年级可以组成论文答辩会,聘请有关教师、专家、领导当评委,增强活动的效果。
对教师的建议:1.以相信学生的观念,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选题,自己撰写研究方案,自主组织研究过程,自觉完成研究性论文。
2.教师可以充当学生的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解题,选准研究的切入点,争取高水平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