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集小学“优秀童谣传唱”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贯彻市教育局“德育年”工作精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营造全社会关心少年儿童成长的良好风气,抵制社会上“灰色歌谣”的不良传播,优化校园文明风气,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文明规范。
二、活动目的
由于社会上一些“灰色歌谣”满天飞,街头巷尾听到的一些中小学生对这些不文明的歌谣感兴趣,唱得有模有样,弱化了社区的健康文化,更影响了下一代的身心健康。
另有一些“童谣”虽不带“灰”,但显得低级趣味,对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不良影响。
而从生活实际出发,编写文明童谣让学生自己创作能体现文明礼貌、健康向上内容的“童谣”、“儿歌”、“顺口溜”,是促进儿童少年健康成长进步不可缺少的文化养料。
因此,学校决定少先队与小文社联合推出开展征集、传唱、宣传、竞赛文明童谣系列教育活动。
三、活动形式与重点
以小文社为龙头,以少先队活动为纽带,以班级为活动阵地,让孩子们自己创编的文明“童谣”,在校园内、社会上以“拍手谣”“跳皮筋”“对对碰”“竹竿舞”“打快板”“玩游戏”“踢
毽子”等学生课间喜欢的活动形式进行传唱。
童谣的语言深入浅出,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言简意赅有押韵,且易学易唱易懂,容易推广。
本次征集的“童谣”以“文明礼貌、行为养成规范教育”为主题,在全体同学参与的基础上,开展竞赛,实施获奖“童谣”的宣传、传唱、推广活动。
四、活动要求
1、人人参与
动员全体学生(1-2年级小朋友由教师与家长辅导写)人人动笔写“童谣”“歌谣”或“顺口溜”。
内容应围绕着《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阳光小学学生一日常规》等以及实际生活中的文明人、文明事。
每首以一个主题为中心,长短不定、句式可为“三字句、四字句、七字句、八字句”等押韵上口为准,与游戏节拍吻合即可,以便于唱或跳。
2、个个行动
要求学生人人能背诵几首自己喜欢的文明童谣(包括自己写的作品,本班同学的作品,学校获奖的作品)。
课间,在进行跳皮筋、拍手谣等活动时,也可采用自己喜欢的游戏形式进行传唱。
学校文明督导队队员值日期间分年级段进行督促或指导,并对活动场所进行安全检查,提醒同学们游戏活动时注意安全。
3、行为转化
要求各班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个别行为不良的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他的文明童谣,督促他背、唱,并对其进行跟踪教育,促使其行为转变。
4、整体内化
借助传唱文明童谣活动的契机,不仅要做好宣传工作还要抓紧抓好抓落实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帮助小学生构建道德认知,引导学生做到“自觉自律”,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促进学生个体自我价值的生成与发展,使之做到“发于点滴、行于心田、融于交流,从于道德”的同时真正做到“文明礼貌要用心,十字用语挂嘴边,良好习惯要养成、终身奠基万事成”。
5、整体内化
要求借助传唱文明童谣活动契机,大力宣传和抓紧抓好抓落实学生的文明行为规范工作,通过活动,形成习惯,帮助小学生构建道德认知,引导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做到“自觉自律”,促进“老师要求我这样做”为“我认为应该要这么做”的内化行为。
促进学生个体自我价值的生成与发展,使之做到“发于点滴、行于心田、融于交流,从于道德”。
真正做到“文明礼貌要用心,十字用语挂嘴边”。
“良好习惯要养成、终身奠基万事成”。
201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