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传统园林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日本庭院中的手水钵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 7、日本庭园中的手水钵
手水钵是日本庭院中不可缺少的造园要素,手水钵与周边的役石总称蹲踞。 分类:见立物手水钵、创作形手水钵、自然手水钵、社寺形手水钵。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醍醐寺三宝院庭园
醍醐寺三宝院庭园
醍醐寺三宝院庭园
吉田邸庭园
日本园林园林布置特点
日本园林的基本特点
神泉苑
平安时期(794—1192年)
• 类型: • 1、寝殿式庭园 2、佛教式庭院——净土庭园 3、一池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 特点:中轴、对称、中池、中岛,池泉舟游式。 • 风格:佛学严谨 • 作品:毛越寺庭园,平等院凤凰堂,《作庭记》作者橘俊纲
佛教式庭院 寝殿式庭园
镰仓时期(1192—1333年)
• 日本庭园中的飞石、延段 • 飞石:石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其最终的目的是要创造一种能够更好地 展示庭园空间的“路”,类似于中国园林中的汀步。 • 分类:四三连、二三连、千鸟打、雁鸣打、二连打和三连打。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 延段:没有明显的石间距,而是保持石与石之间的接缝距离。
特点:大名庭到郊野花园的演变 前期:庭院面积大,具有各地名胜的特点,水面回游式,堆山, 跌水,小溪,流水,大面积的草坪 后期:一个庭院中营造几个茶庭,用绿篱和植栽进行分隔——大 名庭。 风格:朴素的自然风格 代表作品: • 皇家园林 :仙洞御所、修学院离宫 • 回游式兼舟游式池泉庭园+茶庭 • 小堀远州
飞鸟时期(593年—710年)
见于记载的最早庭院是苏我 马子的庭院,受中国蓬莱仙境 的影响,在院中挖地造岛,请 仙人居住。 堆筑“须弥山”建造“吴 桥”,大臣苏我马子宅园,池 泉庭园起始,纯游赏性,书记 载有曲水宴。
曲水宴
奈良时期(710—794年)
• 特色:唐风文化,早期池泉庭园,在庭院中挖湖,堆山,以湖表示大海 的景色。 • 风格:宽裕景色 • 代表作品:皇家园林 神泉苑 嵯峨院
• 突出:茶庭——茶道精神:对自然的尊 敬,轻视华丽,淡泊明志,以饮茶为极 乐的一种茶文化社交活动。 注重自然姿态,在茶道上配置各种 设施,除园路外,还有飞石、汀步、石 灯笼、洗手用的蹲踞,选择常绿树作为 栽植。
京都三宝院
桃山时期 (1573—1598年)
天龙寺庭园
桂离宫
江户时期(1603—1867年)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 1、日本庭园中的石组
指在不加任何人工的修饰加工状态下的自然山石组合。石的含义 多样,最长见的是象征山,另外还有永恒不灭的象征,精神寄托的象 征等。 石组分以下几种: 三尊石 , 须弥山石组 ,蓬莱石组,鹤龟石组, 七五石组,五行石,役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 类型:禅宗庭园,产生了以组石为中心追求主观象征意义的抽象表现的写意 式山水园 • 风格:武士式的造园风格 • 特色:“枯山水”用象征的手法来表达禅的真谛,从早期有面积较大的水面。 湖的形状复杂,意在狭小的内庭中营造变化丰富的庭院空间到禅宗枯山水的 山水式庭院的转变,景点布局从舟游式向回游式发展 。 • 代表作品:京都的大仙院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9、日本庭院中的竹篱、袖篱和庭门、庭桥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 9、日本园林中的真,行,草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桂离宫庭院
桂离宫占地6.94 公顷,主要建筑有书院、松琴亭、笑意轩、园林 堂、月波楼和赏花亭等。 整个景区以“心字池”的人造湖为中心,把湖光和山色融为一体。 湖中有大小5 岛,岛上分别有土桥、木桥和石桥通向岸边。 松琴亭、园林堂和笑意轩都是日本“茶房”式建筑,是供在这里 游玩的皇室品茶、观景和休息之处。月波楼面向东南,正对心字池, 是专供赏月的地方。书院里收藏有上千册的古书和各种古董,都是皇 室的珍品。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 3、日本庭园中的潭和流水潭 • 潭:分为天然潭和人工潭,也就是中国庭园中常出现的叠水或瀑布。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 流水:为了在庭院中营造出溪流景趣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 4、日本庭园中的石灯笼 • 石灯笼最初是寺庙里面的献灯。因为独特造型,作为园中填景物用于 庭院中,可照明和点景作用。
苔庭 以青苔表现枯山水的庭园,称为苔庭。运用 青苔使园林表现出古老和枯寂,但更主要的是用它 象徵生命
桃山时期 (1573—1598年)
• 特色:庭院都采用体量较大的庭石和有 颜色的石组,作法豪放。直至茶庭盛行, 飞石,丁布,石灯笼,蹲踞,常绿树为 主的栽植。 • 风格:豪华 • 代表作品:京都三宝院、桂离宫、二条 城庭院。
桂离宫庭院
桂离宫庭院
桂离宫庭院
桂离宫庭院
桂离宫庭院
仙洞御所
仙洞御所
仙洞御所
仙洞御所
仙洞御所
修学院离宫
修学院离宫
• 上茶室
修学院离宫
• 中茶室
修学院离宫
修学院离宫
• 上茶室
修学院离宫
京都御所庭院
京都御所庭院
京都御所庭院
京都御所庭院
京都御所庭院
京都御所庭院
武者小路千家茶庭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 5、日本庭园中的石塔 • 石塔是园林要素之一,体量较大的塔一般设置在山的中腹或岛上,体量 较小的多作禅庭或者石庭的添景,创造一种幽泽的感觉。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 6、日本庭园中的种植 • 在一个有限空间表现一个大自然的无限空间是日本庭院的特色,园内 主要树木大都要经过修剪整形,整形树木成为景观的主流。作为主景 的树木叫役木。
大的影响。
日本园林(6世纪—19世纪)
• 日本传统庭院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 飞鸟时期593—710年 • 奈良时期710—794年 • 平安时期794—1192年 • 镰仓时期1192—1333年 • 南北朝时期(1334年—1392年) • 室町时期(1338—1573年 • 安土桃山时期(织丰时期)1573—1598年 • 江户时期(德川时期)1603—1867年
武者小路千家茶庭
武者小路千家茶庭
西方寺庭园
西方寺庭园
曼殊院庭园
曼殊院庭园
曼殊院庭园
龙安寺庭园
龙安寺庭园
龙安寺庭园
龙安寺庭园
龙安寺庭园
大仙院庭园
大仙院庭园
大仙院庭园
大仙院庭园
大仙院庭园
赖久寺庭园
赖久寺庭园
赖久寺庭园
天龙寺庭院
天龙寺庭院
天龙寺庭院
天龙寺庭院
日本传统园林
日本园林(6世纪—19世纪)
• 日本文化是日本民族与传入日本的中国文化的一种融合,是一种以非 常独特形式发展起来的文化。对海岛、丘陵景观,以及对石的崇拜, 是日本园林产生的内在基因。 • 日本式庭园吸收中国庭园风格后自成一个系统,对自然高度概括和精练, 成为写意的“枯山水”,日本这个民族是善于在模仿中结合本土文化进 行创新的民族,在中期受到日本本土禅宗思想的影响,他们在模仿的同 时加入自己传统文化特征,进而发展为饶有本土特色的日本枯山水园林 和茶室庭院园林,虽然成就上不比中国,但是它在西方国家也产生了巨
仙洞御所
日本庭院的主要形式
• 1、筑山庭(山水庭、筑山泉水庭) • 主要有山和池,面积较大,要表现山岭湖池、海岸、河流的景观 。还有一种抽象的形式——枯山庭。在狭小的庭院内,将大山大水凝 缩,用白沙表现海洋、瀑布或溪流,是内涵的抽象美的表现。 • • 2、平庭 • 在平坦地上筑园。主要是表现某种原野的风致。其中可分为: • 草庭——以草皮为主;苔庭——以青苔为主;石庭——以砂为主; • 水庭——以池泉为主;树木庭——根据庭院的不同要求配置各种树 木。 • • 3、茶庭 • 附随茶室的庭院,以表现出茶道的精神。
室町时期(1338—1573年)
• 特色:枯山水引入北宗画手法,以 禅宗的自然观为基调,象征性十分 丰富的庭院,书院造庭园 舟游和 回游相结合。 • 风格:禅味独立的枯山水,石庭 • 代表作品: • 西芳寺庭园:苔庭,日本最早的枯 山水范例 • 龙安寺方丈石庭,大德寺大仙院 • 金阁寺庭园,银阁寺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