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考记叙文阅读:结合文章主旨,畅谈启示感受ppt课件
中考记叙文阅读:结合文章主旨,畅谈启示感受ppt课件
京考解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随堂演练
第16课时┃结合文章主旨,畅谈启示感受
4.借景抒情类文章主题归纳方法:须记“一切景语皆情语”, 先 概括景物特点,看写景过程当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即 主旨所在。如《春》,我们看文章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在其中表 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文章“赞美春天”的主旨就能理解出来了。
第16课时
第16课时┃结合文章主旨,畅谈启示感受
“结合文章主旨,畅谈启示感受”类题型要求学生针对文章 主旨,结合阅读者的个性经历,述说真实感受,阐发收获启示。 2013年《中考说明》现代文阅读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 感情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 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 己的体验,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明确规定这一考点,它们 可以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可以说出自己对作品情境形象的体 验,可以品味作品语言。不管是解析写法,品味语言,探究特色, 畅谈心得皆为读者的主观感受,由此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欣赏水平和 鉴赏能力。 2009年—2013年北京中考均涉及此考点,分值分别为5分、6 分、7分、7分、7分。
杂费和伙食费全由国家供给,据说还发三块零花钱。那时候我就
可以复学接着念初中了。
京考解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随堂演练
第16课时┃结合文章主旨,畅谈启示感受
⑫她轻轻舒了口气,拉开抽屉取出公文本在桌子上翻开,用 那支木杆蘸水笔,在墨水瓶里蘸上墨水后又停下手,问:“你家 里
就再想不出办法了?”我看着那双充满忧郁的眼睛,突然意识到 因
内容)使文章写得……。 例句:这篇文章采用象征的手法,作者通过对北方白杨树的赞
颂,来赞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
事对不住你……”
21我惊讶得不知所措。 22“我不该让你休那一年学!”
京考解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随堂演练
第16课时┃结合文章主旨,畅谈启示感受
23我浑身颤栗,久久无言。我高中毕业名落孙山,回到乡 村,陷入无边无际的彷徨苦闷,那时我曾经猴急似的怨天尤人: “全都倒霉在休学那一年……”我1962年毕业恰逢中国经济最困难 的 年月,高校招生名额大大减少,我们班剃了光头,四个班也仅仅考 取了几个人,而上一年我们学校有50%的学生考取了大学。父亲 说:“错过一年……让你错过了20年……而今你还算熬出点名堂 了……”
京考解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随堂演练
第16课时┃结合文章主旨,畅谈启示感受
2.记事类文章主题归纳方法:“记叙了什么事件,事件有什 么 社会意义,这就是文章主题所在。”若文中有议论抒情性的话点明 事件意义,那议论抒情的语句即是文章主旨。如《走一步,再走一 步》一文,通过父亲指导“我”如何走下山崖,结尾点题“我提醒 自 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 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就是一个以议 论句点明主题的例子。
第16课时┃结合文章主旨,畅谈启示感受
⑬她终于落笔填写了公函,取出公章在下方盖了,又在切割 线上盖上一枚合缝印章,吱吱吱撕下并不交给我,放在桌子上,然 后把我的休学申请书抹上糨糊,贴在公文存根上。 ⑭她做完这一切才重新拿起休学证书交给我,叮嘱道:“装 好,别丢了。明年复学时拿着来找我。”
京考解读
真题例析
京考解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随堂演练
第16课时┃结合文章主旨,畅谈启示感受
3.阅读文章,说出“40年前”和“今天”作者对女教师泪珠的不 同感 40年前,作者从女教师的泪珠中感受到的是对自己的关怀、安慰 受,以及作者“今天”的感受带给你的启示。 (不超过150字)(5 分)(★) 和期待;今天,作者认识到女教师饱含晶莹泪珠的泪泉是滋养生
京考解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随堂演练
第16课时┃结合文章主旨,畅谈启示感受
真 题 例 析
[2007· 北京 ]阅读《《晶莹的泪珠》,完成问题。
晶莹的泪珠 陈忠实 ①我手里捏着一张休学申请书朝教务处走去。 ②我要求休学一年。 ③我敲响了教务处的门。获准以后便推开了门,一位年轻的女 教师正伏在米黄色的办公桌上,手里拿着木杆蘸水笔在一本表册 上填写着什么。“老师,给我开一张休学证书。” ④她抬起头来,诧异地瞅了我一眼,然后拿起我的申请书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灵魂和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带给我的启示是:我们要像女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那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纯真和善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 析 这是一道既有解说也有拓展的综合考查题,这种复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学往往顾此失彼,作答这样的题型,一定要先拆分题目, 把要回答的要点搞清楚。文题告诉我们“40年前”和“今天” 作者对女教师泪珠的感受是不同的,怎么不同?这需要我们理 解。“今天”的感受带给你什么启示,做题时首先要找不同, 然后再谈启示,答案就全面了。
京考解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随堂演练
第16课时┃结合文章主旨,畅谈启示感受
1.阅读第①~ ⑭ ,请你用词语概括女教师在给“我”办休学证书 过 程中的心理变化。 分 ) 诧异→忧郁→惋惜(4 → 担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第20~24段内容,体会作者写父亲在弥留之际对“我”所 ①表达父亲对当年自己决定的后悔。 说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引发“我”对女教师的回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表现当时女教师劝“我”不要休学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京考解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随堂演练
第16课时┃结合文章主旨,畅谈启示感受 3. 托物言志类文章主题归纳方法:要找到物与人之间的联系, 物有何特点,对应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品质,再看作者好恶,可明 确文章主题。如《紫藤萝瀑布》,要想理解这篇文章主旨,我们就 要知道作者赞美了紫藤萝的什么品质,紫藤萝和人生有什么样的联 系。了解了紫藤萝顽强的生命力之后,我们就会理解“花和人都会 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主题。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随堂演练
第16课时┃结合文章主旨,畅谈启示感受
⑮我把那张休学证书折叠了两番装进了口袋。她从桌子那边
绕过来,又从我的口袋里掏出来塞进我的书包里,说:“明年这阵 儿你一定要来复学。”我向她深深地鞠了躬,就走出门去。忽然听 到背后一声“等等”,她跟上我,和我并排在廊檐下的台阶上走着。 我忽然心情很不好受,在争取得到了休学证书后,我很不愿意看见 同班同学熟悉的脸孔,便低了头匆匆走起来,凭感觉可以知道她也 加快了脚步,几乎和我同时走出学校大门。
京考解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随堂演练
第16课时┃结合文章主旨,畅谈启示感受
⑯校门外拥来一拨偏远地区的学生,熟悉的同学便连连问
我:“你来得早,报到了吧?”我含糊地笑笑就走过去了,想尽 快
远离正在迎接新学期的洋溢着欢乐气氛的学校大门。她又喊了一
声“等等”。我停住脚步。她走过来拍了拍我的书包:“别把休 学证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随堂演练
第16课时┃结合文章主旨,畅谈启示感受 基本步骤:①读懂题意明确要点;②找准对象抓住文意;③ 找到方法明确作用;④结合文本全面作答。答题时注意“结合生活 实际”,即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主旨,然后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结 合。如“读完《我为白菜狂的日子》后,联系生活中有关诚信的故 事,谈谈你对文章的理解”。若回答这样的题,答案当中应有如下 要素:选文的人物、事件,选文的主旨,生活中诚信的故事。将三 者联系起来答感受才能答完整。
京考解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随堂演练
第16课时┃结合文章主旨,畅谈启示感受
方 法 总 结
一、主旨归纳法 1.写人类文章主题归纳方法:作者对文中人物态度即是文章 主旨所在,所以概括出人物性格品质特点,再看作者是赞扬还是批 判即可归纳出文章主题。一般文章的主旨主要体现在文章的标题、 开头段、结尾段。答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关注这些地方。
京考解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随堂演练
第16课时┃结合文章主旨,畅谈启示感受
二、畅谈启示感受 畅谈启示感受题型,文本解读同样是关键。赏析拓展一定要在 全面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来完成才是准确的。了解文章基本的表达方 法,语言表达的基本方式,句子运用的基本规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 赏析文章。
京考解读
真题例析
为我的休学致使她心情不好。她平时就是在教务处做些抄抄写写 的事,我和她几乎没有说过话,甚至至今也不知道她的姓名。我 便说:“老师,没关系,我年龄小。”她说:“白白耽误一年多 可 惜!”随之又换了一种口吻说:“我知道你的名字,也认得你。 每 个班前三名的学生我都认识。”我的心情忽然灰暗起来。我没有 京考解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随堂演练
着。她很快看完了,抬起头来问:“就是你写的这些理由吗?” ⑤“就是的。”
京考解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知识链接 随堂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