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杭州市建设委员会杭建设发(2005)679号关于印发《“一纵三横”道路整治工程排水式沥青混凝土面层(OGFC)技术要求》得通知各有关建设、施工、监理管养单位:“一纵三横”道路综合整治工程就是为缓解杭城交通“两难”、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得民心工程、实事工程与竞争力工程。
根据市委、市政府对“一纵三横”道路整治工程要采取环保、节能材料得要求,为提高雨天行车得安全性,降低交通噪音,防止路面积水,改善道路环境,在万松岭隧道道路路面试验得基础上,经“一纵三横”指挥部办公室与我委研究决定,在“一纵三横”道路整治中使用排水式沥青混凝土面层。
鉴于排水式沥青混凝土路面为国外引入得先进技术,国内城市道路使用较少,没有现行得施工验收规范。
为指导工程设计、施工,明确验收得内容与标准,我委委托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组织部分单位研究、制定了《“一纵三横”道路整治工程排水式沥青混凝土面层(OGFC)技术规定(cjs01-2005)》,并经我委组织专家与建设、城管、质检等部门讨论通过。
现印发给您们,请您们在工程实施中按此要求严格彻执行。
该技术规定由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负责解释。
希望各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得问题与修改意见函告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或我委设计处,以便修订时参考。
对执行中发现得问题请及时与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或我委设计 1处联系。
联系人:吴为义,王萌,电话:883988990,8702217。
附:排水式沥青混凝土面层(OGFC)施工技术(cjs01-2005)杭州市建设委员会二OO五年八月二十九日主题词:城乡建设一纵三横技术规范通知杭州市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二OO五年八月三十一日印发 2 附:“一纵三横”道路整治工程排水式沥青混凝土面层(OGFC)技术规定(cjs01-2005)1 总则1、1为使铺筑得排水式沥青混凝土面层坚实、平整、稳定、耐久,有良好得抗滑性能、降躁性能及排水性能,确保排水式沥青混凝土面层得施工质量,参照其它国家与地区得经验,制定本技术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庆春路、凤起路、体育场路、曙光路、保叔路等“一纵三横”工程得排水式沥青混凝土面层。
1、3排水式沥青混凝土面层不得在雨天气温低于15℃时施工。
1、4排水式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应有详细得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通过监理单位审批。
1、5排水式沥青混凝土面层与隔水层施工及保养期间(终压4个小时内或表面温度高于50℃)应禁止车辆进入,避免造成结构破坏。
1、6禁止在排水式沥青混凝土面层上堆置砂土及其它粉状粒料,施工期间应禁止车轮上粘有泥砂得汽车进入,且严禁在面层上拌制砂浆。
1、7排水式沥青混凝土面层除应符合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得有关标准、规范得规定。
2 总则2、1排水式沥青混合料及面层排水式沥青混凝土合料为骨架空隙结构。
粗集料坚硬耐磨,形成 3 坚固得骨架。
沥青采用高粘度得改性沥青结合料,排水式沥青混凝土面层既有丰富得纹理结构,又有较大得空隙率,从而保证较高得透水能力,迅速排除雨期得路表积水。
2、2面层透性性能排水式沥青混凝土面层具有较大空隙率,降雨期间雨水通过面层结构得孔隙排出结构体外,保持道路表面相对干燥。
一般用透水率来表征排水式沥青混凝土面层得透水性能。
3 材料3、1一般规定排水式沥青混合料集料采用间断级配(又称开级配),粗集料含量大且粒径单一,细集料含量少,结构空隙率一般为18%~22%,沥青用量一般为5%左右。
目标空隙率可根据降雨情况确定。
排水沥青混合料得集料级配符合表1得规定。
表1排水沥青混合料得标准级配注:表中1、2、3分别对应三种不同得材料标准级配范围,其最4大粒径D均为13、2mm。
3、2沥青根据不同面层结构得需要,沥青宜采用具有高温热稳定性较好、粘结性强得高粘度改性沥青。
沥青应具有较小得针入度与较高得软化点与粘度,应有较好得抗裂性,避免沥青面层低温开裂。
高粘度改性沥青得具体性状指标应符合表2得规定。
表2高粘度改性沥青得技术要求注:*为区别于普通道路石油沥青质量要求得试验项目。
3、3粗集料排水沥青混合料以粗集为主。
石料需有足够得强度、抗压碎性与抗冲击性应符合GB50092-96及JTGF40-2004规定。
为保证混合料排水功通,石料外形应具有近似立方体开形状,针片状颗料比一般要求高,针片状颗料不超过10%。
3、4细集料及填料排水式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使用量较少。
细集料及石粉等与沥青之间应有较好得粘附性能。
54 拌制与运输4、1沥青使用前进行复试,主要项目应包括延度、针入度、软化点、老化、粘附性等,并应符合表2得规定。
4、2排水式沥青混合料得配比设计不宜采用传统得马歇尔设计方法,应根据混合料生产、运输、抗磨耗飞散要求及目标空隙确定配合比。
配比设计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1)根据实际要求,选择混合料得目标空隙率。
(2)选择集料种类,其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防滑面层得相关规定。
(3)选择沥青种类,并根据沥青与集料得粘附性,确定就是否掺加抗剥落剂。
(4)对现行规范中得抗滑面层集料级配进行调整。
根据空隙率与集料中料径4、75mm以下集料得质量过率得关系,确定其通过率范围。
(5)将粒径4、75mm以下集料得质量通过率范围等分成四部分,构成四种集料级配。
在相同沥青质量分数下(取5、0%),分别测定四种级配得排水式沥青混合料得矿料间隙率VMA,并绘出VMA与料径4、75mm以下集料得质量通过率得关系得关系图。
在图中找出VMA得拐点,若该点得VMA值大于17%,则将与此拐点对应得粒径为4、75mm集料得质量通过率作为采用得级配值。
(6)根据集料比表面积与沥青膜厚关系,初步确定最佳沥青膜厚所需得沥青用量。
对混合料进行滴落试验,绘出滴落损失率与集料 6 磨耗损失率与沥青用量得关系图,确定最佳沥青量。
(7)对混合料空隙率Vv与矿料间隙率VMA进行检验。
若VMA小于17%或者Vv小于规定范围,则需要重新调整级配。
(8)对排水式沥青混合料进行各项性能试验。
包括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残留稳定度试验、劈裂试验、老化试验、车辙试验及透水试验。
若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则需调整级配或改变结合类型。
(9)确定集料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
4、3在进行排水式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时,其各项试验技术指标宜符合表3规定。
表3排水式沥混合料得试验技术指标注:*为区别于普通沥青混合料质量要求得试验项目。
4、4正式拌制前,应对确定得配合比与级配进行室内试拌与拌机试拌,验证最佳沥青用量与混合料质量指标就是否符合规定。
试拌确定最佳用量后,拌与中应严格按量称取沥青用量,沥青用量在拌与过程中变化范围不得大于±0、3%。
74、5沥青混合料拌制时温度宜控制在170℃-185℃。
同时,应通过试拌确定混合时间。
4、6拌制中应对每个台班得产品进行取样检验。
应经常检查成品温度,并观察混合料外观,混合料应粗细均匀、无花料、不干枯。
4、7拌与厂除检查拌与均匀性、拌与温度、出厂温度及各料仓用量外,应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测混合料得矿料级配与沥青用量。
4、8混合料运输时间宜尽可能缩短,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保温措施,确保混合料摊铺温度不宜低于165℃。
当温度低于160℃时,混合料应废弃。
5 摊铺施工5、1排水式沥青混合料摊铺前应对沥青中、下面层进行一次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测定中面层平整度、宽度、纵断面高程、横坡度等;新铺设路面应检查沥青中、下面层厚度、压实度、沥青用量、矿料级配等。
所有项目应符合国际GB50092-96得规定。
5、2经检查与验收合格得沥青中、下层上应铺设上封层得施工要求按国际GB50092-96 9、3封面层部分相关规定。
5、3排水式沥青混合料摊铺应采用机械摊铺,要求摊铺平整,不宜人工修整,摊铺速度应控制在约3m/min,摊铺温度宜控制在175~165℃。
5、4碾压前宜配备足够数量得压路机。
碾压时,压路机距离摊铺机不宜过长(不超过20m左右)。
初碾、二次碾压宜选用10-12t滚筒式压路机,终碾宜选用6-20t多轮式压路机或8-15t胶轮式压路机。
8 碾压应采用静压方式(不得采用振动),其方法与一般沥青混凝土面层相同;初碾速度宜控制在2km、/hr,温度应控制在160℃-140℃,复碾速度宜控制在3km、/hr,终碾速度宜控制2km、/hr,温度应控制在90℃-70℃并应填写测温记录。
5、5为避免施工接缝处出现明显痕迹,施工时应尽量全幅摊铺。
当摊铺机宽度不足时,宜用两台摊铺机平行作业。
适当调整拌与机产率及摊铺机行走速度,并配足运料车,确保摊铺机连续喂料、连续作业,减少施工接缝数量。
5、6排水式沥青混合料得接缝处不允许重叠。
纵向接缝宜铺筑成梯形,便于邻接得面层粘接牢固,确保接缝两侧密度相同。
若交通不允许铺成梯形,为防止纵向接缝过冷,在铺筑邻近面层时需将接缝处再加热。
加热时,应避免将面层直接暴露在火焰下。
5、7排水式沥青面层纵、横向接缝,以及与附属构筑物得衔接部分需充分压实,粘结紧密。
5、8在铺筑面层时需对透水管进行保护,避免沥青混合料堵塞透水管孔眼,确保透水性路面结构中得雨水能顺畅地排至透水管。
两侧排水边沟应有足够得排水坡度,确保排至边得雨水能够迅速排出。
5、9沥青混合料碾压成型后,应避免车辆进入,直至终压4个小时后或表面温度低于50℃,且足够坚硬后方可开放交通。
6 质量检验评定6、1面层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应有松散、脱落、掉渣、轮迹现象。
6、2接缝处应紧密、平顺。
96、3面层应与路缘石等构筑物接顺。
6、4允许偏差项目应符合表4得规定。
表4排水式沥青沥青混凝土面层允许偏差注:①△为主要检查项目。
②*为区别于普通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要求得检查项目。
6、5摩擦系数摆值、构造深度、吸声系数等项目得技术指标及检查频率由课题组研究分析后另行确定。
6 质量检验评定7、1排水式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保证期为一年。
期间须备应用同质排水式沥青混凝土材料用于及时养护维修得能力。
7、2排水式沥青混凝土面层道路养护应注意及时清除路面存在得粘土类抛撒物,应采用专门得冲洗与吸出设备,定期(三~六个月)对路面积尘进行清除。
以保持路面得空隙率。
7、3排水式沥青混凝土面层道路破损修补时,应按照相关技术要10求进行作业;对较小坑洞得修补采用普通改性沥青混凝土材料。
7、4排水式沥青混凝土面层道路设计寿命年限内,应严格控制道路开挖,5年内禁止条带形开挖。
7、5排水式沥青混凝土面层道路应避免发生可能导致隔水层被损坏得行为,如钉入、钻孔等。
如发生,应及时采取可靠修复措施。
7、6排水沥青混凝土面应尽可能避免导致空隙覆盖或堵塞得行为,如路热熔性不透水交通标线得经常变换、堆放沙土、拌与混凝土等。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