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目录中文摘要 (Ⅰ)Abstract (Ⅱ)1前言 (1)1.1问题的提出 (1)1.2文献综述 (1)1.2.1参照依据 (1)1.2.2有关体质测试指标的解释 (2)1.2.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指标与分值设定 (4)1.3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研究前景 (4)1.4研究的意义 (5)2研究对象、研究的步骤,研究的方法 (5)2.1研究的对象 (5)2.2研究的步骤 (5)2.3研究的方法 (5)3调查结果与分析 (7)3.1五项测试指标的数据统计分析 (7)3.2 05年与09年初一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对比 (10)3.3初三学生三年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对比 (10)3.4近几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变化情况 (10)3.5问题的讨论 (11)4结论 (13)5建议与措施 (14)6参考文献 (17)7附录 (20)7.1附件一 (20)1.前言1.1问题的提出自2007年4月29日全国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来,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掀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阳光体育活动的高潮。
这一活动贯彻课程改革的理念,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增加了广大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极大的丰富了的体育活动容,有力的提高了广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使各地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有了明显的改善。
“每天锻炼一小时”这个为提高青少年体质而开出的“药方”,在其它因素和基本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参数的变化能反映学生体质状况的变化趋势。
学生体质状况的测试成绩是教学成绩考核的重点指标。
广大体育老师在考核中发现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速度不理想,并不能达到三年使85%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及格线以上的预期目标,这是因为在开展各项体育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制约性环节。
为了更好的加快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而制定了本课题——市区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将近几年中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的变化情况作为分析参数,结合调查问卷、走访、观察等形式来了解市区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情况,旨在解决学生体质状况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作出评价,并针对具体薄弱环节展开对策研究,为进一步加快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服务。
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作为体育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深入了解阳光体育的涵,加深对体育教学的研究与创新,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1.2文献综述1.2.1参照依据本文中对学生体质健康的理解主要依据各大专著,健康一词前加定语体质,使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区分开来,认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涵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
同时认为阳光体育运动的概念主要是基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出的,以上专家对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有基本相同的见解。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成为发展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措施,本文参考了各地区围绕学生体质健康所发表的各类文章,如《为何60%的学生锻炼不足》,《中小学生暑假生活的调查研究》等,了解各地在围绕如何提高学生体质方面所进行的各项调查和具体的实施方案等,并结合各地在提高学生体质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比较。
自己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习和田麦久6等人的各运动训练理论、晓东7等人的体育理论与教学方法等在本文的对策研究上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上述因素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作者见参考文献)1.2.2 有关体质测试指标1.2.2.1身高标准体重身高标准体重是指身高与体重两者的比例应在正常的围。
它通过身高与体重一定的比例关系,反映人体的围度、宽度和厚度以及人体的密度。
身高标准体重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及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它可以间接地反映人体的身体成分。
身高体重测量方法:立正姿势站在测试器踏板上,上臂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约成60度角,躯干自然挺直,头部保持正直。
在测量身高的同时,体重数据也被仪器自然读出。
记取成绩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1.2.2.2肺活量体重指数肺活量可以反映肺的容积和肺的扩能力,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机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常用于评价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
肺活量的大小与体重、身高、胸围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为了将学生身体发育的不同因素在肺脏机能的评价中得以体现,在《标准》测试中选用肺活量体重指数进行评价。
肺活量体重指数=肺活量(毫升)/体重(公斤)肺活量测试方法:目前我们采用的是电子肺活测试仪,使用干燥的塑料吹嘴(每名同学使用的吹嘴都已经消毒过)。
测试同学深呼一口气后,向吹嘴处慢慢呼出至不能再呼出为止。
吹气完毕后,液晶屏上最终显示的数字即为肺活量毫升值。
共测两次,每次间隔15秒,记录最大值作为测试结果。
以毫升为单位,不保留小数。
1.2.2.3握力体重指数握力评价的是受试者肌肉静力的最大力量状况,主要反映前臂和手部肌肉的力量,因其与其他肌群的力量有关,所以也是反映肌肉总体力量的一个指标。
握力指数反映的是肌肉的相对力量,即每公斤体重的握力。
握力体重指数=握力(公斤)/体重(公斤)*100握力测试方法:使用电子握力计,两脚自然分开成直立姿势,两臂自然下垂。
一手持握力计全力紧握(此时电子握力计不能接触衣服和身体),电子握力计显示数字为测试数据。
用有力手握两次,取最大值,以公斤为单位。
测试时保留1位小数。
1.2.2.4立定跳远立定跳远主要是测量向前跳跃时下肢肌肉的爆发力,它是评价下肢爆发力的指标。
立定跳远的测试方法: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
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
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缘的垂直距离。
每位同学可试跳三次,取其中最好一次,记录成绩。
以厘米为单位,不计小数。
1.2.2.5 50米跑50米跑是国际上通用的测试项目,通过较短距离的高强度跑测试速度素质。
速度素质的测试可以反映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和神经与肌肉的调节机能,也可以综合地反映人体的爆发力、灵敏、反应、柔韧等素质。
测评时以秒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
1.2.2.6 800或5000米测试学生耐力素质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心血呼吸系统的机能及肌肉耐力。
测试方法: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进行测试,站立式起跑。
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
计时员看到旗动开表计时,当受试者的躯干部到达终点线垂直时停表。
以分、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不计小数。
1.2.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指标与分值设定评价指标分值身高标准体重10分肺活量体重指数20分握力体重指数20分立定跳远或50米跑20分1000米(男)、800米(女)30分本标准各评价指标的得分之和为本标准的最后得分,满分为100分。
根据最后得分评定等级:90分及发上为优秀,75分-89分为良好,60分-74分为及格,59分及发下为不及格。
1.3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研究前景1.3.1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测试学生的人为因素导致测试结果的偏差。
测试仪器的旧导致测试数据可能存在的误差。
选择样本量过大,采集数据的工作人员把握尺度和操作过程的差异,可能导致采集数据的偏差。
人工记录、输入、统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导致结果的偏差。
调查问卷实际实施效果的精确性及走访、访谈的真实、有效性可能导致结果的偏差。
1.3.2研究的设想和目标本课题只是对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的开始,选取的样本只是一些代表性很强的初级中学学生中的一部分体质健康测试情况的分析,并末选取所有市的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抽样面相对局限。
今后要进一步扩大样本的选取量,保证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的全面性;调查围要包括市所有中小学生,建立完善的测试样本的数据库,规数据测量和采集的准确性,做到精细的统计,有效的分析,结合问卷、走访、观察、教学实践等科学合理地总结出学生体质健康变化的趋势,从横向(同一时段不同地区的学生体质健康情况)和纵向(同一地区不同时段的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进行比较,真实地反映出阳光体育工作实施过程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变化趋势和存在的薄弱环节,为加快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客观、科学、可行的参考依据从而找出具体的对策。
全国亿万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发展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其目的是“在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有效地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1.4研究的意义本课题的意义在于引起全社会对学生体质状况的了解,积极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扬长补短,有效的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切实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我们在贯彻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过程中,对一些因素的讨论研究能改进和强化部分实施的环节,指导具体的实施活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加快提高。
2.研究对象、步骤,方法2.1研究对象2.1.1 近几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2.1.2 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问卷、走访、观察等2.1.3 相关专著、论文,访谈结果2.2研究步骤第一阶段:09.9-09.11选取样本,并对抽取样本进行体质健康成绩测试,发放回收调查问卷,观察、访谈相关人员。
第二阶段:09.11-09.12对样本测试结果、调查问卷、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查阅相关数据.第三阶段:10.1-10.2 综合归纳,总结出目前市区中学生体质状况的现状,提出可行性对策措施。
2.3研究的方法2.3.1测量法测量法是指在体育科学研究中,借助测量工具对人体特征指标进行度量的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
常常与实验法结合使用,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特征指标主要是指人体物理量方面的指标。
例如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跳远距离、跑的速度等;文中主要测量了身高标准体重、握力体重指数、1000米等五项指标。
2.3.2观察法观察法是带着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仪器,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科研方法。
文中主要对以下方面进行了观察:1、学生平时的运动习惯,生活规律,学习情况,人际关系,生理和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2、社会体育发展情况;3、学校体育开展状况;4、体育管理的现状等。
2.3.3调查研究法 (问卷见附件一)所谓调查研究法就是研究者采用访问、问卷、观察等直接接触或间接了解的手段,获得有关研究对象事实材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调查问卷针对本研究课题――市区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而设计,除性别外,共设十条相关单项选择题,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1047份,回收率为95.2%,回收有效率为94.6%。
问卷经过了信度和效度检验。
问卷调查对象是市区中学学生,任意均衡抽取不同学校初一至初三约21-22个班,每年级约7-8个班,共发放问卷1100份,刎除作废问卷份18,保留有效问卷1000份进行各项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