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二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高考二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高考二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一、单元知识体系二、新教材中的新提法1、P65:有关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增加: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也可以作为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的原因之一)2、P79:有关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

第二段: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3、P81: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一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的挥主心骨的作用。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易错易混1、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也就不同。

2、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经济建设展开,弘扬民族精神会影响经济建设的。

3、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所以中华民族精神是不变的。

4、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

5、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部内涵可归纳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四、例题探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丰富多彩,是世界上惟一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是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人类文化最辉煌的组成部分。

中华文化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受中国社会文明发展道路以及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地理结构的影响,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精神。

它是中华文化内在特质的集中表现,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

回答1~2题。

1.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

这一奇迹足以把中华文化同其他文化区别开来,如此悠久的历史,本身就包含了中华文化的许多特质,所以,我们认为中华文化的第一个显著特点就是A.开放的氛围浓郁B.异彩纷呈C.强大的民族凝聚力D.源远流长2.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化,之所以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限的魅力。

除了其蕴涵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还主要得益于A.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B.它所特有的创新精神,即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C.幅员辽阔,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特征D.多民族的长期统一,民族文化异彩纷呈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是因为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2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3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4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A.123B.234C.124D.134由于缺乏传承,我国灿烂瑰丽的文化宝库的“库存”正日益减少。

据广西文化部门有关资料,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有地方剧种18个,到上世纪末,除桂剧、壮剧、彩调剧、粤剧外,其他剧种已难得一见。

回答4~6题4.以前,我国存在许许多多的剧种表明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C.中华文化过于繁杂D.中华文化有包容性5.不同地方,剧种不同,这表明A.文化的区域特征B.不同地方的民族不同C.文化的求同存异D.文化的实用性特征6.针对材料中的问题,我们应该A彻底抛弃传统文化B对传统文化全盘继承C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D以外来文化代替传统文化近年来,全国政协高度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先后对闽南文化、河洛文化、三晋文化和齐鲁文化等地域文化进行调研,不断推动全国对地域文化的研究、保护、开发和利用,以此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回答7~9题。

7.在我国,之所以产生和存在着各具明显特征的不同区域文化,主要是因为1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2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3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4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A.123B.234C.124D.1348.中华文化是一个恢弘的整体,融合了各具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这主要显示了A.中华文化古代辉煌的历程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C.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D.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9.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罗豪才在结束对安徽“徽文化”的考察后认为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资源,加强对徽文化的研究、保护、开发和利用,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安徽在中部的崛起,加强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主要表明区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力量A.是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可以促进文化资源的持续发展C.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D.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10.中国青年有良好的爱国主义传统,但在不同历史时期,爱国热情应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中国正处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最佳历史时期,每个爱国青年都有义务和责任珍惜、维护这稳定、和平的发展环境。

这说明A.爱国主义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B.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的结晶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往往具有不同的具体内涵D.爱国主义是中国青年特有的精神风貌11.新时期,我们仍需要弘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这主要是因为1民族精神不具有时代性,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3这些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4这些精神具有浓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A.12B.24C.23D.3412、材料一: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养生方法、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对后世影响很大。

材料二:“取消中医”网络签名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许多专家和中医药界人士撰文或以其他不同方式对这种活动予以驳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发言人表示,据调查,到目前,参与网络签名的仅有138人,而非所传“万名”。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为促进中医学发展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五、热点渗透:弘扬奥运精神、抗击金融危机材料一:一个卷轴的展开,形象的向人们展示了中国文化发展史中国的汉字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精髓,随着巨幅中国传统山水画卷轴的席席展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古琴、体现自然精神的太极拳,中国古代与西方商贸及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被以超出想象的方式一一呈现。

百米长卷,浓缩中华五千年文明。

通过高超的技术手段和演员的精湛表演,向全世界40多亿电视观众献上了一道具有悠久中国文化底蕴的精美盛宴。

(1)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如何演绎中国元素?材料二: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次体育盛会,也是一场科技的盛会,一大批高质量的科技成果得到了应用,她让全世界人民感受到了古老的文明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推动“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的实现。

(2)运用国家职能的知识,分析在奥运会的举办过程中是如何展现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的?材料三:胡锦涛总书记在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说,“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

广大奥运建设者、工作者、志愿者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生动体现”。

(3)结合上述材料回答:奥运精神的内涵是什么?请用文化生活有关民族精神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讲话中有关奥运精神的理解材料四:温家宝总理在两会记者会上说,“最为重要的就是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中国人的心开始暖起来了。

我以为,心暖则经济暖。

我深知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克服困难也不能脱离国际经济的影响。

但是我们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乞火莫若取燧’,就是说向人借火不如得到燧石;‘寄汲莫若凿井,就是说你想从别人那里得到水不如自己去凿井。

因此,我希望全体中国人都以自己的暖心来暖中国的经济。

?(4)温家宝总理关于抗击金融危机的讲话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5)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请你为如何“以自己的暖心来暖中国的经济”提些建议?六、提升训练1、中国艺术有许多独到之处。

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写者的情绪和审美的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方式,这就是中国书法的奥秘。

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的人生写照。

这说明1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3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4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A.12B.23C.34D.132、优秀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

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

汉朝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唐代的玄奘到“西天”取经,明代的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

这体现了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C.中华文化一脉相传D.继承性是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3、3月20日,深港澳台少儿文化艺术夏令营正式开营,140名来自深港澳台的中小学生在深圳进行为期六天的文化之旅。

孩子们分别到中华民俗文化村、深圳博物馆、南山书城等地参观交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之所以开展上述活动是因为A、文化艺术素质是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的前提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C.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D.丰富学生暑期生活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4、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最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

它的主体工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综合发挥了分水、导水、蓄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功能,形成了科学、完整、调控自如的工程体系,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发生。

这说明A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B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C中国的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D中国的文学艺术在古代就大放异彩5、“五一”前夕,青海省民俗博物馆正式开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