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TJ2018剪力墙的计算学习

GTJ2018剪力墙的计算学习

从计算设置学平法——剪力墙的计算学习剪力墙分为墙身、墙柱(暗柱和端柱)和墙梁(暗梁、连梁和边框梁)。

剪力墙墙身中的钢筋一般有水平钢筋、垂直钢筋和拉筋。

墙柱的钢筋有纵筋、箍筋和拉筋。

墙梁的钢筋也分为纵筋和箍筋,有时候还有拉筋。

下面主要介绍剪力墙的钢筋算法,墙柱的算法见柱/墙柱计算设置介绍,墙梁的计算比较简单,这里不做详细介绍。

一、剪力墙算量基本方法:(一)水平筋的计算(图集规定):1、长度计算:水平筋计算,需要根据端部是暗柱或端柱,取不同的做法。

一字型端部无暗柱时水平筋端部做法,见16G101-1第71页:水平钢筋伸至端部弯折10*d一字型端部有暗柱时剪力墙水平筋端部做法:见16G101-1第71页:水平钢筋伸至暗柱端部弯折10*d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转角墙(斜交转角墙)水平钢筋做法:见16G101-1第71页。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翼墙水平钢筋做法:见16G101-1第72页。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有端柱的墙水平筋做法,见16G101-1第72页。

2、根数计算: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根数=(ceil(墙高-起步)/间距)+1,扣洞口;当梁(框架梁、连梁、暗梁、边框梁)属性中输入了侧面钢筋时,也需要扣减。

起步距离:见16G101-3第64页,图集规定为50mm,取计算设置第22项。

(二)垂直筋的计算:1、长度计算:1)基础层:插筋长度=露出长度(按规范计算,见计算设置第14项)+搭接长度+基础厚度-保护层+弯折(按规范取,见计算设置第15项)垂直筋长度=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见16G101-1第73页。

2)中间层:垂直筋长度=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见16G101-1第73页,同上图。

3)顶层: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垂直筋长度=墙高-本层露出长度-节点高+锚固,见16G101-1第74页。

2、根数计算:根数=(ceil(净长-2*起步)/间距)+1,扣洞口。

(三)拉筋的计算:1、长度计算:墙身范围内拉筋长度=bw(墙厚)-2*保护层+2*拉筋弯勾长度边框梁范围内拉筋长度=hb(边框梁截面宽度)-2*保护层+2*拉筋弯勾长度2、根数计算:1)计算拉筋应扣除连梁、洞口范围;2)当墙上有暗梁、边框梁时,且暗梁、边框梁输入了拉筋时,则需要扣除暗梁、边框梁的范围;3)当墙上有暗梁、边框梁时,且暗梁、边框梁没有输入拉筋时,则不扣除暗梁、边框梁的范围,同时边框梁范围的拉筋长度应根据边框梁的截面宽度进行计算;4)计算拉筋数量时,还需要根据节点设置中拉筋的布置方式进行排列计算;5)基础锚固区内拉筋数量和墙身部分分开计算。

6)基础锚固区内拉筋数量=排数(取计算设置第17、18项)*(墙净长/水平间距)拉筋双向布置计算方法:1)N=ceil(墙净面积/拉筋面积)+12)拉筋面积=S1*S2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拉筋梅花布置计算方法:1)N=2*[ceil(墙净面积/拉筋面积)+1]二、软件计算设置:公共设置项:1、纵筋搭接接头错开百分率:提供四种选项。

来源:00G101第25页(选择0时)和16G101-1第60页说明:指在同一截面上的搭接接头的面积百分率;提供0、≤25%、50%、100%四种选择;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影响范围:纵筋的长度;不同的接头率决定不同的搭接长度修正系数;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锚固长度;接头率越大,修正系数越大,需要的搭接长度越长不同的接头率决定错开的个数,接头率越小,错开次数越多。

2、暗梁/边框梁拉筋配置:按规范计算,如图:来源:16G101-1第78页关于“连梁、暗梁和边框梁侧面纵筋和拉筋构造”的说明,如下图所示。

说明:根据梁高度不同,配置不同规格的拉筋。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影响范围:影响梁属性中拉筋的默认值。

3、暗梁/边框梁箍筋及拉筋弯勾角度:提供三种选择:90°、135°、180°来源:施工工艺不同影响范围:弯勾角度不同,按外边线计算时,箍筋及拉筋长度不同。

4、暗梁/边框梁在中间暗柱内是否布置箍筋:默认为否。

来源:用户不同的算量要求,一些需要布置,一些不需要布置。

说明:暗梁/边框梁与暗柱相交位置,设置是否需要计算箍筋,选择为“是”,计算暗柱位置的梁箍筋,选择为“否”,不计算暗柱位置的梁箍筋。

影响范围:影响着暗梁/边框梁的箍筋根数计算。

5、暗梁/边框梁箍筋、拉筋、侧面纵筋根数计算方式:提供“向上取整+1”等6种计算方式。

来源:用户不同的算量要求。

说明:计算箍筋、拉筋和侧面纵筋根数时,用长度除以间距后,需要确定如何取整。

影响:影响暗梁/边框梁的箍筋、拉筋和侧面纵筋根数的计算。

6、边框梁与连梁重叠部位的箍筋间距:默认为“同连梁箍筋间距”,可以选择“同边框梁箍筋间距”。

来源:08G101-5第74页,如图。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说明:图集规定为边框梁与连梁重叠部位的箍筋间距,同连梁箍筋间距,但是实际工程中也有设计为同边框梁箍筋间距的,所以提供该设置。

影响范围:影响与连梁重叠布置的边框连箍筋根数的计算。

7、暗梁/边框梁侧面纵筋距暗梁/边框梁纵筋的距离:默认为s/2。

来源:常用做法是s/2说明:存在有不同的算量要求,所以提供该设置供用户修改,满足不同需要。

影响范围:当侧面纵筋按间距输入时有效,影响暗梁/边框梁的侧面钢筋根数计算。

四、剪力墙:8、起始水平分布钢筋距楼面的距离:默认为50。

来源:16G101-3第64页。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说明:存在不同的做法,所以提供该设置供用户修改。

影响范围:剪力墙水平钢筋的根数计算。

9、起始竖向分布钢筋距暗柱边的距离:默认为s/2。

来源:08G101-5第72页。

说明:存在不同的做法,所以提供该设置供用户修改。

影响范围:剪力墙竖向钢筋的根数计算。

10、剪力墙纵筋露出长度:默认为按规范计算,如图。

来源:16G101-1第73页,如图: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说明:剪力墙中间层的垂直筋计算公式一般为: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

平法规定,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露出长度不同。

影响范围:影响剪力墙垂直筋的长度计算。

11、剪力墙基础插筋弯折长度:默认为按规范计算,如图。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来源:16G101-3第64页,如图。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说明:平法规定,根据基础厚度的不同,墙插筋在基础层的弯折长度不同。

影响范围:影响剪力墙基础插筋长度的计算。

12、剪力墙纵筋错开距离设置:默认为按规范计算,如图来源:16G101-1第73页,如图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说明:平法规定,依据不同的连接形式,错开距离不同,其中绑扎的错开距离设置适用于剪力墙垂直筋选择按错开百分率计算时。

影响范围:影响剪力墙垂直筋的长度计算。

13、墙在基础锚固区内的水平分布钢筋排数:默认为间距500,如图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来源:16G101-3第64页,如图。

说明:墙在基础内的水平筋根数间距≤500,且不少于2根。

影响范围:剪力墙基础内水平筋根数。

14、暗梁/边框梁/梁纵筋与水平钢筋的距离在数值范围内不计算水平钢筋:默认为s/2。

来源:常用做法。

说明:用来控制剪力墙钢筋相对于暗梁/边框梁/梁纵筋的起步。

影响范围:剪力墙水平筋根数。

15、三、四级抗震及非抗震时竖向一级钢筋的端部做法:默认为“180度弯钩”。

来源:根据平法图集03G101-1第48页中的规定,如图。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说明:软件提供了“5d直钩”和“180度弯钩”供用户选择。

当选择为“5d”直钩时,弯钩长度为5d,当选择为“180度弯钩”时,弯钩长度为6.25d。

影响范围:剪力墙垂直筋长度。

16、顶层墙身垂直筋锚固计算起点:默认为“从板底开始计算锚固”。

来源:根据平法图集16G101-1第74页中的规定,如图。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说明:提供两种选择,“从板底开始计算锚固”和“从梁底开始计算锚固”。

处理当前位置同时存在梁和板构件的情况。

此项设置仅针对中间变截面及顶层锚固节点1有效。

影响范围:剪力墙垂直筋长度。

17、端柱满足直锚时,水平筋伸入端柱内的长度:默认为“伸至对边”。

来源:常见做法。

说明:提供三种选择,“lae”、“labe”和“伸至对边”。

此设置仅针对【水平钢筋丁字端柱节点】节点一、节点二以及【水平钢筋拐角端柱内侧节点】节点一、节点二有效。

影响范围:剪力墙水平筋长度。

18、洞口加强筋的最小锚固长度:默认为“lae”。

来源:16G101-1第83页。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说明:可以输入具体数值,数值*d或者数值*lae。

影响范围:剪力墙中洞口加筋长度。

19、拐角墙中间层水平筋计算方式:默认为“同墙内侧水平筋”。

来源:常用做法。

说明:提供两种选择“同墙内侧水平筋”和“同墙外侧水平筋”。

影响范围:剪力墙中间层水平筋长度。

20、墙身钢筋搭接长度:默认为“按平法图集计算”。

说明:提供两种选择“按搭接错开百分率计算”和“按平法图集计算”。

按搭接错开百分率计算时,搭接长度为lle,错开距离为0.3lle。

按平法计算时,搭接长度为1.2lae,错开距离为500。

来源:前者按照规范计算。

后者参见16G101-1第73页,如图。

影响范围:剪力墙垂直筋长度。

21、一级钢筋末端弯折时带弯勾:默认为“是”。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来源:常用做法。

说明:提供两种选择“是”和“否”,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影响范围:剪力墙中一级钢筋长度。

22、剪力墙与集水坑坑口相交处剪力墙水平筋是否计算:默认为“是”。

来源:常用做法。

说明:提供两种选择“是”和“否”,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影响范围:剪力墙水平筋长度和根数。

23、剪力墙钢筋同间距隔一布一布置时,间距表示:默认为“不同种钢筋之间的间距”。

来源:常用做法。

说明:提供两种选择,选择“不同种钢筋之间的间距”时,表示输入的间距为不同种钢筋之间的间距,例如当格式为B12/B10@200时,表示每排B12与B10实际间距为200;选择“同种钢筋之间的间距”时,表示输入的间距为同种钢筋之间的间距,例如当格式为B12/B10@200时,表示每排B12与B12实际间距为200。

影响范围:剪力墙中钢筋长度和根数。

24、剪力墙拉筋弯钩构造:默认为“两端135度弯钩”。

来源:16G101-1第62页,如图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说明:提供两种选择,“两端135度弯钩”和“一端135度弯钩,一端90度弯钩”。

影响范围:剪力墙拉筋长度。

连梁:25、楼层连梁两侧暗柱内是否布置连梁箍筋:提供“是”和“否”的选择,默认为否。

来源:16101-1第78页。

说明:可以设置洞口两侧的暗柱内是否布置箍筋。

影响范围:影响连梁箍筋根数的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