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地区河道旁工程46号地块B1-3、B A-4地块安置房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某某某某集团有限公司某城市地区指挥部第一项目部二0一一年十月目录1编制说明 (1)1.1 编制目的 (1)1.2 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2.1 工程概况 (1)3模板施工施工方法 (2)3.1 模板体系选择 (2)3.2 模板支设要求 (2)3.3 模板施工目标 (2)3.4 剪力墙模板施工 (4)3.5 墙柱模板施工 (5)3.6 柱、剪力墙底部处理 (7)3.7 梁板模板施工 (8)3.8 特殊部位模板施工 (10)3.9 阴阳角质量控制 (12)4模板支撑脚手架施工方法 (12)4.1 脚手架的搭设 (12)4.2 脚手架的验收 (13)4.3 脚手架的拆除 (13)5模板的拆除 (14)5.1 拆除原则 (14)5.2 拆模顺序 (14)5.3 拆模要求 (15)5.4 模板维修保养: (15)6质量标准 (15)6.1 保证项目 (15)6.2 一般项目 (15)6.3 允许偏差 (15)7安全及文明施工 (16)7.1 安全施工 (16)7.2 文明施工 (17)8模板及支架验算 (18)8.1 墙模板验算 (18)8.2 墙、柱模板计算书 (28)1编制说明1.1编制目的本施工方案旨在指导结构施工中模板支撑体系搭设,阐述模板安装、加固流程及质量控制要点。
以便优质、快速、高效地完成模板工程的施工任务,并为业主、监理提供本工程施工方法、质量、进度等方面的详细依据。
1.2编制依据某城市设计院提供的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版)《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高层建筑砼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11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某城市xxxxxxxxxxxxxxxxxxxxxx某城市xxxxxxxxxx安置房工程;建设地点:某城市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建筑面积:该工程总建筑面积1679881.00㎡,其中A1-3、A1-4地块地下室建筑面积152379.7㎡(不含夹层),上部结构约500000㎡,包括14栋高层住宅及局部商铺;建筑高度:位于塔楼下部的夹层及塔楼下部的地下室一层为3.1米,其余地下层为3.90米,一层为3.10米,二至三十四层均为2.90米,楼梯间出屋面层为5.0米,建筑总高度为99.10米;结构特点:本工程14栋高层均采用剪力墙结构,局部商铺采用框架结构,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抗震等级为一级;工期节点:本工程工期为两年,开工时间为3模板施工施工方法3.1模板体系选择为了确保工期,提高质量,减低成本,结合该项目的施工图纸及实际情况,本工程选用多层复合木模板体系,复合模板加工方便,成型灵活,能适用于结构复杂的地下室工程及上部主体结构,同时其成型后的混凝土结构观感质量、垂直度、表面平整度及阴阳角成品质量较高。
本工程配置三层竖向模板和三层水平模板,在工程施工前对模板体系进行设计配置,按设计图纸进行加工编号,模板加固按使用部位及编号进行拼装。
在能满足拆模条件时,及时报验拆除模板支撑体系和模板,以便及时周转至上层使用。
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
3.2模板支设要求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的拼缝,梁板接头处要做防渗措施,防止漏浆。
拼装精度要求如下:1、两块模板之间拼缝≤12、相邻模板之间高低差≤13、模板平整度≤24、模板平面尺寸偏差±3现浇梁跨度大于或等于4.0m时,按2‰起拱,悬挑梁长度大于2.0m时,按照跨度的L/200起拱,且起拱高度不超过20mm。
3.3模板施工目标混凝土表面颜色均匀一致,无蜂窝麻面、露筋、夹渣、分化、烂根和明显的气泡存在;结构阴阳角部位方正,无缺棱掉角;梁柱及墙梁的接头处平滑方正,模板拼缝无明显痕迹;表面平整光滑,线条顺直,几何尺寸准确,外观尺寸允许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本工程目标达清水混凝土的质量标准:混凝土密实,表面垂直平整光滑,无接槎痕迹,无蜂窝麻面现象,线角顺直,无缺棱掉角现象。
本工程的现浇梁、板、柱、墙将推广和执行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具体施工方案如下:1、现浇楼板,剪力墙及未与墙体相连的且不作装饰的的独立柱、梁均按清水混凝土施工。
2、剪力墙模板采用16mm厚多层复合板散装散拼。
3、模板拼装后,板缝在2㎜以内的将板缝表面用宽胶带纸粘贴,板缝在5㎜以内的(不得超过5㎜)其板缝压泡沫条,表面用胶带纸粘贴,防止板缝跑浆漏浆及模板接缝痕迹,达到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线角顺直。
4、梁模板的线角通直上线,其误差控制在2㎜之内。
5、梁板的底模标高控制,采用水准仪逐梁逐板进行抄平,其标高误差控制在3㎜之内。
清水混凝土检查标准:按中级抹灰标准衡量。
表面平整度:控制在4㎜以内。
阴阳角垂直:控制在4㎜以内。
立面垂直度:控制在5㎜以内。
阴阳角方正:控制在 4㎜以内。
3.4剪力墙模板施工1、施工流程放线→墙、附墙柱钢筋绑扎→钢筋隐蔽→支第一步模板→穿套管、螺杆、固定→支第二步模板→穿套管、螺杆、固定(重复第二步,直到完成)→模板紧固校正→与柱墙、楼板模板连接→模板验收→浇砼→拆模养护砼→模板修复、保养2、施工方法墙模板采用16mm厚复合模板, 内楞(竖向背楞)用4.5×9.5cm木方,间距50cm,外楞(横向背楞)为2Φ48钢管,间距50cm,用Φ14对拉螺杆加固,竖向间距500mm,水平间距1500mm,内支撑砂浆块条采用与剪力墙等强度的减石子砂浆预制,截面尺寸40x40mm,间距1500x1500mm,用火烧丝与剪力墙钢筋绑扎牢固,加固方法如图下所示。
3、施工步骤及工艺模板定位、垂直度调整→模板加固→验收→混凝土浇筑→拆模 1)放设墙身位置线及复核定位线(从墙身边线向外偏移300mm),焊接模板底部限位钢筋与墙体钢筋固定,高度距墙身底部10cm,间距1000mm;2)按照墙身定位线及模板设计编号图安装模板,安装模板宜采用墙两侧模板同时安装,第一步模板边安装锁定边插入穿墙螺杆和套管,并将两侧模板对准墙线使之稳定,然后用蝶形扣件与钢管固定于模板背楞上,调整两侧的平直,同样方法安装其它若干模板到墙顶部,用螺母将蝶形扣件拧紧,使两侧模板成为一体,安装斜撑调整模板垂直,合格后与墙、柱、梁板模板连接。
次楞选用45x95mm方木,间距500mm,主楞采用φ48mm,壁厚3.5mm双钢管,间距附加3.5墙柱模板施工1、施工流程放线→绑扎墙、柱筋→安装墙、柱模板→墙、柱箍加固→调整垂直度→复核模板上下口尺寸→预检2、施工方法在墙、柱钢筋绑扎前,测放模板定位线;根据定位线焊接模板下口限位钢筋,在柱四个侧面各焊两根,距地面高度为10cm。
墙、柱钢筋绑扎验收,并将墙、柱施工缝处理完,并冲洗干净后封闭柱模。
模板拼缝严密后,采用φ14对拉螺杆加固模板,利用45x95mm方木做背楞,φ48mm 壁厚3.5mm钢管做主楞固定模板,用可调托撑调整柱模板垂直度,并复核模板上下口尺寸。
墙、柱模可一次安装到位,离地10cm安装第一道墙、柱箍,往上500mm安装第二、三、四、五道等墙、柱箍。
墙、柱加固就位后,调整定位及垂直度后,用螺帽拧紧。
墙柱模下端留设一个100×100mm的清扫口,便于在浇筑砼之前清理柱内施工垃圾,清理完后及时将留设口封堵严密。
墙柱模板加固详见插图所示。
约束边缘翼缘墙柱模板加固示意图约束边缘端柱模板加固示意图3.6柱、剪力墙底部处理柱、剪力墙根部烂根现象为常见的质量通病,本工程此处采用双面胶条粘海绵条措施。
剪力墙模板下端置于楼面上,楼板处加固木方上提30㎜,剪力墙加固完后,楼板面处将海绵条置于模板外,用模板条将海棉条压住再用楔塞子塞紧钉牢。
外剪力墙接头处,剪力墙模板及木枋下落200mm,在接头砼侧面贴好双面胶条宽度20mm,将海绵条贴住,然后利用穿梁套管及对拉螺栓将模板按如图所示加固,螺栓间距500mm,采用此种做法对防止柱根部漏浆和错台有明显的效果,从而保证不漏浆、不错台,混凝土剪力墙不变形。
外剪力墙模板加固3.7梁板模板施工1、施工流程搭设满堂脚手架→调整梁底钢管标高→搭设梁底主次龙骨→安装梁底模→安装顶撑并调平→安装梁侧模→墙边梁(贴密封条)就位→摆设板主次龙骨→铺设楼板模板→支撑架加固2、施工方法梁底、梁侧均采用16mm厚多层板复合板,45×95mm方木做次楞,梁底方木间距400mm,梁侧次楞每侧分布四根,模板要求拼缝严密,模板间需用胶带密封,防止漏浆,所有木枋施工前均双面压刨平整以保证梁板及柱墙的平整度,要求所有木枋找平后方可铺设胶合板,以确保顶板模板平整。
根据规范要求:梁、板跨度等于或大于4.0m时,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2L/1000。
梁、板模板加固示意图梁模板加固详图注:当梁大于等于700mm时,按本图中对拉螺杆设置,梁高500-700mm时设置一条对拉螺栓,当梁高小于500mm时,不设置对拉螺栓同时取消顶撑。
当梁高度大于700mm时需用对拉螺杆加固(如插图所示);次梁安装应等主梁模板安装并校正后进行;模板安装后要拉中线进行检查,复核各梁模中心位置是否对正;待平板模安装后,检查并调整标高。
梁、板模板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施工环节:(1)搁置木方时应立放并拉通线调平上表面;(2)板模用水平仪测量调平,整个板面上水平高差控制不大于5mm;(3)模板必须完整不得有漏洞、破损、起皮,接触面平整同时要均匀涂刷隔离剂;(4)模板接面用手刨刨平,确保支模时接缝严密,防止漏浆造成砼表面蜂窝麻面;(5)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6)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7)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3.8特殊部位模板施工1、短肢剪力墙转角柱及端部模板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端部及转角等特殊部位模板的加固,是模板工程的重点。
模板支设和加固方式参见插图所示。
T-短肢剪力墙局部模板支设示意图2、梁墙接头处理梁墙接头的处理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关系到结构外观和混凝土的质量,必须保证定位准确、模板不漏浆,不爆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