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传统家具木工工艺

最新传统家具木工工艺

传统家具木工工艺【整理版】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迅速提高,目前很多国家中传统意义的木匠已经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的木材加工设备,各种木制品越来越趋向于加工的简单化。

在传统木匠工艺中,根本没有钉子和粘合计等,完全是靠各种楔形嵌套。

水平高的匠人制作出来的木制品其精度要远远超过机器加工。

结合部不仅可以保证强度,甚至连水也透不过去。

介绍几种传统木工制作图
中国古典家具结构方法──挤楔(图)
楔是一种-头宽厚,一头窄薄的三角型木片,将其打入榫卯之间,使二者结合严密,榫卯结
合时,榫的尺寸要小于眼,二者之间的缝隙则须由挤楔备严,以使之坚固。

挤楔兼有调整部件相关位置的作用。

破头楔用在半榫之内,易入难出。

破头楔一旦在半眼的卯里撑开后,榫头将很难再退出,是
一种没有可逆性的独特而坚固的结构,最适宜用在像抽屉桌桌面下的矮老等悬垂而负重的部件上。

这种作法不常使用,因为它没法修复,被称为“绝户活”。

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结构,做工十分讲究,明代黄花梨万历柜及圈椅上应用,可作鉴定断代的依据。

苏做半榫用钉(图)
中国古典家具发展到了明清之际,除部分民间家具外,大部分宫家具及城市高档家具均采用了南洋的硬质木料,外表经水磨汤蜡处理,非常华美。

而内部则处理成半榫、闷钉、抄手榫
等形式,保存外观的纹理齐整、线条顺畅。

修理断腿的钉(图)
在北京的旧家具行,修理那些不散架的家具或断损的家具时,往往首先使用“三簧钻”打开原有的旧钉、或者开孔打入新钉,以恢复原有面貌。

“三簧钻”是北京匠师特制的一种钻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