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语二外教学大纲

日语二外教学大纲

二外日语教学大纲一、前言21 世纪是全球知识经济时代。

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模式: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相当的相关专业知识、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生存能力。

我系培养的是英语专业人才。

学生不仅要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学好第二外语,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培养一定的获取知识的能力、获取科技含量高的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本大纲是为潍坊科技学院外语与旅游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第二外语《大学日语》课程编写的教学文件。

它以纲要形式具体制定《大学日语》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教学基本要求、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考评,对学生学习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是为潍坊科技学院外语与旅游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第二外语,是必修课之一。

为期两个学期,每学期计划授课16周,每周4 课时。

所用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标准日本语初级上》。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英语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以读、写、译为主,听、说为辅的基础性语言课程。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和译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他们能以日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

本课程教学应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交流信息能力,使学生能应试由日本“独立行政法人国际交流基金”和“财团法人日本国际教育支援协会”举办的日语能力N5考核,并能达到英语专业二外日语考研的能力要求,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日语教学为基础阶段,以接近国际日本语能力N5为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本课程对学生的要求1、初步掌握读音规则,朗读学过的单词、句子、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2、了解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

3、较为全面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课文梗概,并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4、具备初步从口头、笔头两个方面对所学内容灵活应用的能力。

5、自觉培养查找相关资料,并写注释、做笔记的能力。

6、能较为准确地翻译课文及相当难度的文章。

7、在课文学习的同时,不断发展和提高自己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各种语言实践活动。

(二)本课程的具体教学要求1、语音:不经准备,朗读与所学课文近似的语言材料,能按语段连读,比较流利,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2、词汇:领会式掌握约1800个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约1000 个,以及这些单词构成的惯用用法。

3、语法:掌握各种词类的用法,尤其是日语中固有的形容动词、连体词、他动词、自动词以及形容词在日语中特有的用法;掌握日语动词的变化规则以及所构成的不同种类、形式的句式;掌握日语中的简体句、郑重体句;掌握30个左右的惯用句式。

4、听的能力:能听懂浅近的课堂用语,能听懂题材熟悉、句子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上没有生词、语速为每分钟60-70词的简短语言材料,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了解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准确率70%^合格。

5、说的能力:能用最简单的句型问答;学会简单的课堂用语,能就课文内容进行简短的问答;能就熟悉的题材和情景进行简短的会话,做到正确表达思想,语音、语调自然,无重大语法错误,语言基本得体;稍加准备,能复述所读的内容。

6、阅读能力:精读:掌握基本阅读技能,能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题材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了解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30-50词,准确率85%^上为合格。

泛读:在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勺材料时,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100词,准确率达到60%以上为合格。

7、写的能力:能写出简单的句子;能用指定的单词连成简单句和结构简单的复合句;能就熟悉的话题和给定的提纲在30分钟内写出80-100词的短文,内容切题,条理清楚,语言正确;能改写或缩写课文内容;能正确书写便条和通知等应用文。

&译的能力:日译汉:能将与课文难度相仿的日语文章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译速为每小时160个日语单词。

汉译日:能将一般汉语句子译成日语,译文基本通顺达意,无重大语言错误。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以及句型等。

1清音一一五十音图、拨音、浊音、半浊音、长音、拗音、拗长音、促音的平假名形式、片假名形式和罗马字形式。

2数词发音规律。

3月份、日期、星期、几点几分。

4 “乙乞、厉乂系”成员5判断句的敬体和简体基本句型:含现在式和过去式的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包括选择性疑问)和感叹句。

6存在句的敬体和简体基本句型:含现在式和过去式的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包括选择性疑问)和感叹句。

7叙述句的敬体和简体基本句型:含现在式和过去式的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包括选择性疑问)和感叹句。

8描写句的敬体和简体基本句型:含现在式和过去式的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包括选择性疑问)和感叹句。

9怎样问候、问道、问时间、问价、买东西、确认简单事项。

10怎样简述自己或身边人的身份、职业、去向、日常生活言行、礼往等。

11两类形容词或形容词句做定语的用法。

12表示情感或能力的形容词和动词构成的主谓谓语句。

13比较事物属性和最高级的描写句。

14量化了的动词句。

15表示移动目的的叙述句。

16动词“疋形”、第1类形容词“疋形”和第2类形容词“^形” 的变法及意义。

17 9个用“疋形”构成的句型(含惯用型)。

18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的句型。

19动作结束留下的状态存续的表达句型。

20用形容词和愿望助动词“W表达欲望的句型。

21两种比较客气地表示劝诱的句型。

22表现客观变化和主观改变事物属性的句型。

23比较两个以上事物认为其中之一较好的句型。

243个用“基本形” 构成的惯用型。

253个用“肚S形”构成的惯用型。

263个用“尢形”构成的惯用型。

用“尢类举动作。

27“力丁表示句意转折的用法。

28在子句中用“力、”做疑问表达。

29在子句中用两个“力、”做是非选择性疑问的表达法。

30表示物品和信息授受的一组动词。

31表示动作授受的一组补助动词。

32部分副词。

33部分连词的用法。

34部分日本文化背景。

35其它。

五、各学期教学进度计划以及时间安排计划用两个学期,学习《中日交流一一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按平均每学期64个学时分配。

具体分配见下表:(一)课时安排第一学期:共16周,64学时第二学期:共16周,64学时(二)学习媒体1、文字教材各学期文字教材分别使用《标准日本语》上、下册,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音像资料A.录音带:《标准日本语》上、下册课文录音。

B.通过网络获得的有关日语的动画片、电影及音像剪辑。

3、其他教学手段及辅助资料A.院图书馆和系资料室各类日语藏书和杂志,如:《现代日语语法》、《国际日本语能力测试3级沢《日本概况》等。

B.学院各电子阅览室和英特网。

C.由教研室教师组织的每周一次的答疑解惑辅导课。

六、课程的主要教学手段、方法及建议(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教学宜采用情景教学法,尽可能利用实物、图画等直观教具。

教师应多示范、多指导,通过情景、形象和动作培养学生直接用外语思维的习惯。

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内容的深浅,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要注意体裁与题材的多样化,语言的规范化。

在内容方面力求覆盖面广,思想性强, 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

2、教学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后练习为辅。

课堂讲授包括老师讲解、领读,学生讨论、口头回答问题等。

课后练习主要是让学生每学一课完成一次作业,包括语法、词汇及句型的综合翻译练习。

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了解和获得更多的知识;通过讲解课后的作业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二)技能训练要求及建议。

1、重视教学模式的改革,坚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给学生用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

抽请学生做练习题和解译课文。

在第二或第三学期时,择时抽请部分学生提前预习备课后,登台试讲日语。

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提前锻炼毕业后,求职应聘的心理素质。

2、重视学生应用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结合教学进度适时伺机安排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也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广泛的阅读和其他语言交际活动。

不仅要重视句子水平上的语言训练,还要逐步发展在语篇水平上进行交际的能力。

以体现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

教学活动就是要有利于语言技能的培养和功能意念的理解及表达。

(三)课程教学及建议通过日语课程,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综合能力。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广泛查阅各种资料(包括互联网资源);课上做好笔记;课后复习,背诵课文重点段落。

做到基本功扎实,在读、写、说、听等方面得到全面训练和发展。

讲课中注意知识的层层递进,具有连续性,语言点突出,讲解清晰准确,通过典型例句解释语言现象。

课堂授课以精讲多练,遵循以学生为主的原则,以启发、诱导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课堂上,米取问答、复述、听写、讨论、讲故事、表演等有利于学生学习日语并能引发学生对日语学习兴趣的多种课堂活动的方式,以便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时应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的理论和原则,强化学生的理解、消化、创新、推演能力。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资源和手段,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理论,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方法;要广泛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资源,开发和使用新的教学手段,为重点课程建设增砖添瓦,如制作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以及利用群发电子邮件与学生交流和进行作业辅导等等。

七、教学实施(一)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基本依据。

教学过程中,应遵循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实施教学(二)实施要求1、对教师的要求首先要备好课。

预先把主教材通读两遍。

特别是前边的“序言” 和“内容与结构简介”要仔细读。

围绕本大纲,参考其它教材和有关科技文献,对比其吻合程度,找出异同点,找出重点和难点,巧妙地吸取科技精粹,充入教材。

对发现的教材不足、错误和已过时的地方,要做适当补充、纠正和解释。

如是教往级学生用过的教材,还要在总结经验教训,反思教学过程的基础上,调整教学手段和方法。

2、对学生的要求学生应依据教材和教学大纲,制定详细的自学计划并自觉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