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紫砂茗茶文化8:民国“三宝三根”

紫砂茗茶文化8:民国“三宝三根”

紫砂茗茶文化8:民国“三宝三根”紫砂文化8:民国“三宝三根”汪宝根制紫泥六方竹顶壶-直径16.5cm,RMB 103,040三宝:李宝珍、汪宝根、陈宝生三根:吴云根、顾德根、程盘根(1)李宝珍(1888-1941)师从俞国良,为晚清至民国紫砂制作大师,民国著名的"三宝三根"之一,与大师吴云根齐名。

与当时陶艺家专供铁画轩素坯,所制壶朴实厚重,圆融典雅,壶器流传多光货,如“圆珠壶”,以“宝珍”方印为款识。

1915年他应邀在山西做技师,带徒弟制陶器,1933年又返江苏,传授技艺,制作紫砂,飘泊以壶艺为生计。

他十分钟爱贫家出身的艺徒,凡跟他学成满师的,他均赠予图本、样板、工具等,使他们既有施艺求食之本领,又有吃饭的家伙。

对弟子,他可真是“扶上马,再送一程”,可谓是位德艺双馨的紫砂大师。

1941年2月23日,在日寇占领下的蜀山,李宝珍在贫病交加中,含恨而去,据说,其子女遵守其父遗嘱,此后无一人再从事紫砂业。

1,李宝珍牛灯壶2,李宝珍竹鼠壶-铭“汉永建方年作”;底款“宝珍”;盖印“宝珍”--容量1600 cc?L 28 cm-成交价:RMB69,0003,李宝珍-葵仿古4,李宝珍小传炉壶5,李宝珍款四方传炉壶-“宝珍”、“李宝珍制”款-宽18cm- RMB 28750 四方传炉壶为清末创新品种,此壶以紫砂为材,泥质润泽细腻,坚致细密。

茶壶方唇,壶盖上隆,中设提钮,短颈,鼓腹,下设四乳丁足,前侧流嘴呈三弯式,后设圆把。

传炉壶式方中有圆,挺匀有力,堪为壶中佳作。

壶身一面刻折枝花卉,其上刻线清晰,花叶繁密,构图得体,清新雅致。

另侧作大篆题字,字体瘦劲,尾落“壬午年利永刻”款。

利永为民国二年所创利永陶器公司。

壶盖内壁一侧刻长方阳文楷书“宝珍”款,壶底中心作篆书阳文方印“李宝珍制”款。

其制者李宝珍为清光绪至民国时期宜兴紫砂艺人,师从清末无锡大师俞国良,为民国著名“三宝三根”之一,与大师吴云根相互齐名。

李宝珍工治砂壶,所制茶壶朴实厚重,典雅圆润,多以“宝珍”方印为款识,此壶既为其传世佳作,工艺精湛,当为珍视。

6,李宝珍四方传炉壶-RMB 89600-题识:“长寿嘉福,壬申夏日家慈严六旬双庆。

高敬纶、湖、秋敬赠”,底款“李宝珍制”篆书方印、盖钤“宝珍”小印此器胎质温润,为典型清末民初之微泛青色之段泥。

四方传炉壶为清末创新品种,此壶式方中有圆,圆中寓方,方圆相济,挺匀有力,是传炉壶中的佳作。

壶身一面刻以竹枝数条清雅宁静,一面镌刻“长寿嘉福。

壬申夏日家慈严六旬双庆。

高敬纶、湖、秋敬赠。

”1932年夏天高镜秋、镜湖、镜纶三子女为父写六十双寿特定制敬赠之器孝心可表,年款俱全,值得珍藏。

李宝珍:清光绪至民国初期紫砂名家,民国壶艺高手三宝(李宝珍,汪宝根,陈宝生)之一,传世作品极少。

1915年,李宝珍与吴云根、杨阿时、江案卿远赴山西平定陶厂任技师,为宜兴紫砂在战时、战后的推广做出过很大贡献。

7,李宝珍- 四方传炉(2)汪宝根(1890-1954)号旭斋,宜兴蜀山人。

为民国时期紫砂高手三宝三根之一三宝:李宝珍、汪宝根、陈宝生)。

汪宝根早年随伯父、清末名家汪春荣(生义)学艺,与壶艺大师吴云根、朱可心为同门师兄弟。

出师后曾在宜兴吴德盛公司、上海铁画轩公司任技师。

1935年,他制成大东坡壶与三友瓶,参加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并获优等奖。

汪宝根曾与清末紫砂名家黄玉麟是邻居,常常向黄玉麟请教,学到了不少制壶绝艺,并以樱桃小包嘴制壶而闻名壶艺界,汪宝根身材矮小,但精力过人,制作不满意随即毁之,不做到尽善尽美绝不出手,虽制作较多但求者难得。

汪宝根的《上桃合菱壶》现为宜兴陶瓷陈列馆收藏,《线云壶》则被红学专家冯其庸珍藏。

8,汪宝根制紫砂壶2007上海朵云轩拍卖9,汪宝根款紫砂扁壶10,汪宝根线圆壶-盖款:汪、宝根-成交价:57,500 汪宝根,号旭斋,宜兴蜀山人。

为民国时期紫砂高手三宝三根之一(三宝:李宝珍、汪宝根、陈宝生)。

汪宝根早年随伯父、清末名家汪春荣(生义)学艺,与壶艺大师吴云根、朱可心为同门师兄弟。

出师后曾在宜兴吴德盛公司、上海铁画轩公司任技师。

1935年,他制成大东坡壶与三友瓶,参加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并获优等奖。

11,汪宝根制葵仿古壶(紫泥)2009广州嘉德拍卖12,汪宝根制青灰砂翻盖柿子壶宽22cm RMB 3360013,汪宝根制龙头玉带壶2006上海信隆拍卖14,汪宝根制桃碗壶- 宽19.5cm- RMB 39,200壶壁一面浅刻一幅山水图,另一面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漱玉主人画并刻”。

壶盖内有“宝根”二字篆书阳文印,底有“旭斋”二字阳文印。

清水泥制壶,枝叶桃株钮,腹身较直,似碗形,短粗弯流,耳状柄,浅圈足。

壶壁一面浅刻一幅山水图,另一面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漱玉主人画并刻”。

壶盖内有“宝根”二字篆书阳文印,底有“旭斋”二字阳文印。

此壶器型敦实粗壮,给人以稳定感,壶上诗画相映,意境悠远。

汪宝根(1890-1954):号旭斋,宜兴蜀山人。

为民国时期紫砂高手三宝之一(三宝:李宝珍、汪宝根、陈宝生)。

汪宝根早年随伯父,即清末名家汪春荣(生义)学艺,与壶艺大师吴云根、朱可心为同门师兄弟。

出师后曾在宜兴吴德盛公司、上海铁画轩公司任技师。

1935年,他制成大东坡壶与三友瓶,参加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并获优等奖。

汪宝根曾与清末紫砂名家黄玉麟是邻居,常向黄玉麟请教,学了不少制壶绝艺,并以樱桃小包嘴制壶而闻名壶艺界,汪宝根身材矮小,但精力过人,所作力求尽善尽美,求者难得。

15,汪宝根制竹节壶16,汪宝根制紫泥六方竹顶壶-直径16.5cm,RMB 103,040-器身刻人物花卉,兼有题诗两处:“新泉初沸辅茶经,竹岩”,“岁在乙丑秋七月上浣作”。

壶盖内钤阳文篆印“宝根”小印。

壶体为六方形竹段造型,盖顶饰以竹节与竹叶。

壶盖内钤阳文篆印“宝根”小印。

六方宝塔形壶体色泽深紫,制作精细严谨,线条挺括流畅。

器身刻人物花卉,兼有题诗两处:“新泉初沸辅茶经,竹岩”,“岁在乙丑秋七月上浣作”。

全壶玲珑高雅,线条流畅,匀称,突破传统造型,结合光货方器、筋纹器和花货竹器装饰于一身,气度非凡,是件显示技艺和功力的作品,为汪宝根的代表作之一。

汪宝根曾与清末紫砂名家黄玉麟是邻居,常常向黄玉麟请教,学到了不少制壶绝艺,并以樱桃小包嘴制壶而闻名壶艺界,汪宝根身材矮小,但精力过人,制作不满意随即毁之,不做到尽善尽美绝不出手,虽制作较多但求者难得。

汪宝根的《上桃合菱壶》现为宜兴陶瓷陈列馆收藏,《线云壶》则被红学专家冯其庸珍藏。

汪宝根(1890-1954),号旭斋,宜兴蜀山人。

为民国时期紫砂高手三宝之一(三宝:李宝珍、汪宝根、陈宝生)。

汪宝根早年随伯父、清末名家汪春荣(生义)学艺,与壶艺大师吴云根、朱可心为同门师兄弟。

出师后曾在宜兴吴德盛公司、上海铁画轩公司任技师。

1935年,他制成东坡提梁壶与三友瓶,参加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并获优等奬。

17,汪宝根制-宜兴紫砂博物馆馆藏作品18,汪宝根上合桃19,汪宝根制四方传炉壶-宽24cm;高15.5cm- RMB56,000壶身刻字“君子之交淡如斯,利用刻”,另一面刻绘花鸟图。

盖款二字大篆小章“宝根”,底款“中华民国江苏宜兴利用公司制”。

四方传炉壶为清末创新品种,此壶式方中有圆,圆中寓方,要求比例恰当,实属不易。

传炉壶中以清末民初壶艺名家俞国良制作的为传世精品。

而汪宝根此段泥传炉壶同样制作精细,方圆相济,挺匀有力,功力不凡,是传炉壶中的佳作。

壶身刻字“君子之交淡如斯,利用刻”,另一面刻绘花鸟图。

盖款二字大篆小章“宝根”,底款“中华民国江苏宜兴利用公司制”。

“利用”是民初著名紫砂商号,此件乃汪氏受聘时所作,不愧是良工与名店的优良出品。

汪宝根(1890-1954年),号旭斋,宜兴蜀山人。

为民国时期紫砂高手三宝三根之一(三宝:李宝珍、汪宝根、陈宝生)。

汪宝根早年随伯父、清末名家汪春荣(生义)学艺,与壶艺大师吴云根、朱可心为同门师兄弟。

出师后曾在宜兴吴德盛公司、上海铁画轩公司任技师。

1935年,他制成大东坡壶与三友瓶,参加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并获优等奖。

汪宝根曾与清末紫砂名家黄玉麟是邻居,常常向黄玉麟请教,学到了不少制壶绝艺,并以樱桃小包嘴制壶而闻名壶艺界。

汪宝根的上桃合菱壶现为宜兴陶瓷陈列馆收藏,线云壶则被红学专家冯其庸珍藏。

20,汪宝根款紫砂山水诗文壶2008中国嘉德拍卖(3)陈宝生陈伯亭之子,与朱可心、王寅春一起为宜兴紫砂名店毛顺兴制壶,传世作品较少。

21,陈宝生《菊球》-18 厘米,容量560cc-RMB 34,500-印文:陈宝生印(底款)铭文:香分花点露,水汲石中泉。

岩如生刻。

22,陈宝生汤渡狮球(4)吴云根(1892-1969)又名吴芝莱。

1892年生于宜兴和桥,14岁拜汪升义为师。

1915年到山西省平定县平民陶器厂任技师、1929年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陶瓷科当技术员、1931年受聘于江苏省立陶瓷职业学校窑业科任技师、1954年进入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11月开始为紫砂厂招收第一批学员传授紫砂制作技艺、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紫砂“技术辅导员”,成为著名的“紫砂七大名艺人”之一。

为当今紫砂艺术界培养出了如高海庚、汪寅仙、吕尧臣以及葛明仙、何挺初、范洪泉等极有影响的紫砂艺术大师和名家。

23,吴云根海棠壶-高7.7cm-成交价:RMB 4600024,吴云根、吕尧臣师徒紫砂莲子壶-高8.5cm长15.5cm-成交价:RMB30,000-款识:宜兴紫砂师徒献艺样品展、戌申年师鉴徒廿九岁铭。

云根、吕记作为一项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紫砂技艺传承注重言传身教,师徒相传。

此壶是现代制壶大师吴云根和吕尧臣的师徒合作之作,是紫砂技艺传承的见证之物,又具备两位大师的印款,意义非凡,堪称绝品。

此壶以天然朱泥制成,过筛精细,肌理滋润,秀韵天成,色泽朱红,光彩照人。

壶底坡度渐缓,短嘴肥硕,环把有垂耳,壶口、盖平整,弧形盖,圆钮。

整壶圆润饱满、敦厚大方,潇洒中见稳重,力求朴而不滞,古朴中寓新颖,典雅中求丰逸。

镌刻铭文潇洒大方,痛快之情洋溢于表。

虽为鉴赏之作,然名师出高徒,此壶艺术成就斐然,勿需多赘。

盖内壁孔一侧钤印“云根”篆书方款;柄底部弯曲处钤印“吕记”篆书圆款,印章施力匀称,印痕清晰饱满。

钤印位置讲究,整体和谐统一。

戌申年为1968年,即吴云根逝世的前一年,可谓其巅峰之作。

师徒二人感情深厚,观物思人,遥忆先贤。

作者简介: 1. 吴云根(1892-1969),原名吴芝莱,当代宜兴紫砂名师,宜兴蜀山镇人。

师从紫砂制壶名工汪春荣,1932年所制紫砂壶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赛会获优秀奖,为一代宗师紫砂巨匠。

2. 吕尧臣(1940-?),江苏宜兴人,高级工艺美术大师,18岁随紫砂名手吴云根学艺,曾得到朱可心、顾景舟等大师的悉心指导,特别讲究用泥,发扬和创新了绞泥工艺,许多作品被人珍称“尧臣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