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节油技术一、发动机1、发动机启停技术通过此项技术在一般路况条件下可以节约5%的燃油,而在拥堵路段中最高可以节约15%左右的燃油。
据权威机构测试,此项技术的使用将使一辆普通轿车每年节省10%~15%的燃料,另外装备STT技术的车辆发动机有适应性改动,发动机频繁启动不会对寿命产生影响。
2、TSI发动机3、可变配气4、可变排量5、涡轮增压涡轮增压技术是在不改变发动机排量的前提下,利用发动机的废气来提高进入发动机的进气量。
虽然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油耗并不低于同排量的普通发动机,然而其功率却可达到更大排量自然进气发动机的水准,比如1.8T发动机的动力输入相当于2.3升以上普通发动机,而油耗却与2.0升普通发动机差不多。
涡轮增压最大的问题就是涡轮易损坏而维修成本太高。
6、点火系的结构对油耗有一定的影响。
电子控制点火系统的高压火花强,使气缸内燃烧完全,且火花塞较少积碳,并能采用稀混合器燃烧,所以,其比触点式点火系统的燃油经济性要好。
带有计算机控制的燃油喷射装置能非常精确的控制空气燃油比,燃烧过程更加合理,比化油器式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都好。
7、选用合适的发动机润滑机油。
润滑机油的质量不但对发动机的磨损速度影响极大,对燃油的经济性能也有影响。
若低温时润滑机油粘度过大,发动机冷启动所需要的输入功率必然增加;若高温时润滑机油粘度值太低,零件表面油墨厚度太薄,发动机会过热,热车启动时扭矩增加,使燃油的消耗量增大。
据有关资料介绍, 把SAE30W润滑机油改用SAE10W,启动油耗可节省5%~10%。
二、底盘轻量化技术、四驱和两驱1、DSG变速箱。
除了畅快的换挡流程所带来的无限驾驶乐趣外,与普通变速箱相比,搭载DSG变速箱的汽车加速性和节油性大大提高,这都是得益于DSG的传动,是换挡过程中微小的液压功耗损失和极短的换挡时间使整个换挡过程达到了高效率,从而降低了能量的损耗,自然就提高了加速性,降低了油耗。
2、增加变速器档位从工作原理来说,变速器的挡位越多越好,挡位越多,挡与挡之间的齿比(两个齿轮齿数比)可以调节得更小,这样可以在换挡过程中减少冲击,并提高加速性能,也更省油。
动力传输越发精细,乘坐的舒适性也有大幅提高,4速自动变速器常见的换挡顿挫感几乎消失。
3、制动力回收再生制动是电动汽车所独有的,在减速制动(刹车或者下坡)时将汽车的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转化的电能储存在储存装置中,如各种蓄电池、超级电容和超高速飞轮,最终增加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
如果储能器已经被完全充满,再生制动就不能实现,所需的制动力就只能由常规的制动系统提供。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电动泵使制动液增压产生所需的制动力,制动控制与电机控制协同工作,确定电动汽车上的再生制动力矩和前后轮上的液压制动力。
再生制动时,再生制动控制回收再生制动能量,并且反充到动力电池中。
一般认为,在车辆非紧急制动的普通制动场合,约1/5的能量可以通过制动回收。
制动能量回收按照混合动力的工作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
比如在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车上,车辆运动能量能够通过液压制动和能量回收制动的协调控制回收。
但在本田Insight混合动力车上,由于发动机与驱动电机连接,所以不能够消除发动机制动。
因此,在制动时发动机全部气门关闭,以消除泵气损失,而只存在发动机本身的纯粹的机械摩擦损失。
在发动机气门不停止工作场合,减速时能够回收的能量约是车辆运动能量的1/3。
通过智能气门正时与升程控制系统使气门停止工作,发动机本身的机械摩擦(含泵气损失)能够减少约70%。
回收能量增加到车辆运动能量的2/3。
4、汽车电控液压助力转向(EHPS)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操纵稳定性、驾驶舒适性和主动安全性等多方面的性能,同时又具有环保特性。
电控液压助力转向(EHPS)系统是一种依靠电动机带动液压泵提供转向助力的电子助力转向系统。
与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HPS)系统相比,EHPS 系统具有很多的优点:在需要转向时才启动电动机,电动机带动液压泵等装置产生助力,减少了发动机燃油消耗,燃油经济性可以大大提高;能在各种行驶工况下提供最佳助力,减小由路面不平所引起的对转向系的扰动,提高驾驶舒适性;改善汽车的转向特性,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由于采用集成电动液压泵,结构更紧凑,易于整车布置。
在保持HPS 系统的柔顺手感的同时,又具有EPS 系统的节能、环保和安全的优点。
与EPS 系统相比,EHPS 系统成本更低,手感更好,避免了EPS系统的转向盘的摆振,回正和阻尼控制等问题。
参见:汽车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仿真_惠晓丹硕士论文5、前轮定位交通部公路科研所和吉林工业大学1 9 8 8 年的试验研究表明:东风 E Q一1 0 9 0 型汽车前轮侧滑量每变化lm / k m 时,滑行距离减少1 0 ~ 1 2 m等速油耗每百k m 要增加5 0g。
6、制动器根据某地年检材料表明,约有1 5 ~ 2 0 写的车辆存在制动拖滞的现象。
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制动器和零部件在长期使用中产生磨损,变形和弹簧疲劳失效等所造成的;其次是对制动系统和制动器调整不当所致。
所以,在维修过程中,应针对两方面加强检验、修复和调整。
通常、汽车在制动试验台上检验拖滞力时,其值控制在所占轴重4%以下,对滑行距离和油耗的影响不大。
7、汽车轮胎。
汽车轮胎不但影响汽车的稳定性和牵引性能,而且对汽车的油耗影响很大。
子午线轮胎的胎侧柔软,变形消耗能量小,滚动周长比斜交线轮胎长,所以其滚动阻力较小,汽车油耗较低;同时倘若轮胎压力过低将增大轮胎的滚动阻力。
8、汽车轻量化技术三、驾驶技术浅谈汽车驾驶操作技巧与节油许发成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摘要:影响汽车运行油耗的因素很多,其中驾驶员的责任心和驾驶技术水平对油耗有较直接的影响。
据调查,驾驶技术娴熟的比驾驶技术一般的驾驶员平均节约燃油8%~10%。
本人根据自己在长期驾驶实践与体会,谈谈汽车驾驶技巧与节油的经验。
关键词:汽车驾驶责任心技术操作技巧节油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涨,汽车的油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究竟怎样驾车才更省油呢?本人浅见几点:行车实践表明,油耗除与车辆条件(如:汽车本身的质量;汽车车身的风阻系数;汽车发动机的性能状况)有关外,还与驾驶员的责任心、预见性、驾驶技术水平和操作方法密切相关。
同一车况的驾驶员稍加改进自己的驾驶操作习惯,纠正不当之处,将会收到较好的节油效果。
一、预热操作预热是指在低温起动冷发动机时要进行预热,汽车在行驶中要保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一般水冷式发动机应保持在80~90℃)。
汽车停放时间较长,由于发动机中的润滑油粘度大、汽油汽化性能变坏、润滑效能不佳,如起动发动机就马上驾车行驶,将会造成发动机零部件磨损加剧,油耗增加。
为了减少磨损、降低油耗,我坚持做到:冷发动机起动后,怠速运转2~3分钟,使发动机温度逐渐升高、润滑油粘度稍降、减小阻力,润滑油到达润滑表面,才驾车起步,并采用低速档以较低的速度行驶一段距离(约500~600m左右),使车辆的变速器、差速器和轮毂等部位的润滑油温度逐渐升高,润滑油到达摩擦表面,待机件转动基本自如后,再逐级换入高档行驶。
驾驶员能自觉做好冷发动机起动预热操作,将会起到减少车辆机件磨损、降低油耗的作用。
二、中速行驶操作我走上汽车驾驶工作岗位初期,对汽车的结构、工作原理等懂得不多,驾驶也只掌握基本操作。
由此,我以为车开得越快越好,走得快,效率高,既省时又省油。
实践证明:高速行驶不能省油,中速行驶能够节油。
中速行驶既经济、安全,又可获得较高的运输生产率。
中速是略高于经济车速的速度。
汽车的经济车速一般是指汽车在直接档或超速档时耗油最低的车速。
不同的车型,在不同的荷载、不同的阻力和不同的档位下行驶,其经济车速不同。
见表-1。
中速行驶能够节油,是因为中速行驶能兼顾发动机的耗油率和克服汽车行驶阻力所需要的功率。
发动机的耗油率与发动机的负荷有关,当发动机接近全负荷(节气门开度的80%左右)时,耗油率最低。
汽车的燃料消耗与车速的关系,见图—1。
汽车的经济车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道路情况好、轻载、顺风,经济车速高些;而道路情况差、重载、逆风,经济车速低些。
对此,驾驶节油的关键是看驾驶员能否根据车辆的运行条件采用相应的驾驶操作,使“人、车、路”配合得当,保持车辆的最佳运行状态。
三、脚轻手快操作有的驾驶员在起步前、收车时,甚至在堵车时,总喜欢习惯性地猛轰几脚“空油”,这是一种不可取的操作习惯。
轰“空油”的害处有三点:一是浪费燃油;二是污染环境;三是加速机件磨损。
据测量,每轰一脚“空油”需消耗燃料3~5ml。
虽然,我没有轰“空油”的习惯,但每次换档后,我总习惯性地一脚重踩油门踏板猛加油的坏习惯。
实践证明:一次猛加油与缓加油加到同样的速度,油耗相差可达12ml。
由此,我们应改掉这种不好的驾驶操作习惯,养成脚轻手快的操作习惯。
脚轻就是脚踏油门踏板要轻,缓缓加油,使车辆均匀加速;手快就是换档动作要敏捷、迅速准确,以避免增加发动机的空转时间,造成不必要的动力损失。
尤其是在山区或陡坡上行驶,若由于换档动作缓慢而贻误了换档时机,汽车前进的惯性力很快消失,使车辆因重力分力的影响而停住甚至倒溜,将致使汽车不得不重新起步,增加燃油消耗。
四、及时换档操作行驶中,档位的选择与操作方法对油耗的影响很大。
我们知道,在同一车速行驶,用低速档行驶比用高速档行驶,发动机的转速必然要高,因此,低速档行驶要比高速档行驶耗油多。
图—2表示金龙KLQ6120W型大客车在不同档位时的燃料经济性。
在平路上行驶,用三档行驶的燃油消耗量比用四档行驶的燃油消耗量多15%左右; 用四档行驶比用四档行驶多耗油8%左右;用低速档高速行驶将会使油耗超过正常值的45%。
因此,汽车起步后,应尽快换入合适的高速档,杜绝低档高速行驶。
同时,在爬坡时,应做到“高速档不硬撑,低速档不硬冲”。
在陡坡上用高速档硬撑,会使车速急剧下降,造成换档困难,使车辆在陡坡上重新起步,耗油增加; 用低速档硬冲,必然要加大油门,增大发动机的转速,而车速增加却很有限,造成油耗猛增。
因此,驾驶员应认真掌握及时换档的操作要领,在驾车中要恰当地选择并及时地换入合适的档位,使车辆行驶既平顺又节油。
五、安全滑行操作滑行是在汽车行驶中,解除发动机的动力,靠汽车本身的惯性继续行驶。
滑行时,由于发动机无需输出功率,只靠怠速运转,可以减少耗油。
滑行一定要在确保行车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根据道路和车辆条件,选择合适的滑行能节省燃油。
滑行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1、坡道滑行。
利用汽车到达坡顶后的惯性力和下坡助力进行滑行。
在坡度小于5%、长而宽直的坡道上,以及丘陵起伏路段或陡坡接近尾处,可以采用下坡滑行。
滑行时,应控制车速,如果是下坡又接着上坡的连续坡道,可以利用高速冲坡,并根据车辆的速度和冲力,在到达坡顶前,利用惯性提前滑行,滑行越过坡顶并继续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