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
实验报告
对应课程
学号
学生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成绩总评
学年第学期
目录
1.低碳钢及铸铁拉伸破坏实验⋯⋯⋯⋯⋯⋯⋯⋯⋯⋯⋯⋯⋯⋯⋯(3 )
2.低碳钢及铸铁压缩破坏实验⋯⋯⋯⋯⋯⋯⋯⋯⋯⋯⋯⋯⋯⋯⋯(8 )
3.引伸计法测定材料的弹性模量⋯⋯⋯⋯⋯⋯⋯⋯⋯⋯⋯⋯⋯⋯( 12 )
4.低碳钢及铸铁扭转破坏实验⋯⋯⋯⋯⋯⋯⋯⋯⋯⋯⋯⋯⋯⋯⋯(15)
5.载荷识别实验⋯⋯⋯⋯⋯⋯⋯⋯⋯⋯⋯⋯⋯⋯⋯⋯⋯⋯⋯⋯⋯( 19)
成绩总评定 :
拉伸压缩测E扭转载荷识别
低碳钢及铸铁拉伸破坏实验
实验日期:
同组成员:
一、实验目的及原理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1、试验机名称及型号:
吨位:
精度:
2、量具名称:
精度:
三、实验步骤
(一)、低碳钢、铸铁拉伸实验步骤:
四、试样简图
低碳钢试样
实验前实验后试
样
简
图
铸铁试样
实验前实验后试
样
简
图
五、实验数据及计算
低碳钢拉伸试验
(一)试件尺寸
(a)试验前
试件标直径d0( mm )最小横截距
横截面 1横截面 2横截面 3面面积L0平平平A
(1)(2)(1)(2)(1) ( 2)02 ( mm )均均均( mm )
(b)试验后
断后标断口直径 d 1 ( mm )距
L1
12平均( mm )断口(颈缩处)最小横截面面
积
A1
( mm2 )
屈服极限:强度极限:断后延伸率:
F
s
s (MPa)
A0
F
b
b (MPa)
A0
( L
1
L
O
)
100%
L0
A0 A1100%
断面收缩率:
A0
铸铁拉伸试验
(a)试验前
试件标直径d0( mm )最小横截距
横截面 1横截面 2横截面 3面面积L0平平平A
(1)(2)(1)(2)(1) ( 2)02 ( mm )均均均( mm )
(b)试验后
F
b
强度极限:b(MPa )
(二)绘出低碳钢的“力—位移、及铸铁的“ 力-位移”曲线低碳钢铸铁
六、讨论
1、低碳钢和铸铁两种材料拉伸机械性能的比较
2、为什么在拉伸实验中必须采用标准试件或比例试件?材料和直径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其延伸率是否相同?为什么?
3、根据实验观察低碳钢、铸铁断口形态,分析其破坏的原因。
低碳钢及铸铁压缩破坏实验
实验日期:
同组成员:
一、实验目的及原理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1、试验机名称及型号:
吨位:
精度:
2、量具名称:
精度:
三、实验步骤
(一)、低碳钢、铸铁压缩实验步骤:
四、试样简图
低碳钢试样
实验前实验后
试
样
简
图
铸铁试样
实验前实验后
试
样
简
图
五、实验数据及计算
低碳钢压缩试验
(一)试件尺寸
(a)试验前
试件标直径d0( mm )最小横截距
横截面 1横截面 2横截面 3面面积L0A
(1)(2)平
(1)(2)
平
(1) ( 2)
平0
( mm2)均均均
( mm )
(b)试验后数据计算
F
s
屈服应力:s(MPa)
铸铁压缩试验
(a)试验前
试件标直径d0( mm )最小横截距
横截面 1横截面 2横截面 3面面积L0平平平A
(1)(2)(1)(2)(1) ( 2)02 ( mm )均均均( mm )
(b)试验后数据计算
F
b
强度极限:b(MPa )
(二)绘出低碳钢压缩的“力—位移、及铸铁压缩的“ 力-位移”曲线低碳钢铸铁
六、讨论
1、低碳钢和铸铁两种材料压缩机械性能的比较
2、试件偏心受压对试验结果有何影响?
3、为什么不能求塑性材料的强度极限?
4、铸铁拉、压破坏时断口为何不同?
引伸计法测定材料的弹性模量
实验日期:
同组成员:
一、实验目的及原理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1、试样材料:
2、试验机名称及型号:
吨位:
精度:
3、量具名称:
精度: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数据及计算
试件尺寸
试件标直
距
横截面 1
L0
平
(1)(2)
均( mm )
载荷( KN)
P i =载荷增量
Pi
P1 =
P2 =
P3 =
P4 =
P5=
P6 =
P =
径d0( mm )
最小横截横截面 2横截面 3面面积
平平A (1)(2)(1) ( 2)0
2
均均( mm )
引伸计法测 E 数据表
变形量弹性模量
E(Gpa)相应载荷变形量变形量差值
δi
δ1 =
δ2 =
δ3 =
δ4 =
δ5 =
δ6 =
=
计算:
L 0P
E i
A 0i
n
E i
E i1n
五、讨论
(1)试件尺寸和形状对测定弹性模量 E 有无影响?为什么?(2)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是什么?为何要用等量加载法进行实验?
低碳钢及铸铁扭转破坏实验
实验日期:
同组成员:
一、实验目的及原理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1、试验机名称及型号:
吨位:
精度:
2、量具名称:
精度:
三、实验步骤
(一)、低碳钢、铸铁扭转实验步骤:
四、试样简图
低碳钢试样
实验前
实验后
试 样 简 图
铸铁试样
实验前
实验后
试 样 简 图
五、实验数据及计算
低碳钢扭转实验
1、试件尺寸
长度 L=
( mm )
直
径
D
( mm ) 最小 抗扭截 极惯性矩 横截面 1
横截面 2
横截面 3
直径
面模量
4
D min
D min 3
I p = D min
w p = (1) (2) 平均 (1) (2) 平均 (1) (2) 平均
(mm)
16
32
测试数据处理
屈服极限:S=M S(MPa )=
W P
强度极限:b=M b(MPa )=
W P
M —关系曲线(附后)
铸铁扭转实验
1、试件尺寸长度 L=
直径D( mm )最小
横截面 1横截面 2横截面 3直径D min
(1) (2) 平均(1)(2) 平均 (1) (2)平均(mm)测试数据处理:
强度极限b M b(Mpa)
W
曲线图(附后)
六、讨论
1、低碳钢和铸铁两种材料扭转机械性能的比较
(mm )抗扭截
面模量
3
w p= D min
16
2、低碳钢拉伸和扭转的断裂方式是否一样?破坏原因是否相同?
3、绘出低碳钢的“扭矩—扭转角、及铸铁的“扭矩-扭转角”曲线
低碳钢铸铁
载荷识别实验实验任务书
题
载荷识别实验
目
实实演示:实每
验
QC-004验验证:验
2 学时
组
5
编性设计:√时人号质综合:间数
1、巩固、深化、扩大所学本门课程专业知识、培养独立调研、综实
合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验
2、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矩形梁在加载的情况,受弯曲的程度并计目
算出
荷载的大小。
的 3、了解实验所用设备的工作原理实验
矩形梁
对象
学1、根据条件制定实验方案
2、根据制定实验方案,了解所用设备的工作原理并动手操作
3、试验数据的采集、整理。
生4、实验结束后,应对整个实验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并写
实
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内容主要包括:(1)封面、(2)实验名称、
验
工(3)实验目的、(4)实验时间地点、(5)参加人员、(6)实验方作
法、(7)实验条件、(8)实验仪器设备、(9)实验结果等。
内
容5、实验中虚心向指导教师请教,多提问题,认真观察,作好记录;
要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未经同意不许乱摸乱动;认真地执行实验计划,讲文明,注意安全。
实验达到能力标准
主要参考资料
实验参考场地1、初步掌握静态电阻应变仪的调试基本技能。
2、掌握矩形梁粘贴应变片的方法。
3、初步了解电测法原理
4、在老师的指导下,应能独立完成所做的各项实验。
1、北京科技大学《工程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刘鸿文《材料力学》第 5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1、广西科技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电测实验室。
载荷识别实验
实验方案一、实验设备
二、实验简图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数据及计算
1、实验数据
试样电阻应变片电阻应变片应变值(ε)距离中性
层距离支座的 [ με= 10-6ε]
的距离距离
b=mm
h=
y1=mm x1=mmε1 = mm
弹性模量 E=76GPa
y2=mm x2=mmε2 = I=bh 3/12=
2、实验数据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