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04-03T02:16:12.408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4期作者:程宝玲[导读] 研究建筑工程顺利施工的方式方法,着力提高施工的整体管理效率,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在智能化信息设备下提高施工效率,优化建筑工程资源配置。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76003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信息化环境下的施工管理体系,研究建筑工程顺利施工的方式方法,着力提高施工的整体管理效率,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在智能化信息设备下提高施工效率,优化建筑工程资源配置。
关键词:建筑工程;顺利施工;管理方式
运用信息化的方式可以为施工管理创建良好的环境,有助于消除施工中的细节问题,可以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达到全面提高施工管理质量目标。
1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1.1降低工程成本
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可提高施工的效率,有效的优化建筑工程的施工细节,推动设备、技术、人力资源与施工材料的优化运转,这对于降低工程的整体施工成本,减少施工中的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有重要的价值。
1.2提高施工质量
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可以第一时间供各方分析建筑工程的整体进展程度和重点施工环节的施工水平。
运用信息化的方式有助于全面操控和分析施工操作的得失,从而为基层施工人员提供指导,有助于进一步减少基层施工人员的操作失误,促进施工人员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施工。
2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主要问题 2.1缺乏专业信息人才
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建筑工程领域管理工作的大方向,应当加大信息技术设备的推广力度,注重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依靠专业技术人才推广使用信息技术设备。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储备的信息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现有的施工技术人员普遍的不懂得信息化管理操作方式,不能在信息化环境下有效的汲取各种施工信息。
高端信息技术设备没能在建筑工程领域广泛普及。
一些建筑工程企业不能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因此严重的制约了信息技术设备普及,不利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
当前基层施工企业还未能围绕着智能化管理组建技术攻关团队,不能推动基础信息设备的广泛普及,影响了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没能为智能化建筑、绿色生建筑的施工奠定必要的基础。
2.2相关制度亟待完善
推动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应当把信息化管理方法作为基本的制度规范推行到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当中。
一些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没能基于信息化管理条件、手段、环境与操作步骤制定相关的施工管理工作制度,没能在施工管理中体现信息化管理的思想,导致信息化施工操作标准未能有效更快的普及。
首先,当前还缺乏完善的信息技术使用与培训机制,基层施工人员不熟悉和不重视运用信息设备。
其次,建筑工程管理没能逐步采用信息化管理方法,不能基于建筑工程数据信息采用预见式的管理,没有发挥数据信息作为评判工程质量和优化施工方案的基本手段。
第三,当前还缺乏创新性技术成果的转化能力,缺少必要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施工的奖惩制度措施,影响信息化工程管理水平。
2.3软硬件的更新不足
当前建筑工程领域还缺少必要的软硬件更新,一些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软硬件设备更新严重不足。
首先,不少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没能引进专业的软件管理系统,现有的软件管理系统与物联网设备的同步能力不足,施工现场的终端设备缺乏智能化传输能力,导致一些基础施工数据汇总收集较慢,没能达到对工程实施监控目标,影响施工管理的预判性。
其次,基础施工设备缺乏智能化模块,一些老旧的机械设备没能纳入到智能化管理体系当上,新型的智能化大型机械设备的更新不足。
第三,当前施工企业未能在智能化管理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因此制约了智能化工程管理手段的快速普及,不利于提高施工管理有效性。
3推动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方法
3.1加强全员信息意识培养
展示信息技术对推动建筑工程的强大作用,着力优化配置和广泛宣传信息技术设备,对于推进建筑工程的高速发展有重要价值。
当前应当加大建筑工程领域信息技术的普及工作。
首先,应当充分的重视把信息技术设备作为建筑工程领域的基础设备,着力运用信息化设备对建筑工程施行动态化管理。
其次,应当对先进的智能化信息设备进行广泛的宣传,基于日常施工培训普及应用信息技术设备,强调提高全员对信息设备的使用率。
第三,还要基于信息化的工程管理模式完善和修订日常施工管理制度,制定专业的工程方案,通过信息设备进行工程数据、施工图片、影像信息和技术交底工作。
第四,运用智能化的设备手段对工程进行验收,切实基于施工技术与工程设计、监理和建设方保持沟通,及时的反馈相关方的意见建议,达到推动工程高速实施的效果。
3.2完善信息化的技术设备
加大信息化软件与硬件设备的配置是保证建筑工程落实信息化管理理念的基本条件,应当大力引进专业的建筑工程领域的信息化技术设备。
首先,在移动互联理念下基于移动应用+云平台的理念建立建筑工程管理平台,让冰冷的混凝土工程在触手可及的开放式平台实现更高效的沟通、更便捷的操作,进一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和监理在透明环境下运行。
其次,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实施,还要引进智能化的监测设备,进一步运用智能化的监测设备实现对工程的预见性监督管理。
例如,使用在线环境监测仪对工程施工区域的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在安全防控系统中使用智能化测试仪、测线仪等,还可以使用智能化的电锤、台钻、弯管器等。
第三,还要建立智能化的数据信息传输机制,把工程数据转变为可实时传递的数据,从而满足BIM等智能化管理技术的应用需要,达到全方位促进建筑工程信息化高速运转目标。
3.3开展信息化的人员培训
人员培训是推动信息技术设备普及,提高智能化工程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应当加大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推动建筑业从业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解决信息化施工中的具体问题。
首先,应当提高施工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重视招聘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智能化设备操作人员,加强对人才的培训工作,从而提高信息化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其次,还要围绕着建筑工程管理中常用软件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促进基层施工管理人员熟练掌握相关软件,例如掌握广泛使用的Revit软件的使用方法,在一系列的工程勘探、施工管理与隐蔽工程作业中及时上传数据信息。
还要保证施工人员得到工程操作的在线反馈,运用互联网与施工技术人员对工程结点,重要施工环节进行交流,促进施工人员运用施工数据管理系统获得更多的辅助建议与施工保障。
4结论
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应当用于施工的细节方面,在建立全域沟通的施工环境氛围下,运用智能化的信息设备辅助具体建筑工程步骤的顺利施工,有效的发现和及时排除工程隐患,达到真正辅助施工人员顺利施工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东,夏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科学中国人,2015,5(11):196.
[2]房丽.关于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