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电气防爆检查工必知必会试题一、选择题1. 乘罐人员必须采取( A ) 姿势,握紧扶手。
A、站立B、蹲姿C、坐姿2. 通过弯道、交叉口、风门时,都应一停、( B )、三通过,随时注意来往车辆。
A、二慢B、二看C、二停3. 跨越钢丝绳时要小心谨慎,无论何时都不准骑着钢丝绳行走,通过弯道时要走钢丝( B )。
A、里侧B、外侧C、其他4. 在采区巷道行走,通过一道风门后,必须随手关闭,( C )同时打开两道风门A、特殊情况下可以B、可以C、严禁5. 在采掘工作面行走时,要走工作面的人行道。
( A )在输送机机道内侧行走,严禁在支护不全或顶、帮有问题的地方站立或休息。
A、不准B、可以C、特殊情况下可以6. 携带火工品行走的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有关规定,保持一定的间距,中途( B )逗留。
A、可以B、不准C、特殊情况下可以7. 入井前要随身佩带矿灯、佩戴安全帽、携带自救器,配备( A )或不完好禁止入井工作。
A、不齐B、不合格C、工具8. 严禁扒车、跳车和乘坐矿车,( B )在刮板输送机上行走;在带式输送机巷道中,不能钻过或跨越输送带。
A、可以B、严禁C、允许9. 所有下井职工都应熟悉行走路线,特别是避灾路线,( C )矿井规定的各种信号和巷道标志等。
A、知道B、了解C、熟悉10. 在横穿大巷,通过弯道、交叉口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任何人都不能从立井和斜井的井底穿过;在兼作行人的斜巷内行走时,按照"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规定,( B )与车辆同行。
A、可以 B不要、 C、特殊情况下可以11. 当发生透水事故,位于透视点( A )时,拽住管路等物体过水头,迅速撤离。
A. 下方B. 上方12. 佩戴自救器时,要用牙咬紧口具,将口具片含在( B ),紧闭嘴唇。
A、齿内B、齿外唇内 C 、唇外13. 佩戴自救器,在行走中,如遇到冒落危险地区时,可( B )通过。
A、慢步B、快步14. 当肢体出血时,要将出血肢体( A )A、抬高B、放低C、放平15. 多人搬运伤员时,搬运者的双手要( A )插入伤员头部、肩、背部及腰部、臂部、下肢的下方。
A、同时B、依次16. 心脏按压与口对口呼吸同时进行,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 B )。
A、1次B、2 次C、3次17. 进行口对口呼吸时,每分钟应吹( B )次为宜。
A、10---14B、14---18C、 18---2218. 进行心脏按压时,用力要适中,不宜过猛,每次按压以使胸骨下陷( B )cm为宜。
A、2---3B、3---5C、5---619.通过个别负压较大的风门时,应先(A)卸压孔卸压,再由两人以上合作打开风门,等待所有人员通过以后及时关闭风门,并同时关闭卸压孔。
A 打开B 关闭20. 所有下井职工都应熟悉行走路线、特别是( C ),熟悉矿井规定的各种信号和巷道标志等。
A 运输路线B 通风路线C 避灾路线21. 进出工作面,应尽可能走胶带运输巷。
(B)在胶带或输送机上行走、扒乘。
A 可以B 严格禁止22. .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应大于( B )。
A.粗糙度3.2B.2粗糙度6.323. .盘圈或“( A ) ”字形的电缆不得带电,给采、掘机组供电的电缆不受此限。
A. 8B. 0 C . S24. 矿井机电设备检修完工后,对所检修设备进行详细检查,紧固件、绝缘电阻值、防爆性能、接线工艺、(A)。
A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B质量标准 C 矿井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标准25. .防爆结合面出现直径不大于( B )mm,深度不大于2mm砂眼,在40、25、15mm宽的隔爆面上,每1Cm2不得超过5个,在10mmm 宽的隔爆面上,不得超过2个。
A 2B 1C 0.526.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标志是( A )。
A.dB.eC.iD.p27. 正压型电气设备的标志是( D )。
A. dB.eC.iD.p28. 胶圈外径与腔室内径间隙不大于(A )mm。
A、2B、1.5C、129. 胶圈内经与电缆外径间隙不大于(C )mm。
A、0.5B、2C、130. 下列情况不属于失爆现象的是( D )。
A.隔爆结合面粗糙度达到12.5 B.弹簧垫圈没有压平C.密封圈没有完全套在电缆护套上 D.压盘式线嘴压紧电缆后的压扁量达到电缆直径的5%31. 一般规定( B )为安全电压。
A.50VB.36VC.12V32. 矿用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失去了( B )就是失爆A、防护性能B、耐爆性或隔爆型33. 防爆电器设备的总标志( B )安全标志MA.A、DB、EXC、ExdI34. 产生的机械伤痕,宽度与深度不大于0.5毫米;其长度应保证剩余无伤痕隔爆面有效长度小于规定长度的( C )。
A、1/3B、1/2C、2/3。
35. 密封圈材质用邵氏硬度(A)度的橡胶制造,并按规定进行老化处理。
A、45~55B、40~5536. 转盖式或插盖式隔爆接合面的宽度小于(B )mm,间隙大于0.5mm以上即为失爆。
A、15、B、25、C、3037. 电气间隙是指两个裸露导体之间的(B)空间距离。
A、平均B、最短C、最长38. 设置在水沟中的(C )接地极应用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制成。
A、辅助B、主C、局部39. 设置在其他就近潮湿处的局部接地极可用长度不小于(B)、直径不小于35mm的钢管制成。
A、1mB、1.5mC、2m40. 橡套电缆的接地芯线,除用做监测接地回路外,(A)兼做他用。
A、不得B、可以C、特殊时可以二、判断题1. 开车信号已发出和罐笼、人车没有停稳时,严禁上下。
(√)2. 禁止穿化纤衣服、饮酒后、身体带病入井。
(√)3. 认真执行巷道行走“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规定。
(√)4. 在采区巷道行走,通过一道风门后,必须随手关闭,严禁同时打开两道风门,以免造成风流短路,产生瓦斯积聚。
(√)5. 在采区巷道行走,通过一道风门后,必须随手关闭,可以同时打开两道风门。
(×)6. 通过弯道、交叉口、风门时,可随意通过,不注意来往车辆。
(×)7. 行车时可以行人。
(×)8. 不经检查,可随意进入盲巷、废巷。
(×)9. 过风门时,同时打开两道风门。
(×)10. 安全检查员可以不通过警戒人员就通过爆破警戒区域。
(×)11. 禁止在输送机道内行走,严禁在支护不全或顶、帮有问题的地方站立或休息。
(√)12. 禁止从有人工作的立体交叉巷道上面通过时不打招呼就通过。
(√)13. 禁止不敲帮问顶(√)14. 禁止进入无风工作面。
(√)15. 禁止在输送机道内行走,严禁在支护不全或顶、帮有问题的地方站立或休息。
(√)16. 在巷道行走时必须遵守“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规定。
(√)17. 通过弯道、交叉口、风门时,都应一停、二看、三通过,随时注意来往车辆。
(√)18. 携带火工品行走的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有关规定,保持一定的间距,中途可以逗留。
(×)19. 携带火工品的人员与其他人员混在一起行走。
(×)20. 通过弯道时走钢丝绳里侧。
(×)21. 禁止有人工作的立体交叉巷道上面通过,不打招呼就通过。
(√)22. 输送机不工作时,可以在输送机内行走。
(×)23. 行车时行人。
(×)24. 通过设有挡车栏,挡车门的地方,过后要随手关闭。
(√)25. 在采掘工作面行走时要时刻注意周围的支护情况,并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26. 采掘工作面因故障停风时,可以正常继续工作。
(×)27. 过风门时,可以同时打开两道风门或不关闭风门。
(×)28. 井下行走时,禁止进入盲巷、废巷,以免发生中毒或窒息。
(√)29. 已设置栅栏和挂有危险警告牌的巷道,禁止擅自进入。
(√)30. 行进中接近爆破警戒区域时,必须停止进行,听从警戒人员的指挥。
(√)31. 当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要迅速背朝爆炸冲击波传来的方向卧倒,脸朝上。
(×)32. 当发生火灾时,位于进风侧时,要沿火焰相反方向撤离;位于回风侧时,尽快进入进风或微风巷道撤退。
(√)33. 老空、老窑透水时,必须迅速佩戴自救器或用毛巾掩住口鼻,尽快撤离。
(√)34. 在佩戴自救器行走的过程中,当呼吸困难或感觉干热时,可以暂时取下自救器。
(×)35. 当发生骨折时,要用夹板或木板、竹片等将骨折处固定,避免部位移动。
(√)36. 当触电者,呼吸停止、心脏骤停时,没必要进行抢救。
(×)37. 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均可灭电器火灾。
(×)38. 携带长件器具行走时要注意力集中,避免碰伤人或触及电线等,尤其不能碰触电机车架空线。
(√)39. 无论乘车或行走时,若非紧急情况,不准任何人随意乱发各种紧急信号。
(√)40. 电气防爆检查工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持证上岗。
(V )41. 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入井。
(V )42. 井下电气设备停电后、开始工作前,要在设备附近10m内检查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低于1•0%以下时,方可用与供电电压相符的验电笔验电。
(X )43. 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
(V )44. 需打开隔爆外壳检查时,必须先测瓦斯,瓦斯浓度 1.5%以下时可以打开隔爆外壳,进行检查。
X)45. 当防爆电器检查工因故不能正常工作时,学徒工可以单独从事防爆检查工作.(X)46.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上的螺栓、螺母应有防松装置。
(V )47. 井下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欧姆。
(V )48. 电缆护套穿入进线嘴长度一般为5~15 mm。
( V )49. 防爆结合面出现直径不小于1mm,深度不大于2mm砂眼,在10mm宽的隔爆面不得超过2个。
(X )50. 井下通信,信号和控制等装置首先应采用本质安全型( V )51. 防爆电器设备不传爆的三要素是指隔爆面的间隙、宽度和粗糙度。
( V )52. 防爆电器设备外壳应无变形、无开焊、无锈蚀、托架无严重变形。
(V )53. 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检查应每月2次。
(X )54. 隔爆外壳因焊缝开焊、裂纹、严重变形长度超过50mm,同时凹凸深度超过5mm即为失爆。
( V)55. 电气设备停电检修时,必须将开关闭锁,挂上“有人工作,禁止送电”的警示牌,无人值班的地方必须派专人看管好停电的开关,以防他人送电。
(V)56. 在有瓦斯突出或瓦斯喷出危险的巷道内打开设备盖检查时,必须切断设备前级电源开关后再进行检查。
(V)57. 螺纹隔爆结构:螺纹精度不低于5级,螺距不小于0.7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