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观众不仅仅满足于在演播室中看到主持人的光辉形象,更要在现场看到主持人的精彩报道。
那么现场报道在新闻传播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目前的现场报道中又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如何理解现场编辑的重要性?怎样才能使现场报到更具现场感?本文将结合实践,对上述问题加以阐述。
Abstraction:With the immense development of the televis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 people's demand on TV news broadcaster and host is rising ,the audience will not be satisfied only by the "glorious" features of the host sitting in the studio ,the more they need is the report given by the host standing on the spot of the event .For the questions such as what important role does live report play in the communication ? What kind question can be found in the live report ? What is the importance of the live editing ? how to intensify the feeling of the spot? As a "freshman", I consulted vast related reference and together with my practical analysis , I gained many my point of view list below.关键词:现场编辑现场感Key word:live editing the feeling of the spot目录引子 (1)现场报道在现代新闻传播中的作用日渐凸显……………………………………1-2现场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2-3现场报道要有现场编辑意识………………………………………………………3-5现场报道中现场感的产生…………………………………………………………5-6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广播电视新闻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报道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观众不仅仅满足于在演播室中看到主持人的“光辉”形象,更要在现场看到主持人的精彩报道。
事实上,这也是目前一些有建树的主持人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有新闻的地方“我”在场。
对于现场报道的研究目前还没有现成的系统的理论,业内人士和专家也都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那么现场报道在新闻传播中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目前的现场报道中又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如何理解现场编辑的重要性?怎样才能使现场报道更具现场感?作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初探者”,我带着这样一些问题,在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学习实践中的思考,逐渐建立起了以下一些观点。
虽不成熟,但却是自己真实体验的总结,仅供各位师长考评指导。
一.现场报道在现代新闻传播中的作用日渐凸显“现场报道就是主持人在新闻事件现场手持话筒将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向观众做口头叙述,同时通过镜头展示现场动态和环境。
”①一般来讲,主持人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必须在现场口头完成,这也是发挥电视新闻优势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美国电视界认为,新闻节目主持人就是站在观众身边的记者,当重大事件发生时,新闻主持人应该站在新闻现场,以记者的身份调查,报道,评论。
告诉观众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这件事意味着什么。
当然由于我国的电视新闻起步比较晚,报道形式也受题材和内容的限制,现场报道采用的频率和具备的水平还很有限。
但近几年,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特别是随着《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栏目的相继出现和发展成熟,主持人的现场报道已经是比较普遍的一种报道形式了,我们注意到,在领导人出访,香港澳门回归,两会,三峡截流以及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现场报道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目前有些现场报道由于栏目不同,内容形式各异,报道水平也不尽如人意,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主持人在现场的口头报道,具有较强的纪实性,能使观众产生如临其境的参与感,同时,主持人作为新闻现场的目击者,向观众做口头报道,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信性,也树立了主持人的权威形象。
[FS:PAGE]典型的现场报道应该是主持人从头到尾在新闻现场活动,无论是开头介绍,中间采访,结尾处理都是现场的同期声而不是后期制作的合成声。
西方电视界还认为,好的现场报道不应过于简单,肤浅。
高标准的报道往往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其中包括新闻稿的精心写作。
现场报道对电视新闻主持人来说,是较高水准的报道形式,要求主持人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即席发挥的口语表达能力,简单的说就是播音员加记者的能力。
正像新闻调查的主持人王志所说:“在现场你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伪装,也没有任何捷径可行,只有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用自己的神情去把握,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否则就是失败的开始。
”②我国目前一些黄金栏目的主持人,在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后,都具备了较强的现场报道能力,像东方时空的几位总主持人,新闻调查的长江,董倩,王志等等,他们在一些大型报道中树立了自己的形象。
一些播音员出身的主持人,如康辉,胥午梅,章伟秋等也在积极的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未来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该也必须具备现场报到的能力,这已成了不争的事实。
二.现场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现场报道是新闻报道在经历了演播室口播,画面加解说的传统传播方式之后,新闻报道在形式上的一种突破,它满足了受众对于新闻事件,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权威性,参与性的进一步要求,主持人在现场活动可以把观众带进画面,带进现场,一起看,一起听。
但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精彩的现场报道往往能收到好的传播效果,而肤浅的,形式上的现场报道往往有画蛇添足之嫌,还不如画面加解说效果好。
当前,我国的新闻现场报道还处于探索阶段,电视屏幕上的现场口头报道主要是预知性的,突发事件比较少,而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口头报道应多用于正在发生的事件,因为这些事件往往最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在实践中,有些现场报道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1.形式单一。
有些主持人本身并不了解新闻报道的真正含义,只是出于形式的需要,为了出镜而出镜,为了现场而现场,套用万金油的语言,做一开头介绍,然后就从画面中消失了,这完全不能起到捕捉新闻“点”,连接事件的脉络,引导观众看,带领观众调查的效果。
充其量是起到了报幕员的作用,而这对于新闻报道是没有意义的。
其实现场报道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有介绍,访谈,评述,现场解说,座谈等等,只有充分利用这些手段,服务于报道内容,才能揭开笼罩在新闻事件本身与观众之间的隔膜,让新闻事件中的真人,真事,真情通过主持人的活动与观众面对面。
2.内容肤浅。
在有些节目中,做现场报道的主持人完全没有考虑到,在某一具体的事件中,观众到底想知道什么,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说话才能更加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只是泛泛带大家走一圈,结果却是一年辛苦半年粮,事倍功半。
观众看到的东西还是镜头里明摆着的。
前面我们谈到,好的口头报道是要经过精心准备的,虽然有些新闻来不及准备很长时间,但一定要有一个报道提纲,选准点位,在什么地方出镜,在这里要说些什么,不要全靠现场发挥,没有准备是不会有高水平的发挥的。
因为现场报道不能走马观花,否则你看到的和观众看到的是一样多的,要重在挖掘现场,否则你的活动就只是让观众看到了你,而没有完成“你让观众看到什么,你告诉观众什么”这一根本任务。
现场情况是相当复杂的,我们的主持人就是要面对这些复杂的情况使其简单化,有序化,清晰化。
3.编辑痕迹过重.现场报道一般要求在现场口头报道,一次完成,而有些现场报道的节目却表现出过重的编辑痕迹.比如,主持人的话不是现场的同期声而是后期配音,本该在现场出现的报道却明显看出是来后补拍的镜头,还有现场该问的没有问出来而在制作时加问话等等.这些都破坏了现场报道的现场感.有关现场报道的现场编辑意识和现场报道的现场感问题,将在接下来的两节中做较为详细的探讨。
[FS:PAGE]三.现场报道要有现场编辑意识我们常说,主持人要增强编辑意识,这是由主持人的工作性质决定的,主持人在现场报道中如何增强编辑意识?如何为看不见的观众进行"现场编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面对摄像机.当主持人进行现场报道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面对摄象机,必须设计自己怎样出画面,这些画面在屏幕上出现时,观众会产生什么样的印象.一般来说,现场报道必须在当时就进行"现场编辑",否则拍回的画面很难进行调整。
通常主持人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报道,第一个画面展现时就要入画,主持人开始入画的拍摄方式有这样几种:(1).直接将镜头对准主持人.第一个画面是主持人近景镜头,主持人站在固定位置上进行口头报道,然后镜头拉开或转移。
(2).拍摄全景.慢慢地推向主持人后镜头固定,主持人开始讲话,一般而言,主持人在远距离站立的位置上最好不开口讲话,因为会给观众造成声音上的距离感。
(3).拍摄中景.主持人慢慢走向镜头,位置是由后往前走,一般先站在一个地方,讲上几句话,然后边讲边向前走。
以上三种方法主要是从观众收视的角度来进行画面的"现场编辑"。
第一种多用于消息类的报道,后两种多用于专题类的报道.一般情况下,主持人第一个画面不要从侧面走进屏幕,如果要走动应该是从后往前走,而且不要走动太多,因为观众这時要注意听主持人在讲什么内容。
另外不要走走停停,要考虑到摄象机的活动。
2.面对现场环境主持人出现在现场是有特定的现场环境作衬托的,因此,对现场环境也要有所选择,同时要为观众进行"现场编辑"。
主持人要选择比较典型的现场环境,要设想观众通过屏幕对现场环境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主持人在现场报道的目的是为了体现现场感,怎样将观众带入现场?怎样才能使观众产生参与感?这样的问题必须在现场报道时进行考虑,主持人要考虑哪些问题可以通过画面来展示,哪些问题必须做口头叙述。
同时,脑子里应该浮现出现场环境画面和自己的口头叙述在电视屏幕上是一种什么样的构图形态,观众能够从中得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