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论中国服装业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策略作者:杨楠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刊名:商场现代化英文刊名:MARKET MODERNIZATION年,卷(期):2005,(31)被引用次数:2次1.Gini Stephen Frings Fashion from Consumer 19962.Lemon Katherine N;Roland T Rust;Valarie A Zeithaml.What Drives Customer Equity 20013.路长全软战争 20024.迈克尔·利维;巴顿·弗茨零售学精要 20005.白光品牌文化--中外品牌案例 20026.黄桂芝零售营销 19981.期刊论文郑鹏.刘庆华.王磊.郭秋娜.ZHENG Peng.LIU Qing-hua.WANG Lei.GUO Qiu-na从消费心理角度浅析服装业品牌构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7(2)从消费心理角度分析了品牌构建已成为服装业重要的营销策略,服装企业应当在掌握顾客消费心理的前提下,从服装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品牌宣传等方面构建服装品牌.2.学位论文顾聪妤宁波服装业贴牌生产现状及前景分析2007宁波服装业在中国服装史上有着辉煌的历史,它是红帮裁缝的发祥地,引领着男装和男士衬衫的潮流。
在宁波服装发展的近300年历史中出现了许多国内知名的大企业,如宁波申州织造集团,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贴牌生产基地,主要从事国外知名品牌的贴牌生产,中国男装领域的领军企业如宁波雅戈尔集团,宁波杉杉集团等等。
然而,近年来宁波服装业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宁波中小企业满足于眼前的短期利益只从事贴牌生产。
从长远来看,这将成为阻碍宁波服装业发展最大的观念上的障碍。
本文通过引用申州集团的案例,和对雅戈尔集团、杉杉集团在品牌国际化方面的比较,尝试着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察宁波服装业的现状,探讨宁波服装业的出路。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宁波服装业的概况。
介绍了宁波服装业的背景,定义了贴牌生产并简要回顾了其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通过对宁波四个服装大区鄞州区、宁海县、象山县和奉化市的介绍,阐释了宁波服装业贴牌生产和出口的现状。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贴牌生产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贴牌经营模式的三个特点、委托方和受托方采用贴牌经营方式的动机以及在经营活动中各自的地位。
借助宁波申州织造集团的案例,对贴牌经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申州集团背景、主要客户和重点产品的介绍,从委托方和受托方两个角度,分析了贴牌生产方式的优缺点。
第三部分提出了宁波服装业未来发展的两条出路:企业内部进行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走品牌国际化的道路。
基于对申州集团发展战略的探讨,’本文提出了作为只从事贴牌生产企业,要想在贴牌的基础上具有竞争力,进行内部结构和技术升级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对雅戈尔集团和杉杉集团在品牌国际化道路上的不同战略的比较,提出宁波服装企业在为国外品牌打工的同时,走自创品牌之路是宁波服装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四部分针对上一部分提到的品牌国际化战略,深入探讨了宁波服装企业在品牌国际化道路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应该引起企业重视的三个方面和在品牌国际化道路上建议采取的措施。
比如进军国际市场建议采用的宣传策略,企业内部的人才战略和当地政府在建设服装大市的过程中应该做好的工作等等。
总之,对宁波服装企业来说,不同的服装企业应该结合各自不同的特点,摆脱OEM模式的束缚,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3.期刊论文任宁.Ren Ning我国服装业奢侈品牌培育探析-山东纺织经济2009(4)我国服装业奢侈品牌的培育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积淀.要以培育服装自主品牌为基础,以推进服装品牌自主创新设计为支撑,以推动品牌营销为依托,以提升服装行业发展水平为目的,走政府推动、社会参与与企业主体相结合的自主品牌发展之路,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动服装产业自主品牌建设.本文通过例证分析,结合国际先进的品牌理论,对我国服装业品牌战略隐患进行揭示,并就此提出我国服装品牌发展需要改进或规避的策略建议.4.期刊论文王玉娟服装业品牌定位及延伸策略-商业时代2009(4)近年来,我国服装业出口遭受重创,原有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品牌竞争已成为服装企业竞争的核心,民族服装品牌建设刻不容缓.对于服装业来讲,品牌管理的三要素,即品牌名称、品牌定位和品牌延伸是企业品牌建设的关键.5.学位论文梁建芳对我国服装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与研究2003该文以服装产业为研究对象,结合产业结构的外部影响及制约因素,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首先,在分析现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对中国服装业国际竞争力作了理论界定.文中以波特的国际竞争力四阶段说为理论依据,通过回顾中国服装业对外发展所走过的历程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认为中国服装业尚处于第一阶段——要素驱动阶段;然后,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状况以及企业策略、结构和竞争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服装业的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服装业的贸易现状,从量和质两方面分析了中国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对其进行了国际比较.最后,以"实施品牌战略,全面提升中国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为突破口,分析了国内服装品牌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要提升中国服装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实行品牌专业化经营.最后,结合案例,分析并给出了服装业品牌专业化经营的建议,为服装企业实行品牌专业化经营提供参考依据.6.期刊论文陈孝仁服装业品牌定位及延伸策略-大众商务(投资版)2009(4)近年来,我国服装业出口遭受重创,原有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品牌竞争已成为服装企业竞争的核心.民族服装品牌建设刻不容缓.对于服装业来讲,品牌管理的三要素,即品牌名称、品牌定位和品牌延伸是企业品牌建设的关键.7.学位论文庄乐文加入WTO对我国服装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2002中国加入WTO,究竟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众口不一。
有人认为加入WTO,国门洞开,中国本国经济会被外来经济冲垮;有人认为入世就等于走上了一条铺满鲜花的路……。
其实,WTO是一把“双刃剑”,加入WTO,对中国服装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本文从我国服装业的现状分析入手,研究加入WTO对服装业的正面作用与负面影响,并就我国服装业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寻求发展的问题进行思考、探求应对入世的出路和对策。
文章分为三章:第一章通过大量资料和数据客观分析了中国服装业的现状。
我国服装行业已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具有雄厚的服装生产加工能力,是世界第一的服装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我国还是一个服装消费大国,13亿人口的服装消费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服装消费市场,服装产业前景广阔。
但是,中国服装业也存在着生产和出口结构不合理、出口国家和地区过度集中、缺乏知名品牌、高档面料大量依赖进口等诸多问题。
第二章论述了中国加入WTO后对服装业产生的正面作用与负面影响。
指出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因素。
关键是如何正视现实,发挥优势,克服劣势,趋利避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8.期刊论文钟安华.ZHONG An-hua关于后配额时代中国服装业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2)后配额时代的到来,给我国的服装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同时带来了重重壁垒.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和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二次设阻,我们必须加大产品、品牌、市场等方面的改造:从市场与消费者出发,促进产品准确定位;加强相关企业改造,提高服装质量;加强服装设计师与企业的深度联姻,注重设计师、产品、品牌的共同包装;加强企业与商业之间合作;加强国际合作,由挟洋品牌逐步过到自主品牌;加强IT投资,促进真正信息化.9.期刊论文刘长勇湖北省服装产业品牌战略研究-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6)湖北服装业是一个传统产业,其生产规模仅次于纺织和食品工业,是轻工业中的第三大产业,在全国同行业中也居前列."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为湖北服装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湖北服装业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湖北服装业的振兴,这是湖北省政府和服装企业共同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主要对湖北省服装品牌发展概况及特点进行了总结,从而发现了我省服装业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结构、创新、制度、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对策.10.学位论文吴柳熙品牌战略下服装业协同销售服务(CS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08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与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逐渐加强,品牌的价值愈显突出,市场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了品牌的竞争,品牌已经成为赢得顾客忠诚和企业求得长期生存与成长的关键。
与此同时,以信息产业为先导的新经济下,电子商务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契机,以互联网的普及为依托,在商业和贸易领域不仅深刻改变,甚至颠覆了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这些改变对现有的服务和消费模式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对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挑战。
本文结合对服装行业深入调查的结果,阐述了品牌的管理思想与策略,论证了结合电子商务来发展品牌是现代服装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定义品牌竞争力支撑模型。
同时借鉴ERP,DRP,CRM的理念与设计,提出基于品牌战略的服装业协同销售服务(Cooperative SalesService,简称CSS)的管理策略,实现从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依靠低廉成本,低价销售占领市场的经营模式到以客户为中心,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优质服务和一流管理来提升品牌竞争力的战略转变。
基于品牌战略的服装业协同销售服务以提升品牌为核心目标,将消费者、商店、以及企业等通过销售和服务环节进行融合并统一计划和管理,实现以便捷销售、个性化服务和高效管理等方式提升品牌的目标。
根据CSS的管理模式和软件工程的流程,本文还对企业进行深入的需求分析,设计科学合理的数据模型,采用具有安全可靠,维护方便,功能拓展容易等优点的N层架构开发CSS系统,完成了企业管理子系统,商店B2C销售平台,客户服务平台等CSS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既有企业和商店之间B2B的模式,也有商店和消费者之间B2C的模式。
其中,企业管理子系统负责品牌企业端的商品基础信息管理、处理企业和商店之间的业务来往以及来自客户服务平台的信息等;商店B2C销售平台的功能包括商店门户、实现网络销售等;客户服务平台是为贯彻品牌服务理念而建设的服务性平台,主要是负责为客户提供信息订阅,客户关怀等一系列个性化服务及商品验证,商品评价等公众功能。
1.黄陈鹏浅析品牌服装营销[期刊论文]-现代商业 2008(15)2.苏怀言.吴基作服装品牌营销质量的诊断脉络[期刊论文]-山东纺织经济 2007(4)本文链接:/Periodical_scxdh200531106.aspx授权使用:浙江台州学院(wftzxy),授权号:734f9d66-6fc6-4741-81c9-9ef100db68b1下载时间:2011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