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峰林场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调查与思考摘要:文章叙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高峰林场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发展现状及发展模式,指出目前还存在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管理水平低、资金不足等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下一步林场林下经济发展规划。
关键词:广西高峰林场;林下经济;现状调查;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149-2
林下经济是近几年在农业生产领域涌现出的新生事物,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近几年来,随着广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已成为一种解决林农就业、促进林农增收的有效途径。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是全国首批十佳林场、中国纤维板行业百强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林场经营总面积135万亩,森林蓄积量38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6.5%。
2012年造林19万亩,木材生产61万立方米,人造板产量53万立方米,实现总产值25亿元,综合实力在全区林业系统中排名第一,在业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1 高峰林场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
高峰林场作为广西的大型国有林场及重点林区,发展林下经济
在资源优势、自然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等方面都十分明显,用以开发林下经济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前景非常广阔。
1.1 森林资源丰富
高峰林场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有林面积达100万亩,其中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达到40多万亩,加上地处亚热带和南亚热带,雨热同季,资源充沛,生物多样性丰富,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足够的建设空间。
1.2 林区紧邻城市边沿
高峰林场经营的林地中,有28万亩紧邻南宁市城市边沿,发展林下种植、林下生态养殖等各类林下经济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3 交通便捷
高峰林场在地理位置上东与市场购买力巨大的广东、港、澳相邻,南接地缘战略重要的东盟国家,林场林区内道路四通八达,路网分布广、密度大,林区内包括社会公路、林区便道等在内总长度已达到3000公里,分场各主要道路已基本实现水泥硬化,出行极为便利。
2 高峰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高峰林场紧跟广西林业发展改革步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
根据林场下属各个分场不同的区位优势及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开发林下经济不同模式,实现林地的长短效益,增加林地的附加值。
目前,林场已发展林下经济3800多亩,年产值1370万
元,涉及职工360多户近600人,仅林下经济一项,职工年均纯收入8400多元。
林下经济产业初具规模,形式多样。
2.1 林下养殖
在林下养殖方面,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和林阴空间,发展畜牧业、渔业,走绿色环保的特色养殖之路,目前采用的主要有林禽模式、林畜模式、林渔模式等。
其中:林禽模式有830亩,养殖品种为鸡、鸭、鸽等,年饲养量14万只,主要分布在二塘分场、银岭分场、平甫分场、界牌分场等靠近南宁市区、交通便利的分场。
林畜模式有300余亩,养殖品种为猪、牛、羊等,年饲养量5000头(只),主要分布在银岭分场、平甫分场、二塘分场。
林渔模式有1300多亩,年养殖产量100吨,分布在场内下属12个分场。
2.2 林下产品加工
在林下产品加工方面,利用林区小气候优势,发展竹笋加工业。
通过种植笋材两用竹,将采收回的新鲜竹笋直接销售或进一步加工后销售,增加产品附加值。
目前种植的笋材两用竹品种主要为八渡竹、吊丝球竹、麻竹等,种植面积1200亩,年加工竹笋600吨,主要集中在银岭分场。
2.3 森林休闲旅游
在森林旅游方面,利用林场优越的生态环境及靠近首府南宁市交通便利等优势,建立休闲山庄,发展短途旅游,吸引南宁市民通过自驾游等方式前往林区山庄进行形式多样的休闲娱乐一日游。
目前已建的森林休闲山庄有4个,涉及林地面积200亩,主要分布在
银岭分场、长客分场、界牌分场。
3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1 规模小
林下养殖缺少饲养大户,存栏量不大,难以形成规模优势。
3.2 市场化程度低
由于市场信息来源缺乏准确权威,职工在种养品种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产品的销售大多只能坐等经销商上门收购或市场零售,效益得不到很好保障。
3.3 管理水平低
在种养过程中尤其是在养殖方面,大多数职工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对科学养殖技术掌握不够,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3.4 资金不足
由于职工自营经济林地本身正处在投入期阶段,职工缺乏外来资金的扶持,无法扩大种养规模,缺乏发展后劲。
4 下步发展重点和方向
根据广西区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积极做好市场调研、宣传发动,引导、帮助职工发展林下经济,解决职工就业,增加收入。
在“十二五”期内,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加快高峰林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建设步伐。
4.1 紧跟市场需求步伐,选育乡土珍贵树种优质苗木
近几年来,广西正全面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村屯
绿化工程,大力推广乡土珍贵树种、绿化苗木种植。
十二五期间,广西计划新造珍贵树种面积150万亩以上,高峰林场乡土珍贵树种面积也要达到2万亩以上,而苗木的缺乏则制约了广西加快发展珍贵树种种植的步伐,可见,培育优良珍贵树种苗木潜力巨大。
在充分利用高峰林场自身林地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林场积极引导职工,在林间空隙、职工自营经济林地上规划培育乡土珍贵树种苗木、绿化苗木等1000亩,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年产苗量可达到800
万株以上,既可满足林场自身的苗木需求,还能为社会提供大量优质珍贵树种苗木,为广西顺利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提供保障。
既解决了职工就业问题,又增加了职工收入。
4.2 与知名企业合作,科学引进“公司+农户”生态养殖模式
利用林场生态环境及交通便利等优势,引进一些大型的养殖公司或农产品加工公司,共同合作建立“公司+农户”生态养殖模式,形成养鱼、养鸡、养鸭等多种养殖的规模化经营。
广西华兴集团有限公司是广西政府招商引资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年屠宰肉鸭5000多万羽,是国内较大规模的专业肉鸭屠宰加工基地。
该公司屠宰加工车间紧靠高峰林场,目前,林场已与该公司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依托林场良好的林下环境优势和地理优势,同时借助华兴集团先进的现代养殖技术优势、雄厚的资金优势和强大的市场优势,共同投资开发林下水鸭旱养科技示范基地。
示范基地的建设,既可做大做强林场的林下经济产业,又能很好地解决职工缺乏技术、资金不足等问题,还能确保产品的销售,发展前景可期。
4.3 精心培育与规划,打造南宁市城北山脉森林生态特色游
南宁市东面和北面有约10万亩的连片山脉属高峰林场经营的林地,现林地上生长着马尾松、杉木、红锥、灰木莲、降香黄檀、八角、玉桂等各式各样的林木,林下植被繁密,生物多样性丰富,林区内铺设有多条水泥道路,可谓林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为充分利用好这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发挥森林生态功能,可对部分林相逐步进行适当改造,重新规划成珍贵树种、水源林、观赏林、大径材林、生态景观林和科普示范林等多个园区,增建若干个特色森林休闲山庄,每个分场开发出一条或多条森林绿色生态一日游线路,吸引游客到林区游玩,发展并打造南宁市城北山脉森林生态特色旅游,为广西旅游开辟一条生态的、绿色的特色之旅。
4.4 全方位积极配合,全力做好林下经济服务工作
在确保职工管护好自营经济林地相关工作任务的前提下,林场积极引导职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在技术方面,组织相关专家到场给职工进行科技讲座、技术培训等,为职工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在资金方面,积极为职工申请小额农业贷款,解决职工资金不足的问题。
在产销服务方面,及时提供市场信息,让职工在第一时间了解更多的市场信息,帮助职工最大限度地避开市场风险,使林下经济种(养)得好、卖得出、效益高。
参考文献
[1] 何鹏力,等.宁夏林下经济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宁夏林业通讯杂志,2012年第01期.
[2] 广西区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2010.
作者简介:马利菠(1969-),女,广西武鸣人,就职于广西高峰林场,研究方向:森林经营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