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培养-开题报告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培养-开题报告

[5]曾繁仁,高旭东。审美教育新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
[6]杨维民.从绘画中心思想问题看艺术教育的缺失[N].美术报,2011-01-17.
[7]阎光奇.让美育走进校园[J].美术界,2003(8):57.
[8]田艳华,《创新小学美术教学》,[J]. 陕西教育 2005年第七期
[9]陈农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年6月第一版
[1]曹建林.在现代艺术和民间艺术的结合点上探求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J]. 前沿论坛,2003,3.
[2]张全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现代教育科学,2004,10:68-69.
[3]陈朝峰.招贴画设计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 小学各科教与学,2002,7:48-49.
[4]曾雪媚.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有创造力[J]. 基础教育研究,2006,11:48-49.
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开阔视野、发展想象、探究技法、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目。纵观现行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央的“一旁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难以吊起学生的学习“胃口”,教学中重视审美结果的获得,忽视审美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融入,难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能力,影响了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情。为了改变这—现状,对美术教学进行实践性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立足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开发和培养。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培养
题目类型
囗 理论研究 囗 应用研究 囗 设计开发 囗 其他
命题来源
囗教师命题囗学生自主命题囗教师科研课题
拟完成时间
20年 月 日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不少于300字)
教育的目的是要开发学生的智力以及各种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教育是一项重要任务,他担当着开发学生想象力以及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重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新思维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
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创造性思维的概述
2、当前小学生美术教育的现状及特点
3、小学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
4、小学生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三、研究方法和手段
调查法:有目的有计划的搜集相关资料,并对现实状况和历史状况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观察法:根据论文写作核心,仔细观察和研究提纲,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和阐释写作目标。
新的教育理念正在兴起,它不仅重视教师教材的作用,而更重视学生自我的作用;不仅重视理论,而更重视实践;不仅重视基础,而更重视创新。
文献研究法:根据此次论文的研究目的,通过调查相关文献获得资料,从而全面正确的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
功能分析法:分析研究创新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满足少儿教育中的创新教学需要。
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际生活中美术教育的状况,进行归纳与分析,系统地整理过后形成经验,从而为论据的提出做准备。
四、参考文献目录(作者、书名或论文(设计)题目、出版社或刊号、出版年月或出版期号)
小学美术教育是促进儿童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表达其内心想法的主要方式。他以教学为手段,通过学习绘画、手工制作等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内心,以反映其情感认识的发展及个性的特征,同时进一步实现学生心智的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教育功能。创造性思维是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标就是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养成敢于创新、敢于不断完善自我的精神,并且在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列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0]罗恩菲德(著),王德育(译),《创造与心智的成长》,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3月第二版
五、文献综述(在对选题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或调查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动态等内容进行综述,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不少于700字)
美术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门类,有着它独特的体系,我们不能从单纯意义上的绘画概念来理解和对待,因为美学的社会功能直接影响到文学、政治、经济、科学等各个领域,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内在品质。没有美学知识,很可能文学家放过了一个精彩的构思,政治家失去走一个闪光的点子,科学家丢掉了一个美丽的幻想。没有美学知识,企业家可能使一个好的形象设计闪过视线,使一个新颖的广告策划与其失之交臂,整个社会将变得苍白和没有魅力,所以,美术教育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绝不可少的一课。
在中小学美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尽管相对前几年有所改善,但状况仍不容乐观,城市中学还有一些高校毕业的专业美术教师,小学几乎全部是“师范”毕业的兼职教员,而农村中小学基本是空白。而且,这些教师中很大一部分人是既没有在理论上上升到美学教育的高度,在实践上又没有较强的实际美术创作和教学能力。所以,中小学生普遍无法受到系统的美术教育,因而缺乏较好的审美意思和创新能力。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设计)提纲,不少于500字)
此次研究的目标是关于当代美术教育中小学美术教育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培养的问题。创造性思维可以理解为思维的发散和创新,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解决问题时的独特性和新颖性,而所谓的美术创造性思维即指人们在美术作品的创作及相关问题的思考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思维形式。小学阶段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是利用学生思维活跃的优势,激发其发散性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作意识,并促使他们学会将这种能力广泛的运用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美术学科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小学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快速长成阶段,此时的教育方法与教育理念对其一生有着延续性的影响。美术本身就是一门创造性的学科,小学的美术教育,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不仅要鼓励学生不断寻求新的创作灵感,还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动手能力,让课堂掌握在孩子们手中。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只是教出会模仿的孩子而不能激发孩子无穷的想象力,在美术教育创新方面,我们需要做的更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