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科创板持续监管及资本运作要点总结
科创板持续监管及资本运作要点总结
第二,更加市场化的并购重组及再融资制度
• 科创板并购重组涉及发行股票的,实行注册制,由上交所 审核通过后报中国证监会注册,实施程序更为高效便捷。
• 要求科创板公司的并购重组应当围绕主业展开,标的资产 应当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具有协同效应,严格限制通过并 购重组“炒壳”“卖壳”。
持续监管
第三,更加合理的股份减持制度
●质押比例高的股东,需要全面披露质押股份的基本情况、质押金额的用途、 自身财务状况、控股股东发生质押对控制权的影响等。
强化行业信息披露 突出经营风险披露
●通过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披露行业发展状况及技术趋势、公司经营模式 及竞争力、研发团队、投入等重要信息。 ●强调了公司进入新行业或主营业务发生变更的专项披露要求。
第六部分 合规信息化
合规生态 合规业务视图
持续监管总体要求
第一,更有针对性的信息披露制度
• 强化行业信息、核心技术、经营风险、公司治理、 业绩波动等事项的信息披露;
• 信息披露量化指标、披露时点、披露方式、暂缓豁 免披露商业敏感信息、非交易时间对外发布重大信 息等方面,作出更具弹性的制度安排。
第四,更加严格的保荐机构持续督导职责
• 延长持续督导期。 • 细化对于上市公司重大异常情况的督导和信息披露责任。
目录
第一部分 市场概览
第二部分 上市公司监管动向
加强信息披露监管,推动事后监管 完善监管体系
2 信息披露制度 加大处罚力度 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 持股行权试点工作,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第六部分 合规信息化
合规生态 合规业务视图
科创板信息披露原则(一)
“新三性”
充分性
重点关注发行上市申请文件披露的内容是否包含对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有 重大影响的信息,披露程度是否达到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所必需的水平。 包括但不限于是否充分、全面披露发行人业务、技术、财务、公司治理、 投资者保护等方面的信息以及本次发行的情况和对发行人的影响,是否充 分揭示可能对发行人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所有因素等。
• 解读:从投资者立场出发”的审核理念,是重大的进步。特别是“可理解性”,这是公开主义理念需要克 服的问题之一,即信息过载、过度披露的问题,此次改革中已给予充分的提前考虑。
科创板信息披露制度优化
确立了信息披露的基本规范 并且增加了股权质押高风险
情形的披露
●强调了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的“五大基本原则”。
业绩预告类型
上交所
深主板
中小板
创业板
科创板
一季度业绩预告 无强制要求
不应晚于报告期 当年的4月15日
最迟不得晚于3月31日, 在3月底前披露年度报告 的公司,最迟应与年度 报告同时披露第一季度 业绩预告
年度报告预约披露时间在3 月31日之前(含)的,应 当最晚在披露年度报告的 同时,披露下一年度第一 季度业绩预告;年度报告 预约披露时间在4月份的, 应当在4月10日之前披露第 一季度业绩预告
真实性 准确性 完整性
科创板信息披露原则(二)
•“新三性”与“老三性”关系:
一方面,“老三性”是对发行上市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发行人 应当保证“老三性”,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承担把关责任。
另一方面,“新三性”与“老三性”之间是方式和目的、手段和结 果的关系,交易所通过“新三性”审核促进“老三性”。在发行上 市审核中,交易所将以信息披露为中心,从投资者立场出发,以 “新三性”为抓手和切入点,开展信息披露审核问询。
窗口期交易
1 持续监管总体要求 加大处罚力度 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
短线交易 操纵市场
持股行权试点工作,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第五部分 合规创造价值
第三部分 监管案例
先行赔付案例
上市公司市值增长情况 合规创造价值
“铁公鸡”、“高送转”、“超比例减持” 现象 因行政处罚导致的民事诉讼 并购重组业绩承诺 并购重组大检查
无强制要求
半年度业绩预告 无强制要求
不应晚于报告期 在第一季度报告中同时 不应晚于报告期当年的7月 无强制要求
当年的7月15日 披露
15日
三季度业绩预告 无强制要求
• 配套规则对科创企业股份减持作出了更有针对性的安排: 一是保持控制权和技术团队稳定; 二是对尚未盈利公司股东减持作出梯度安排。 三更合理的减持制度; 四是强化减持信息披露。
第五,更加严格的退市标准
• 在科创板退市制度的设计中,充分借鉴已 有的退市实践,重点从标准、程序和执行 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范。
●对于科创类的上市公司日常经营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重大经营风险, 提出了一些对应的披露要求。
优化重大交易与关联交 易的披露与决策程序
●未盈利企业重大交易豁免适用利润类指标。
●适度扩展了关联人的认定范围,对披露及审议指标进行了适当调整, 将成交金额/净资产指标调整为成交金额/总资产或者市值。
信息披露制度-业绩预告披露时间对比
科创板持续监管及资本运作要点总结
01 持续监管总体要求 02 信息披露制度 03 并购重组 04 股份减持 05 持续督导制度 06 严格退市制度
目录
第一部分 市场概览
第四部分 上市公司违规处罚案例
第二部分 上Leabharlann 公司监管动向发行欺诈 信息披露违法
加强信息披露监管,推动事后监管
内幕交易
完善监管体系
第三部分 监管案例
先行赔付案例 “铁公鸡”、“高送转”、“超比例减持” 现象 因行政处罚导致的民事诉讼 并购重组业绩承诺 并购重组大检查
第四部分 上市公司违规处罚案例
发行欺诈 信息披露违法 内幕交易 窗口期交易 短线交易 操纵市场
第五部分 合规创造价值
上市公司市值增长情况 合规创造价值
一致性
重点关注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内容是否前后一致、是否具有内在逻辑性。 包括但不限于财务数据之间是否具有合理的勾稽关系、非财务信息之间是 否存在矛盾、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能否相互印证、能否对与同行业公司 存在的重大差异作出合理解释等事项。
“老三性”
可理解性
重点关注发行上市申请文件披露的内容是否简明易懂,是否便于一般投资 者阅读和理解。包括但不限于是否使用浅白语言,是否简明扼要、重点突 出、逻辑清晰,是否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披露,是否采 用直观、准确、易于理解的披露形式等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