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波谱习题及答案分析
A. 0.124 eV; B. 12.4 eV; C. 124 eV; D. 1.24×105 eV
8. 下列四种波数的电磁辐射,哪一个属于可见区?(B) A. 2.0×105 cm-1; B. 980 cm-1;
C. 2.0 cm-1; D. 50.0 cm-1 9. 可见光的能量是在下列那个范围内?(D)
11. 波谱分析法通常获得其他分析方法不能获得的那些信息? (B) A. 组成信息; B. 原子或分子结构信息; C. 化合物存在形态; D. 化合物极性大小
12. 激光拉曼光谱属于(D) A. 吸收光谱; B. 发射光谱; C. 原子光谱; D. 分子光谱
13. 有机波谱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法的主要不足是(B) A. 样品用量大; B. 相对误差大; C. 选择性差; D. 重现性低
3.可见光区、紫外光区、红外光区、无线电波区四个电磁波 区域中,能量最大和最小的区域分别是(A) A. 紫外光区和无线电波区; B. 紫外光区和红外光区; C. 红外光区和无线电波区; D. 可见光区和红外光区
4. 频率为1×107 MHz的电磁辐射是处在哪一个光区(A) A. 红外光区; B. 紫外光区; C. 无线电波区;D. 可见光区
A. GC-MS; B. LC-MS; C. ICP-MS; D. GC-IR 19. 下列那种简写代表核磁共振波谱?(B)
A. UV; B. NMR; C. IR; D. MS 20. 下列有机波谱分析法中,哪种谱图的横轴不表示光或电磁
波的能量?(D) A. 紫外-可见光谱; B. 红外吸收光谱; C. 核磁共振波谱; D. 质谱
14.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于(B) A. 原子次外层电子在不同能级间的跃迁; B. 原子外层电子在不同能级间的跃迁; C. 原子内层电子在不同能级间的跃迁; D. 原子外层电子的振动和转动;
15.有机波谱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法的主要特点是(D) A. 分析速度快但重现性低,样品用量少但选择性不高; B. 灵敏度高但重现性低,选择性高但样品用量大; C. 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准确度高; D. 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样品用量少,选
A. 1.24×104~1.24×106 eV; B. 143~71 eV; C. 6.2~3.1 eV; D. 3.1~1.7 eV 10. 波谱分析法与其它分析法不同点在于波谱分析法涉及 (D) A. 试样通过需要处理以消除干扰组分; B. 光电效应; C. 复杂组分的分离和两相分配; D.辐射光与试样间的 相互作用于能级的跃迁
的发光性质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属于发射光谱分 析。(√)
6. 根据Franck-condon原理,在电子能级发生跃迁 时,必然伴随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变化。(√)
7. 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是有机 结构分析的四种主要有机波谱分析方法,合称为 四大谱。(√)
8. 电磁波的波长越长,能量越大。(×) 9. 有机波谱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15.ICP可用于测定F、Cl、Br、C、N、H、 O、S等非金属元素。(×)
二、单选题
1. 光或电磁波的二象性是指(D) A. 电磁波是由电矢量和磁矢量组成; B.电磁波辐射具有 波动性和电磁性; C. 电磁波辐射具有微粒性和光电效应; D. 电磁波辐射具 有波动性和微粒性;
2. 光量子的能量与电磁辐射哪一个物理量成正比(A) A. 频率; B. 波长; C. 周期; D. 强度
24. 对各种氨基酸的分析,最有效的方法是(D) A. 紫外吸收光谱; B. 红外光谱; C. 气相色谱; D. 高效液相色谱
2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有如下特点, 其中错误的是(C) A. 动态范围宽,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可达105~106; B.基体效应比较低,较易建立分析方法; C. 只能进行单元素测定; D. 精密度好
5. 有机化合物成健电子的能级间隔越小,受激跃迁时吸收电磁 波的(C) A. 能量越大; B.波数越大; C. 波长越长; D.频率越高
6. 分析化学发生第二次变革的时代是(C) A. 20世纪初; B. 20世纪20年代; C. 20世纪40年代;D. 20世纪末
7. 波长为0.0100 nm的电磁波能量是多少eV? (1 eV = 1.602×10-19 J)(D)
择性高
16. 下列分析方法不属于分子光谱的是(D) A. 红外吸收光谱; B. 分子荧光光谱; C. 核磁共振波谱; D. X射线荧光光谱
17. 下列分析方法属于发射光谱的是(B) A. 紫外-可见光谱;B. 分子荧光光谱; C. 核磁共振波谱; D. 质谱
18. 下列那种简写代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C)
21. 下列不是吸收光谱的是(D)
A. AAS; B. IR;
C. NMR; D. AES 22. 下列测试方法在测试过程中必须要破坏样品结构的是
(C) A. 红外光谱; B. 核磁共振波谱; C. 有机质谱; D. 分子发光光谱
23. 下列两种方法同属于吸收光谱的是(D) A. 原子发射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 B. 原子发射光谱和红外吸收光谱; C. 红外光谱和质谱; D. 原子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谱
要比化学分析法高得多。(×)
10. 一般讲,分子光谱远比原子光谱复杂,原子光 谱通常为线状光谱,而分子光谱为带状光谱。(√)
11. 吸收定律偏离线性完全是由仪器因素引起 的。(×)
12. 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频率 越大。(× )
13. 分子光谱是由电子的发射而产生的。(×)
14. 分子荧光也叫二次光,都属于吸收光谱的 范围。(×)
思考题答案
一、判断题 1. 现代分析化学的任务是测定物质的含量。(×) 2. 测定某有机化合物中C、H、O、N元素含量的方
法属于定性分析。(×) 3. 测定某有机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羰基属于有机结构
分析。(√) 4. 利用物质吸收光或电磁波的性质建立起来的分析
方法属于吸收光谱分析。( √ ) 5. 物质被激发后,利用物质跃迁至低能态或基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