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焊工专业短期培训教学大纲
本专业面向焊接行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与焊接技术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掌握中级焊接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劳动保护与焊接安全必备知识,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焊接基本操作方法,掌握焊接质量控制,掌握焊接缺陷防止与焊接质量控制基本方法的中级焊接人才。
本计划是按照校企合作分段式培养“双元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和课程安排的。
在专业课的教学安排上,理论教学和实操技能训练学时比例一般应掌握在1:2。
“双元制”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上讲究广而浅,专业技能教学上要求熟而精,学生毕业后具备“一广三强”的特点,即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和应变能力强。
专业优势与特点
本专业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课程设置是按照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讨论确定,按照"工学结合"模式进行实验实训教学,使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前,就获得职业技能的基本训练。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以机械行业职业岗位能力,素质要求,结合职业资格标准,以企业工作过程为依据,以能力为主线,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学校与企业共同构建课程体系,课程内容。
建立能满足专业教学,技能培养,职业培训及保证学生顶岗实习半年以上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以生产育人理念为指导,全面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与机械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完成5门核心技能课程和2门重点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参照岗位职业要求,技术规范,编写专业教学,技能培养,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双证融通的专业课程教材,完善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有机结合。
课程开发的途径
按照“以就业及国防建设的需要为导向设置课程”的原则,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企业规范,行业和企业的特点与需求,对开设课程及内容进行整合,审查机械焊工专业所设课程,广
泛和深层次地开展工学结合,产学合作的专业特色建设,实现课程体系的改革。
课程体系基本结构
主要课程名称:机械制图、焊接电工学、焊接工工艺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电焊。
其他课程
岗位技能培训
顶岗实习
课程建设
企业规范和新技术融入到专业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标准和技能要求,与行业专家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编写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教材。
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的有机融合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充分利用实验,实训教学条件,融“教,学,练,做”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充分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条件,根据标准,采用规范的方法进行实训操作,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以就业单位需求为中心,校企共同指导,实现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教学评价体系建设
根据课程标准和职业能力培训大纲,重点突出职业岗位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理论测试重点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验,实训要建立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和管理办法;顶岗实习,要完善现有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建立校企双向考核的评价机制,提高顶岗实习效果。
通过学生顶岗实习经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资源库建设
建立以《焊工基础》、《电焊工工艺学》、《电焊》、《机械制图》等几门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实现专业教师辅助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和专业技能认证等功能。
资源库建设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课件,实践教学文件,理论考试,实践能力考核和专业教学资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