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
一、教学理论部分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问题)
1、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2、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中规定小学信息技术技术内容有几个模块?那些是必学部分?那些是选学部分?
3、任务驱动教学中,设置任务要考虑哪些因素?
4、在信息技术教学,如何使用教材?
5、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6、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为何建立有效的学习共同体?
7、举例说明,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如何利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教学?
8、举例说明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与动作技能的发展?
9、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0、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学准备策略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11、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哪几种教学评价策略?
12、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电子档案袋(包、文件夹)的方法?
13、简述在数字化的学习三要素?
14、信息化学习环境有哪几方面的特性?
15、信息化学习资源有哪些特点?
16、信息化的学习方式有哪些特点?
17、网上教学资源有哪几种类型?
(学校网络环境建设问题)
18、如何设计一体化的信息技术校园环境?(FTP、校园网络、视频点播、电子课件点播)
19、请你设想一下,如何用FTP手段实现校园内教育资源的共享?
20、请你设想一下,如何用班级网页实现班级内课堂教学的补充?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
21、在网络和信息技术及大发展的今天,为什么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手段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2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什么?
2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教学策略是什么?
2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哪三种模式?
(信息技术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问题)
25、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6、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二者有什么关系?
27、简述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计教学流程。
28、研究性学习中课题的目标定位在哪里?选题的教学策略?
29、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30、在信息技术课中的研究性问题,教学目标应该重点放到什么方面?
31、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主题研究性学习(webquert)的教学设计包括哪几部分?请你例举一个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说明webquert(基于网络学习环境下的主题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步骤。
32、用框图的形式描述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33、请分析说明在研究性学习中,师生的角色定位是什么?
34、网络是把“双刃剑”,如何理解在使用INTERNET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中教师“把关人”的作用?
(新课程理论)
35、建构主义有哪四方面的核心要素?
36、新课程学生的学习方式较传统教学方式有哪些变化?
37、我国现行的课程体系中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其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属于地方课程范畴。
请你结合当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分析一下信息技术学科作为地方课程的合理性。
38、在新课程改革中为什么强调综合课程的重要性?
39、如何理解新课程中的三维目标?
40、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还是课程创造与开发的过程?
41、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42、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43、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变化?
44、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45、简单描述多元智能理论及多元智能理论在个性化教学中的应用。
46、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47、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48、用新课程的思想,阐述教学结构诸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之间关系?
49、请你说一说传统教学中与新课程教学中,媒体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什么不同?
50、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有哪些方法?
51、如何理解“要让学生有一盆水的知识,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找水吃的方法”?(或者是如何理解教学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52、如何理解“学校最重要的目标时促进学生有目地的学习,帮助学生成为独立的自律的学习者”?
(教学理论)
53、如何理解“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54、教学设计中一般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简述)
55、分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异同?
56、什么是“最近发展区”?简述“最近发展区”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57、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包括哪些内容?如何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58、中国古代学者关于学习过程的理论主要有二阶段论(学、行)、三阶段论(学、行、思)、四阶段论(学、思、行、习)和五阶段论(学、问、思、辩、行),
其中五阶段论最为典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请解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含义。
59、请回答“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都由谁?他们的主张是什么?
60、简单介绍杜威及其在教学中的主张。
二、技术应用部分(此部分为复习范围)
1、计算机硬件及外设的使用与维护方面的问题。
2、计算机操作系统方面的问题。
3、常用的办公自动化软件方面的问题。
4、局域网、校园网建设、维护及管理方面的问题。
5、常用软件的使用方面的问题。
三、教材及教学设计部分
此部分要求教师熟悉教材,能够熟练地设计教案或教学设计;结合教材的内容(《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所规定的教学模块的内容)熟练地创作电子作品。
(为复赛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