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章 物质结构-原子结构习题

第4章 物质结构-原子结构习题

第4章原子结构习题目录一判断题;二选择题;三填空题;四回答问题一判断题1 原子轨道就是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轨道,这与宏观物体运动轨道的含义相同。

()。

2以电子概率(几率)密度表示的空间图象即为原子轨道,波函数的空间图象即为电子云。

()3电子云是核外电子分布概率(几率)密度的空间图象。

()4波函数ψ表明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动性,其数值可大于零也可小于零,∣ψ∣2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几率)密度。

()5原子核外每一电子层最多可容纳2n2个电子,所以元素周期系第五周期有50种元素。

()6原子序数为37的元素,其原子中价电子的四个量子数应为5,0,0,+12(或-12)。

()7对多电子原子来说,其原子能级顺序为E(ns)<E(np)<E(nd)<E(nf)。

()8鲍林(Pauling)能级图表明了原子能级随原子序数而发生的变化。

()9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能级越高,它与原子核的距离就越远。

因为E(1s)<E(2s),所以任何时候1s电子比2s电子靠近原子核。

()10对氢原子来说,其原子能级顺序为1s<2s<2p<3s<3p<4s<3d。

()11原子序数为33的元素,其原子核外M亚层的电子数是23。

........................()12某元素的原子处在基态时,3d亚层有2个电子,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

()13价电子为ns2的元素都是碱土金属。

()14 s区元素的原子最后填充的是ns电子,次外层的各亚层则均已充满电子。

()15 p区元素的原子最后填充的是np电子,因ns轨道都已充满,故都是非金属元素。

()16 d区元素(ⅢB~Ⅷ族)的原子,一般在(n-1)d亚层中电子数不同,而最外层多数具有ns2的构型,所以都是金属元素。

()17 ds区元素的原子价层电子构型均为(n-1)d10ns1-2,都是金属元素。

()18 f区元素原子主要在(n-2)f亚层中电子数目不同,外层及次外层则相差不多,所以同一周期的f区元素之间表现出相似的化学性质。

()19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的元素氧化值只能是+1。

()20元素的电离能越小,其金属性越弱。

()21从Cr和Mn的第二电离能相比较可知,Cr的第二电离能大于Mn的第二电离能,可以推测Cr的价电子排布为3d54s1,Mn的价电子排布为3d54s2。

类似的情况在Cu与Zn,Mo与Tc之间也存在。

()22从Cr和Mn的第二电离能相比较可知,Cr的第二电离能大于Mn的第二电离能,可以推测Cr的价电子排布为3d54s1,Mn的价电子排布为3d54s2。

类似的情况在Cu与Zn,Mo与Tc之间也存在。

()23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故其电子亲和能最大。

()24 O(g)+2e-→O2-(g),∆r H=-639kJ·mol-1,即氧的电子亲和能为639kJ·mol-1。

()25在多电子原子中,原子核对核外某一电子的吸引力由于其余电子对该电子的排斥作用而被减弱,犹如减少了核电荷数,减少后的核电荷数称为有效核电荷数。

()26在已知的元素中,电离能最大的是氦,最小的是钫。

()27类氢离子的电离能与氢原子的电离能相同,都是2.18×10-18J。

()29气态He+与气态H原子都只有一个电子,但He+失去一个电子比H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要吸收更多的能量。

()30在周期系第三周期中,Si、P、S、Cl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因此,Si4-、P3-、S2-、Cl-的离子半径也依次减小。

()31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具有与族序数相同氧化值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32所有元素的第二电离能均比第一电离能大,同样所有元素的第二电子亲和能也比第一电子亲和能大。

()33元素的电子亲和能越大,该元素的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弱。

()34镧系收缩是指镧系元素后边的过渡元素,即铪、钽等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加而逐渐减小的现象。

()35通常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其非金属性越强,金属性越弱。

()36元素的电负性是指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

某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表明其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

()37第二周期中N的第一电离能比它前后相邻的C和O都要大。

()38 4f能级对应的量子数为n=4,l=3。

()39 3d能级对应的量子数为n=3,l=3。

()40 p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是两个外切的等径圆,图中的正、负号代表电荷符号。

()41原子的s轨道角度分布图是球形对称的。

()42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级只与主量子数n有关,n越大,能级越高。

()43对任何原子核外某一电子来说,只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确定后,其能量才有一定值。

()二选择题1所谓某原子轨道是指()。

(A)一定的电子云;(B)核外电子出现的概率(几率);(C)一定的波函数;(D)某个径向分布函数。

2与波函数视为同义语的是()。

(A)概率(几率)密度;(B)电子云;(C)原子轨道;(D)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

3氢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取决于量子数()。

(A)n;(B)n和l;(C)l;(D)m。

4下列有关电子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电子云形象地表示了电子在核外某处单位微体积内出现的概率(几率);(B)电子云形象化地表示了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概率(几率)密度;(C)1s电子云界面图是一个球面,表示在这个球面以外,电子出现的概率(几率)为零;(D)电子云是电子运动的统计结果,它好象形成了一团带负电荷的云,包围在原子核的外边。

5某原子轨道用波函数表示时,下列表示中正确的是()。

(A)ψn;(B)ψn,l;(C)ψn,l,m;(D)ψn,l,m,ms。

6对于原子核外的电子来说,下列各组量子数的组合中错误的是()。

(A)n=3,l=2,m=0,m s=+12;(B)n=2,l=2,m=-1,m s=-12;(C)n=4,l=1,m=0,m s=-1;(D)n=3,l=1,m=-1,m s=+1。

7n=3、l=2时,m可取的数值有()。

(A)1个;(B)3个;(C)5个;(D)7个。

8对于四个量子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磁量子数m=0的轨道都是球形的;(B)角量子数l可以取从0到n的正整数;(C)决定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的是主量子数;(D)自旋量子数m s 与原子轨道无关。

9角量子数l =2的某一电子,其磁量子数m ( )。

(A)只能为+2;(B)只能为-1、0、+1三者中的某一个数值; (C)可以为-2、-1、0、1、2中的任一个数值; (D)可以为任何一个数值。

10多电子原子的能量决定于量子数()。

(A)n ;(B)n 和l ;(C)n 、l 和m ;(D)n 、l 、m 和m s 。

1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主量子数n 主要决定核外电子的能量; (B)角量子数l 主要决定核外电子的能量; (C)磁量子数m 决定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D)磁量子数m 的取值受n 、l 的影响。

12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对应于能量最低的电子是( )。

(A)3,1,0,+12;(B)3,1,1,-12;(C)3,0,0,+12;(D)3,2,1,-12。

13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对应于能量最高的电子是( )。

(A)3,1,1,-12;(B)3,1,0,+12;(C)3,0,0,+1;(D)3,2,-2,-1。

14下列原子轨道的表示符号中错误的是( )。

(A)p x ;(B)p xy ;(C)s ;(D)d xy 。

15下列表示原子轨道的符号中错误的是( )。

(A)d xy ;(B)d yz ;(C)d x z 22 ;(D)d z 2。

16下列表示原子轨道的符号中错误的是( )。

(A)d x y 22-;(B)d xy ;(C)d z 2;(D)d y 2。

17原子的核外M 层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 )。

(A)8个;(B)18个;(C)32个;(D)50个。

18主量子数n =4的电子层中,亚层种类最多是( )。

(A)1个;(B)2个;(C)3个;(D)4个。

19下列符号表示的原子能级,不可能存在的是()。

(A)4s;(B)7p;(C)2d;(D)5f。

20下列各电子亚层不可能存在的是()。

(A)8s;(B)6d;(C)5p;(D)2f。

21表述 (4dz2)的n、l、m是()。

(A)n=4,l=0,m=0;(B)n=4,l=2,m=0;(C)n=4,l=1,m=0;(D)n=3,l=2,m=0。

22有六组量子数:(1)n=3,l=1,m=-1;(2)n=3,l=0,m=0;(3)n=2,l=2,m=-1;(4)n=2,l=1,m=0;(5)n=2,l=0,m=-1;(6)n=2,l=3,m=2。

其中正确的是()。

(A)(1)(3)(5);(B)(2)(4)(6);(C)(1)(2)(4);(D)(1)(2)(3)。

23下列各组量子数中,表示在p z轨道运动,且能量最高的一个电子是.....()。

(A)4,1,0,+12;(B)3,2,0,+12;(C)4,1,1,-12;(D)3,1,0,-12。

24下列各组量子数中,表示在dz2轨道上运动,且能量最高的一个电子是()。

(A)4,2,2,+12;(B)4,2,0,+12;(C)4,1,0,-12;(D)4,0,0,-12。

25与3dz2原子轨道相对应的一组量子数是()。

(A)n=3,l=2,m=2;(B)n=3,l=2,m=0;(C)n=3,l=2,m=2,m s=+12;(D)n=3,l=2,m=1,m s=+12。

26主量子数n=4时,原子轨道的数目最多是()。

(A)32;(B)16;(C)8;(D)4。

27下列六组量子数均可表示一个2p电子:(1)2,1,0,+12;(2)2,1,0,-12;(3)2,1,1,+12;(4)2,1,1,-12;(5)2,1,-1,+12;(6)2,1,-1,-12。

氮原子中的各p 电子,其量子数组合是( )。

(A)(1)、(2)、(3); (B)(1)、(3)、(5);或(2)、(4)、(6); (C)(4)、(5)、(6);(D)(2)、(4)、(5)。

28关于p z 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与电子云角度分布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前者有正、负,后者全为正(习惯上不标出+); (B)前者为“双球形”,后者为“双纺锤”形; (C)前者“胖些”,后者“瘦些”; (D)前者值小,后者值大。

29对下图所示,正确的叙述是( )。

(A)图形表示p y 原子轨道的形状; (B)图形表示p y 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 (C)图形表示p y 电子云角度分布图; (D)图形表示p x 原子轨道的形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