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良事件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的效果评价

不良事件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的效果评价

---------------------------------------------------------------最新资料推荐------------------------------------------------------
不良事件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的效果评价
不良事件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的效果评价祝雪梅(湖北省武
汉市江夏区纸坊卫生院 430200)【摘要】目的:
探讨不良事件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提高妇产科的护
理质量。

方法:
选取妇产科 60 名例患者作为参考组,对其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
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管理对策;另选取 60 例患者作
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改进后的措施,比较护理措施实施前后护理差
错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

结果:
违规操作、沟通不良、能力不足、评估不足等是妇产科护理中不
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lt;0.05)。

结论:
护理管理者针对妇产科护理中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给予针对性的
管理对策,消除安全隐患,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均
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不良事件管理;妇产科护理;效果评价【中图
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8-0261-01 临床中妇产科各项工
1 / 5
作最为复杂,也是安全隐患和医疗纠纷较多的科室,单纯依靠医疗技术水平难以解决以上问题,完善护理工作是解决以上问题最好的补充[1]笔者对本院妇产科自 2019 年至 2019 年收治的 120 名患者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妇产科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60 名妇产科患者作为参考组,年龄22~56 岁,平均年龄(38.26plusmn;4.17)岁,其中产妇 52 名;选择妇产科 2019 年 8 月至 2019 年 2 月收治的 60 名妇产科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 20~58 岁,平均年龄(39.11plusmn;5.22)岁,其中产妇 53 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参考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不良反应类型为液体外渗、术前备皮不认真、液体滴速错误、口服药物发错、医嘱处理错误等。

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护士长及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登记表》,对患者及当事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尽可能详细的记录,并确定事件经过、引起的不良后果等,组织本科室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报给上级管理部门。

观察组采取整改后的措施,具体如下:
①建立完善的科室护理管理规章制度,医护人员有章可循,并对于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定期进行总结相继修订及补充护理常规、规章制度等;每月中旬组织一次护理人员培训,护士长在晨间对护理情况
---------------------------------------------------------------最新资料推荐------------------------------------------------------ 进行提问,从而加深护士记忆,每月进行一次考核,考察制度执行情况[2]。

②加强病房巡视,学会关爱患者及其家属并详细解答其问题,了解其生理及心理需求,对现行潜在的需求积极采取措施解决。

③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每月至少进行1次业务学习,着重介绍新动向、新观念;落实护理人员的各项考核并依据实际考核情况组织相应的学习,从而增强护士的责任心,提高护士的综合水平。

④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采用根本原因法[3]进行分析,找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环节,进行纠正改进,详细准确填写护理记录表。

1.3 评价方法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调查,护理满意率调查采取自制调查表进行无记名打分,满分 100 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非常满意分数ge;80 分,满意为 60~80 分之间,不满意分数<60 分。

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chi;2检验,Plt;0.05 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见表 1,表 2。

3 / 5
3.讨论妇产科与其他科室比较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产科,护理是否恰当直接对母婴安全造成影响,然而妇产科护理存在可预见性差、病情变化快、期望值高、工作繁重等特点[4],这就导致妇产科护理中常出现不良事件,护患关系较为紧张。

导致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的因素较多,本次研究显示主要为违规操作、沟通不良、能力不足、评估不足,由此可见,在不良事件的发生中,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服务态度、业务水平等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其加强培训能够有效预防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由此可知,护理管理者能运用科学的差错分析方法[5],发现管理体系中的缺陷。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措施,针对妇产科护理中发生的不良事件给予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消除了安全隐患,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宁.产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913(7):102. [2]陈胜菊.护理缺陷的原因调查及对策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27(36):43 -44. [3]乔艳,纪成莲.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0)志:
747748. [4]汪晖,朱娟,徐蓉,等.护士对无惩罚性自愿报告差错管理方式认知与态度的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4(17):45-47. [5]何梅,宋梅,赵文君,等.护理不良事
---------------------------------------------------------------最新资料推荐------------------------------------------------------ 件的管理方法及效果研究.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5(16):
571.
5 /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