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以人为本”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以人为本”人力资源管理

浅谈企业“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摘要: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要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我国很多大的企业都采用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主要就如何规范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论述,希望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0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强,企业竞争的关键就在于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想占有市场,必须要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

创新人力资源的管理,是单位管理中一个核心问题,决定着一个单位的竞争力。

创建有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对于引进人才、充分利用人才来说十分重要。

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很好的促进了企业的竞争力。

一、企业采取以人为本管理的意义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们社会生活和各项管理活动中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以人为本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思想的本质体现,在管理学中引起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以人为本理念在管理实践中强调在管理中以人为目的,一切为了人,依赖人,采取合乎人性的方式进行管理,在
管理过程中员工既是管理的客体同时也是管理的主体,在考核时,员工是评价的主体。

现代企业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合理运用也成为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

1.人本管理与情感需求
人本管理首先考虑的应该是人的需求、感情和满意度,以研究人的个性、情绪和思想为起点,充分肯定和发挥每个员工的价值,创造充分的条件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树立共同的价值理念,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的斗志,从而能够心情愉快的投入工作,提高水利电力事业的服务质量,增加单位的经济效益。

2.人本管理与团体意识需要
团队意识是指在心理上相互认识,在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利益上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为了达到共同目标而结合在一起共同努力的思想意识。

在某些团体中工作,员工会觉得齐心协力、干劲十足,而在有的团体中员工会觉得心情压抑,工作没有劲头,这就是“团队意识”在作怪,而培养团队意识的重要法宝就是人本管理。

二、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我国许多企业在面对日益复杂、快速变化的经济形势时,往往更看重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设计,人力资
源管理部门通常只能被动地去满足企业提出的人力资源需求,而不能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和发展实际对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人力资
源需求进行适当的预测,提前做好准备,难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往往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

2.人力资源培训机制不健全
我国许多企业管理者尚未真正认识到人员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往往把培训资金仅作为企业的成本而非长远投资,用于员工培训的经费很少,少数企业就根本没有培训经费。

培训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一个培训规划人员,即使有也只是被认为是重要部门整合出来的富余人员。

二是没有一个完整、全面的培训规划,或者临时抱佛脚,或者培训课程设置不适合培训人员,或者只培训高级人员,忽略基层人员等。

表现出明显的被动性、临时性和片面性,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

三是在员工培训开发的过程中没有采取相应的监督、考核等管理措施,培训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3.忽视建立和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
许多企业不能按照科学的理论分析工具来分析员工的不同需求,更无法设计出针对不同需求员工的不同激励措施,单一地以增加报酬激励员工的工作激情,忽视非物质的激励方式(如理想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培训激励和自我实现激励等),忽视良好的企业组织环境的培育,使得企业缺乏凝聚力,员工缺乏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员工的士气和忠诚度。

4.企业文化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意识还很淡薄,未把企业文化的建设纳入人力资源管理,使企业文化在一个企业中所具有的动力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振兴功能、协调功能和辐射功能没有被很好地挖掘出来。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管理发展。

三、加强企业以人为本管理的策略分析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在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才的高效运用,促进人力资本的投资效益最大化,是每一个单位追求的目标。

因此,作为管理者应该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心得管理知识和方法,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更新传统的管理模式。

1.管理体制的创新
一个单位所拥有的人才单位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单位市场竞争中的兴衰成败。

一个单位能否通过优惠的人才激励机制来吸引人才,做好人才的开发工作和稳定工作决定着单位的发展前景,所说的体制创新就是指让制度适应人才的发展,建立现代化的单位制度,形成独特的单位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宗旨,建立新型的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为单位招纳人才、利用人才、培养人才创设一个优秀的机制平台。

2.人才制度的改革
要在国家政策允许、有利于单位发展的前提下制定有利于人才
吸引和利用的制度。

在优惠政策方面,对于单位急需的人才要采取宽松、优惠的政策,因材而异,不拘一格;对于那些对单位又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设置专项的高新技术活动经费和奖励基金,用事业把人才留住;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运行机制,定期举行针对专业技术、专业管理人才现代技术和现代管理知识方面的专业培训,实现人才的培训、考核、奖励、任用一体化;在实际工作中,单位要调动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采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竞争上岗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在人才调动方面,单位采取量化指标竞争上岗、对外聘人员实行试用上岗制,首先让外聘工作人员对单位有一段时间的适应期,然后再看是否能发挥潜能。

对于单位人力资源方面出现人岗不相适应的情况,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感受,酌情进行处理。

3.营造优良的工作环境
为人才创设一个自由开放、公正公平的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

我们要努力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个性、信任、理解、宽容,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良好的人文环境。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是人才开发,要给予人才以热情的关怀,创造一个优良的人性化环境,以情动人,培养人才对于单位的归属感和团体意识。

4.完善激励制度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类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激励机制,吸引、开发和留住人才,激发人才的工
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首先,要完善人才配置机制。

按企业分工和适才适用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合理配置,使他们学有所用,让他们有成长的环境,以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向心力。

其次,完善付酬机制。

其主导原则是“按业绩付酬”。

采用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相结合的分配办法,浮动工资与本人业绩、企业效益挂钩。

也可采用按比例提成、利润分成及其他更为灵活的付酬办法。

第三,重视精神激励制度。

应深入员工的内心世界,通过构建符合人性的精神激励机制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5.重视员工培训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这对企业和员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新员工必须接受教育培训,而且在职员工也需要不断接受培训,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保证企业及员工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要树立长远的教育培训的战略思想,形成一套科学长远的教育培训计划,对职工的智能、技能开发、培训、考核、监督、检查等各个环节,都做出硬性规定。

这些规定要与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分配制度直接挂钩,鼓励员工增长知识和技能。

四、小结
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人才管理的创新决定了企业的发展,企业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一代高技术水平、高管理水平管理,善于经营、精通业务、诚信务实、具有发展性战略思想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提高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董青霞,邹培明.以人为本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2]刘兰星.坚持以人为本改进人力资源管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3]王林涛.浅谈企业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4]王昌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经济研究导刊,2008(14).
[5]安雪梅,王铁军.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以人为本[j].河北
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