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相关术语和定义
危害 hazard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 源或状态。
危害辨识 hazard identification
识别危险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危险 risk
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R= f ( P, C )
危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
事故可能性
A (高频率) B(很可能) C(有时) D(极少) E(不可能)
H不可接受
M不希望
S有条件的可接受
L可接受
风险
损失程度
单位时间
=频率
损失程度 事件
事故 单位时间
大小
个 10 人 危 险 性 10 ( 人
10
-2
病死率 不允许范围
过度 高
-4
中
允许范围
-6
低
.
年 ) 10
-8
由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率
频率分析
实际发生
潜在问题
暴露机率、事件及人数 行业调查统计资料 发生频次 设施/设备故障率资料 定期性监测数据统计 事故调查及分析统计 设施/设备维修保养记录统计
严重度分析考虑因素
毒性或易燃性 危害物浓度或儲存、使用量 设备操作温度或压力 人员安全 人员健康影响 设施/财产损失 停产损失
拉斯姆逊报告
英国各种产业的死亡事故频率
产业 化学工业 全部工业 钢铁业 渔业 FAFR 3.5 4 8 35 产业 矿业 建设业 飞机乘务员 拳击运动员 FAFR 40 67 250 7000
每10工作小时死亡人数
英国各种原因的死亡率
死因 交通事故 坠落 个人危险性 (死亡人.年) -4 2*10 1*10
´ ò Ë É Ë É Ë É
º ÷ ¦ ¹ ¦ ¹ ¦ ¹
¸ Â ³ ä ¬ ° Æ ï
¬ Õ ± ¨
风险评价的内容
风险评价的时机
规划 设计 施工
制造
运行
新、改、扩建系统
以及新工艺的预先评价
建设项目(工程)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在役设备及运行系统
风险评价
K 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 K 可能出现的事故、事件
(1)体系策化 1 学习与培训 • 法律和规章的要求 2 制定计划 • 职业安全卫生危险危害因素的辩识 3 初始评审 • 现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惯例、过程和程序的检查 • 对已往事件、事故和紧急状态调查资料进行评估 4 体系设计 (2)体系文件编写 (3)体系的运行 (4)体系的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5)体系的外部审核与认证
危险辨识评价步骤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危险辨识评价内容
危险因素识别
企业活动 危险辨识评价所需资料
灾害的控制
频率内容 严重度分析
危险辨识评价程序示例(节选)
危险源清单(范例) 危险评估更新
风险辨识评价步骤
训练评价人员 选择活动、产品或服务;
应包括: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内人员的活动;
灾害的控制
预防措施
领导与管理 安全设计 风险评估 培训 定期检查 安全检查 维护保养
保护措施
替換设备与物质 減少能量的释放 外观的改善 个人防护器具 防护罩与护墙 強化结构
应急及救援
紧急应急布置 救援与急救 火灾及爆炸控制 赔偿控制 救助 有效的清理 设备维护 废弃物控制
-4
死因 雷击 有害动物、 昆虫
个人危险性 -7 (死亡人.年) 5*10 2*10
-7
-4
-7
溺死
触电
3*10
5*10
-5
白血病
甲状腺癌
6*10
2*10
-5
-6
-5
1 10 -1 10 -3 10 -5 10
-7
不可接受风险
10 -9 10
-11
可接受风险
瑞 典 社 会 风 险 值
1
10
100 1000 10000
危险识别范围
滑倒、跌倒或坠落 工具、物料掉落 物料搬运及工具使用 头上空间不恰当 机械的组装、安裝、操作、维 护、改裝、修理及报废 运输危险(厂內、外) 火灾及爆炸 异常温度作业(高、低温) 化学品皮肤接触、伤害眼睛、 呼吸进入或食入 能量伤害,如电力、輻射、噪 音及震动 重复性工作造成上肢异常 照明 护栏或扶手不足 外包商作业 密闭空间进入 人为因素,如工作压力等
10 4
10 5
10 6
N(死亡数)/人
10
超 过 1 全部自然灾害 地震
-1 的 10 频 率 10 -2 ( 件 10 -3 年 ) 10 -4
陨石降落 原子能 发电站
10 -5 10 -6 10 10 2 10 3
自 然 灾 害 频 率 和 损 失
10 6
N /
10 4
10 5
N(死亡数)/人
危险源分类
(1)机械类
(2)电气类 (3)工艺类
(4)产品、材料类
(5)交通运输类 (6)作业条件类
(7)人员素质类
(8)管理类 (9)其他类别
危险辨识所需資料
化学物质资料 原材料、产品、中间产品 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 毒性资料 允许暴露浓度 物化性质资料 反应性资料 腐蚀性资料 安定性资料 不相容物质 工艺设计技术资料 工艺流程图 化学反应 最大储存量 工艺参数安全操作范 围 机械设备资料 结构材质 管路及仪器图 区域分级 泄压及系統设计 设备及管路规格 安全系統,如安全联 锁、紧急开关 设计及施工规格
1%2% 17%
9%
1% 0% 0% 2%
5%
4% 7% 11%
4% 10% 1% 2% 2% 10% 4%
8%
Î Ì ï å µ Á ³ ¾ ú Ð º µ ð Ö Æ × ¥ µ ´ ç Í Ä Ñ ç Æ Ì ³ ð Ô º Ö ß ´ · ¦ ® Ë Ì ú °¶ Ã ¥ · Ë Í ® Å Å ² Ú ß Ë Í ¸
4.4 识别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险源。 4.4.1对公司范围内、产品或服务个中的危险源分为以下类别: a)机械类; b))电气类; c)工艺类; d)作业条件类; e)人员素质类; f)管理类, g)其它类别。 4.4.2危险源辩识的方法 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可以用以下一种或其几种方法的组合。 a)询问与交流; b)现场观察; c)查阅有关记录; d)获取外部信息; e)安全检查表法; f)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 g)事件树; h)故障树。
作业场所内的设施,无论是由组织还是由外部 所提供的设施
识别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危险源; 对危险源进行危险评价; 确定重大危险源。
危险因素识别
按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 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六类。
1.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4.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5.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6.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物理性及机械性危险
(1)设备、设施缺陷; (2)防护缺陷; (3)电危害; (4)噪声危害; (5)振动危害; (6)电磁辐射; (7)运动物危害; (8)明火;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11)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 (13)信号缺陷; (14)标志缺陷; (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系统安全管理绩效评价
安全机构 管理制度 安全技术 设备设施 作业环境
评价准则
加权平均
确定对象、方法 事件类型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不良的环境影响
危害辨识
危害因素
事故可能性 事故的严重度
管理方面的缺陷
风险评价
暴露时间 确定风险 制定计划
监 视 监 控
风险控制
落实措施
如何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 的原理与方法
安全(风险)标准
定性评价: 专家赋值 可能性 严重性 矩阵
事故 严重度
风 险 大 小
Ⅴ(可忽 略的) M S L L L Ⅳ(轻度 的一个 M M S L L Ⅲ(中度 的) H M M S S Ⅱ(严重 的) H H H M M Ⅰ(灾难 的) H H H H M
10 10
2
忽视
10
3
10
4
10
5
10
6
利益与风险的关系
利益(单位任意)
10
超 过 1 全部人为灾害
-1 的 10 频 率 10 -2 ( 件 10 -3 年 ) 10 -4
飞机降落引起
氯气泄漏
10
人 为 灾 害 频 率 和 损 失
拉斯姆逊报告
N /
10
10 2
10 3
危险辨识评价程序示例(节选)
(前略) 4.2 工作步骤 按下列4个步骤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a)选择活动、产品或服务; b)识别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险源; c)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 d)确定重大风险。 4.3 选择活动、产品或服务 根据公司生产特点,从以下5个方面选择活动、产品或服务。 a)原材料采购、贮存和输送; b)设备运行、维护和保养; c)生产工艺; d)产品贮存、运输和销售点; e)其它辅助活动。
化学性危险
(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
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 (2)自燃性物质;
(3)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
其他有毒物质); (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 物质); (5)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