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建【建筑】《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题

一建【建筑】《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题

招标投标专项练习【案例-1】某政府办公楼项目,2013年10月14日出售招标文件,2013年10月18日停止出售招标文件,2013年11月1日9点为投标截止日,招标控制价为8600万元。

投标人甲投标报价为8700万元并于2013年11月1日8:30提交一份“将投标报价下浮至8265万元”的补充文件。

2013年12月5日招标人向投标人丙发出中标通知书,2013年12月10日投标人丙收到中标通知书,2014年1月5日双方签订合同并进行备案的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其他未中标的投标人。

2014年1月20日,招标人与中标人丙签订了一份让利5%的补充协议。

因招标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当地主管部门责令招标人重新组织招标。

问题:指出上述事件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案例-2】某保障房项目是省政府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投标截止日是2015年1月31日。

因质量要求较高,招标人要求投标人必须获得过当地优质工程奖。

2015年1月22日投标人甲、乙、丙认为招标文件存在错误,遂向招标人提出。

招标人核对后,于当天分别向投标人甲、乙、丙进行书面澄清并改正,并将投标截止日顺延至2015年2月3日。

问题:指出上述事件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案例-3】某依法必须招标的建设工程项目,为保证公平、公正,开标由当地的招标办主任主持,且当众宣读、公布了招标控制价、标底。

在评标过程中,招标人向某投标人提出协商和建议:某关键工序其若采用更为先进的施工工艺,将很有可能中标。

评标结束后,评标委员会确定了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

问题:指出上述事件中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练习【案例-4】某市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大楼工程,地下为三层连体车库,地上二十四层。

裙房六层,檐高27m,报告厅混凝土结构局部层高8m。

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埋深12m,局部人工挖孔桩挖深18m。

地下水位在底板以上2m。

基坑土方施工排桩墙支护,开挖深度13m。

主楼脚手架采用分段悬挑式,裙房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成立了项目部组织施工。

问题:列出本项目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且需要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工程。

【案例-5】某商住一体工程综合楼项目,场地占地面积约10000m²,建筑面积约54000m²,地下两层,地上16层,层高2.8m,檐口高48m。

施工总承包单位为外地企业,在本项目所在地设有分公司。

本工程项目经理组织编制了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总体施工部署等。

报分公司总工程师(公司总工程师授权)审批;由项目技术部门经理主持编制外脚手架(落地式)施工方案,经项目总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批准实施;施工单位组织编制塔吊安装拆卸方案后直接组织专家论证会,专家一致给出“不通过”的结论,施工单位按照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并将修改情况告知专家后组织实施。

问题:补充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内容;指出背景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案例-6】某公共建筑,建筑面积22000㎡,地下2层,地上5层,层高3.2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承担施工任务。

按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深基坑工程分包给M专业公司。

基础工程施工前M单位编制了土方开挖工程等专项施工方案后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等相关单位,聘请了外单位五位专家及本单位总工程师共计6人组成专家组,对《土方及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进行论证。

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监测单位编制了《危大工程监测方案》,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监测依据、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等。

深基坑工程完工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和M单位的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人员、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和专业监理工程师等人员参与了验收。

问题:补充危大工程监测方案的内容;还有哪些人员也应参加危大工程的验收?指出上述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质量管理专项练习一、材料质量管理【案例-7】某公共建筑工程,建筑面积为52000㎡,主楼地下两层、地上八层,框架结构;裙楼为砖混结构。

底板用110吨Ⅱ级钢筋进场后施工单位质检员自行按一个检验批取样复试了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指标。

复试合格后,施工单位直接加工使用,监理工程师发现后立即制止。

业主采购的屋面防水卷材进场后,施工单位进行了品种、见证取样等质量验证,验证结果符合相关要求。

屋面防水工程验收时因为卷材质量不合格导致验收未能通过,建设单位认为施工单位对进场材料质量把控不严,所以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返修并承担相关费用。

问题:1.补充钢筋复试的内容;并指出钢筋在复试及使用过程中的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2.补充防水卷材进场后的质量验证内容。

指出建设单位的要求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二、施工测量放线【案例-8】某工程项目位于市中心,地下2层,地上16层。

土方开挖深度为8m,基坑支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地基施工图设计尺寸为80m×100m,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在支护结构施工完毕后,施工单位对基坑支护结构顶部进行位移观测,并在支护结构的中部、阳角处每边各布置3个监测点,并在基坑开挖完毕后开始进行基坑回弹观测。

事件2:在基坑降水时和基坑开挖过程中,每2天对相邻地基进行一次沉降观测,直至地下室底板浇筑完毕。

主体结构一层封顶后,施工单位每5层对建筑物进行一次沉降观测。

因建设单位资金紧张项目停工10个月,施工单位仅在恢复施工时进行了一次沉降观测。

问题:1.事件1中,指出基坑变形观测中的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2.事件2中,指出沉降观测中的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三、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案例-9】某商业建筑工程,地下两层、地上六层,粉煤灰地基,地基处理面积80m×100m。

粉煤灰地基施工过程时,每层铺填当天压实验收合格后第二天再铺填上层,并在施工过程中检查每层铺筑厚度、碾压遍数等。

粉煤灰地基施工完毕后选取了10个点进行地基承载力检验。

项目监理机构对此提出诸多异议。

问题:补充粉煤灰地基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内容;指出粉煤灰地基在施工过程及验收时的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案例-10】某建设工程项目基础设计为桩承台基础,采用预应力管桩。

有效桩长14m,采用锤击沉桩法施工。

预制管桩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后起吊运输至施工现场,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时开始由中间向四周锤击沉桩,以控制贯入度为主、桩端标高控制为辅。

某一根管桩在桩端标高接近设计标高时难以下沉。

此时,贯入度已达到设计要求,施工单位认为该桩承载力已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提出终止沉桩。

问题:1.当桩端标高接近设计标高时难以下沉,贯入度达到设计要求而桩端标高未达到时,施工单位提出终止沉桩的说法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2.指出该项目桩基施工中还有哪些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案例-11】某工程项目位于市中心,地下1层,地上8层,基础东西长85m,南北长36m。

桩基为端承摩擦桩,有效桩长为7m,设计桩径为600mm,场地施工面至桩顶的距离为4m。

为降低施工噪声采用静力压桩,并根据最大压桩阻力、截面尺寸等条件选择压桩机械。

遵循先浅后深、先短后长的原则沿着南北方向从中间向四周进行,并以终压力控制为主,桩顶标高为辅,终压时复压2次。

桩基验收时,发现某桩数为5根桩的承台的桩位偏差为300mm,监理工程师认为该桩偏差过大,不满足规范要求,要求施工单位进行处理。

问题:1.补充选择压桩机械的条件还有哪些?2.该项目静力压桩过程中的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3.监理工程师的说法说法正确?说明理由。

【案例-12】某工程项目地下2层,地上15层,粉土地基,桩基为端承型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直径800mm,有效桩长为15m,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5。

事件1:在钻孔达到设计深度采用如下方式进行第一次清孔:随后沉放钢筋笼和导管并进行第二次清孔,沉渣厚度为80mm,施工单位认为符合规定,便采用C35混凝土进行水下浇筑。

桩底注浆时,注浆压力达到设计值施工单位便终止注浆。

旁站监理人员认为不妥,要求施工单位继续注浆。

事件2:灌注桩施工后第7天基坑开挖前,标准养护试块强度达到30MPa时,采用钻芯法对重要的桩进行检测以鉴别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并判定桩身完整性,并采用高应变法进行承载力检验。

问题:1.事件1中,(1)该循环清孔方式是哪一种,指出序号①、②、③装置的名称;(2)除此以外还有哪些清孔方式?(3)桩底注浆时,监理人员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4)指出还有哪些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5)计算单根桩混凝土最小浇筑量(保留2位小数)。

2.事件2中,指出桩基检测中的不妥指出,并给出正确做法;钻芯法的检测内容还有哪些?桩基验收时,还应抽检哪些桩进行检测?【案例-13】某工程项目位于市中心,地下2层,地上16层。

周围环境非常复杂,基坑支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

施工方案如下: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5,墙厚800mm,钢结构支撑,钢结构构件采用焊接连接。

每一单元槽长度为8m。

单元槽成槽完成后,吊放钢筋笼和混凝土浇筑导管(每个单元槽放置两根导管),完成清孔6小时后采用C35混凝土浇筑,坍落度不低于160mm。

地下连续墙混凝土强度达到30MPa时进行墙底注浆,注浆压力达到设计值时终止注浆。

问题:指出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的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案例-14】某工程项目地下2层,地上16层。

基坑支护结构采用锚杆—排桩支护结构,锚杆注浆采用强度等级为25MPa的水泥砂浆和水泥浆。

锚杆施工示意图如下:锚固体水泥浆强度达到15MPa时,进行锚杆张拉锁定。

问题:指出锚杆施工中的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案例-15】某建设工程项目,基坑支护结构采用土钉墙支护结构。

土钉墙施工时,土方分层分段开挖,每段长度为40m,土钉墙墙面坡度为6:1。

每层土方开挖完毕后在24h内安放土钉,在第一次注浆初凝前,采用水泥砂浆进行第二次注浆,注浆量为第一次注浆量的30%,然后自上而下喷射混凝土面层。

上一层土钉注浆24h后,进行下层土方开挖。

问题:指出排桩施工方案中的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案例-16】某基础埋深-10.000m,地下静水位标高-2.000m,施工场地标高-0.5m。

施工单位采用挖掘机直接开挖至设计标高,因场地狭窄且土质良好,挖出的土方紧靠基坑边缘堆置。

并在开挖过程中对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压实度等进行检查,并随时观测周围环境的变化。

土方回填时,项目部从上而下拆除护壁支撑和降水设备后进行土方回填。

问题:列式计算该基坑工程最小降水深度;补充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检查内容;指出上述事件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案例-17】某建设工程项目地基面积36m×58m,地基土为粉土和素填土,地基处理采用CFG 桩复合地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