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45分钟)
学校:_______ 班别: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D.广州市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
2.图1是某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该图
象反映的可能是()
A. 海波的凝固过程B.蜡的凝固过程
C. 海波的熔化过程D.蜡的熔化过程
3.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
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汽化B.凝固和凝华
C.凝固和液化D.汽化和升华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时,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温度为0℃时,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温度为0℃时,冰和水都有可能存在,但没有水蒸气
D.温度为0℃时,冰、水和水蒸气都有可能存在
5.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
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38℃,39℃B.39℃,40℃C.38℃,40℃D.39℃,39℃
6.小明用两个相同的铁锅来煮鸡蛋,两锅中分别倒入同样多的水和个数一样的鸡蛋。
甲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急火来煮;乙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文火来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B.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但省时间
C.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时间相近
二.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32分)
7.有以下六种物质:铁、牛奶、水晶、白酒、水银、饼干。
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类:(1)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2)另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8.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图2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图是体温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和℃。
(3)下表是几种物质的沸点和熔点。
① 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
应选用_________温度计
来测量南极气温,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应选用_________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一个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
小晶同学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此表,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把饺子放在水中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把饺子放在油中炸,就会变黄、变焦。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部位“冻结”起来。
这是利用了液体氯乙烷在___________时需要______热的原理。
三.实验和探究题:(第12题7分,第13题6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4分,共39分)
12.小薇同学把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
由于疏忽,她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
请你帮助小薇分析实验数据
(1) 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
(2) 该物质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的活动课中,有以下三个场景:
场景一:A 组的其中一个同学随便选取了一支温度计,在测量过程中同组的另一同学发现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得很快,差不多上升到玻璃管顶。
于是大喊:“快把温度计取出来,不然……。
”但测量的同学还来不及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温度计却已经“砰”的一声胀破了。
场景二:B 组的其中一个同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同组的同学告诉他:“要小心点,不然会损坏温度计的。
”话音刚落,温度计的玻璃泡就损坏了。
场景三:C 组同学在读温度计的示数时,有的仰视来读,有的俯视来读,还有的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读数,结果他们测出的温度值都不相同。
他们感到奇怪:同一杯水,温度为什么会不一样了。
请你结合自己在课堂上做这个实验的体验,分析总结一下,应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14.(1)在图3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汽”。
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_现象,雾状的“白汽”实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_______,玻璃片的温度将_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 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4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
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 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1)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5中A 、B 所示,则图中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中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分钟时的数据;
(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
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 ℃,水在沸
腾过程中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图
3
图4 图5
(4)在图6中以时间为横轴,以
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5)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
为
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
措施是。
四.问答题:(5分)
16.家用电饭锅的设计是:当锅
内的温度达到103℃时,就会自动
切断电源或者转为保温状态。
如
果我们用电饭锅煮粥或煮汤(未干前),它会自动“跳闸”吗?为什么?
五.附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每题5分,共10分)
17. 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
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6℃。
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9℃,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 ℃。
(答案数值保留一位小数)
18. 如图7,已知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不准确,在实验中,杯中和密封瓶中的液体都是酒精。
请你帮忙判断一下哪支温度计有毛病?为什么? 答:
图6 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