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题目:输电线路概述目录前言。
3 概述。
4 配电线路规划。
5电杆。
6架空配电线路杆位的确定。
7电杆埋深。
8架空导线。
9拉线。
11横担与绝缘子。
11线路的施工步骤。
12线路的运行与维护。
13其他配电装置。
14前言: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电厂与电力用户之间输送电能与分配电能的中间环节,包括各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和变电所,它担负着输送电能的重要任务。
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大,电已经成为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特别是一些新兴产业的兴起,不仅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大幅度跨越,也促进了电力行业有了稳定的提升。
在这种环境和背景下,输电线路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输电线路概述输电线路按输电电压高低,可分为低压配电线路、高压配电线路、高压输电线路、超高压输电线路和特高压输电线路。
低压配电线路是指对地电压在1KV以下的电力线路,1~10KV输电线路称高压配电线路;35KV线路以前归属高压输电线路,但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35KV线路一般都是城市与农村,或城市内的联络线路,已不在是电网之间的联络路线,在很多城市中已成为城市配电电网的一部分;110KV(包括66KV)到220KV线路称为高压输电线路;330KV和500KV 线路称为超高压输电线路;750KV及以上线路称为特高压输电线路。
输电线路的输电电压决定于输电容量和输电距离。
电压越高,在一定输送容量下,输送距离可越远;在一定的输送距离下,可输送的容量就越大。
但输电电压越高,线路及两端电气设备绝缘强度较高,从而使线路和设备的投资增大。
因此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输电电压与输电容量、距离的合理关系。
由于我所在单位施工能力有限,大多工程为10KV~35KV的线路施工,我就以我对10KV~35KV的线路认识展开论述。
1、配电线路规划配电线路的供电容量应根据负荷统计结果而确定,但对线路设计时需考虑互供互带的可能,从而优化网架结构并提高供电可靠性。
配电线路供电半径需根据当地情况合理确定。
但若供电半径过大,将导致电压损失增大和线损增加,所以一般规定10kV配电线路供电半径不得大于15km,低压主干线供电半径不得大于500m。
配电线路路径选择得是否合适,不仅直接影响到线路的建设费用,而且会影响到线路的运行和维护。
由于农村配电线路是直接向农村用电负荷供电,所以配电线路的路径必然与各用电负荷及其分布情况紧密相关,而负荷情况又取决于农村发展计划,所以时必须结合农村电力发展计划来综合考虑。
在确定线路路径时,可首先将配变位置及各负荷点标在地理图上,根据图上道路、建筑、河流及设施分布等情况,结合负荷分布位置在图上画出线路的路径,包括分支线路径和接户线位置。
在配电线路路径选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应能满足计划年限内各负荷点的供电要求;②配电线路路径应尽量接近直线,走近路、走直路,避免曲折迂回,并力求转角少;③应尽量减少交叉跨越,避免与铁路、公路、通讯线路等交叉,应避开易燃易爆地带;若必须交叉跨越时要与有关部门联系,取得协议,并注意安全距离;④尽量靠近道路,施工和运行维护方便,但不要影响生产、交通;⑤地势越平坦越好,要避开洼地、冲刷地带,避开果树林、防护林等地方;⑥尽量少占农田、良田;⑦若有重要负荷可采用专供线供电方式,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2、电杆电杆是架空配电线路中的基本设备之一,按所用材质可分为木杆、水泥杆和金属杆三种。
水泥杆具有使用寿命长、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使用较为广泛。
水泥杆中使用最多的是拔梢杆,锥度一般均为1/75,分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杆和预应力型钢筋混凝土杆。
电杆按其在线路中的用途可分为直线杆、耐张杆、转角杆、分支杆、终端杆和跨越杆等。
①直线杆:又称中间杆或过线杆。
用在线路的直线部分,主要承受导线重量和侧面风力,故杆顶结构较简单,一般不装拉线。
②耐张杆:为限制倒杆或断线的事故范围,需把线路的直线部分划分为若干耐张段,在耐张段的两侧安装耐张杆。
耐张杆除承受导线重量和侧面风力外,还要承受邻档导线拉力差所引起的沿线路方面的拉力。
为平衡此拉力,通常在其前后方各装一根拉线。
③转角杆:用在线路改变方向的地方。
转角杆的结构随线路转角不同而不同:转角在15度以内时,可仍用原横担承担转角合力;转角在15度~30度时,可用两根横担,在转角合力的反方向装一根拉线;转角在30度~45度时,除用双横担外,两侧导线应用跳线连接,在导线拉力反方向各装一根拉线;转角在45度~90度时,用两对横担构成双层,两侧导线用跳线连接,同时在导线拉力反方向各装一根拉线。
④分支杆:设在分支线路连接处,在分支杆上应装拉线,用来平衡分支线拉力。
分支杆结构可分为丁字分支和十字分支两种:丁字分支是在横担下方增设一层双横担,以耐张方式引出分支线;十字分支是在原横担下方设两根互成90度的横担,然后引出分支线。
⑤终端杆:设在线路的起点和终点处,承受导线的单方向拉力,为平衡此拉力,需在导线的反方向装拉线。
3、架空配电线路杆位的确定当配电线路路径确定后,就可以测量确定杆位了。
首先确定首端杆和终端杆的位置,并且打好标桩作为挖坑和立杆的依据;若线路因地形限制或用电需要而有转角时,将转角杆的位置确定下来;这样首端杆、转角杆和终端杆就把线路划分为若干直线段;在直线段内均匀分配档距,就可一一确定直线杆的位置了;若线路较长,在必要时可再划分几个耐线段,耐张段长度一般不大于2km。
架空线路的档位需根据配电线路电压等级、导线的对地距离及地形等情况确定。
档距越大,电杆数越少,但为保证导线对地的安全距离,电杆就得加高。
因此高压配电线路档距一般为:在集镇和村庄为40~50m,在田间为60~100m;低压配电线路使用铝铰线时,在集镇和村庄档距一般为40~50m,在田间为50~70m;低压配电线路使用绝缘导线时的档距一般为30~40m,最大不超过50m。
对于高低压同杆架设的配电线路,其档距应满足低压线路的技术要求。
杆位确定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档距尽量一致,只有在地形条件限制时才可适当前后挪移杆位;②在任何情况下导线的任一点对地应保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③遇到跨越时,若线路从被跨越物上方通过,电杆应尽量靠近被跨越物(但应在倒杆范围以外),若线路从被跨越物下方通过,交叉点应尽量放在档距之间;跨越铁路、公路、通航河流等时,跨越杆应是耐张杆或打拉线的加强直线杆。
4、电杆埋深电杆的埋设深度,应根据电杆的材料、高度、土壤情况而定,但不应小于杆长的1/6,使电杆在正常情况应能承受风、冰等荷载而稳定不致倒杆。
为使电杆在运行中有足够的抗倾覆裕度,对电杆的稳定安全系数有如下规定:直线杆不应小于1.5 ;耐张杆不应小于1.8,转角、终端杆不应小于2.0。
电杆埋深一般值见表。
5、架空导线架空线路导线是传送电能的导体元件,运行中还将承受各种热效应和机械应力,所以对导线有如下要求:导电能力强、机械强度大、抗腐蚀、重量轻、价格便宜。
农村配电线路一般采用裸铝绞线,居民密集的城镇低压配电线路宜采用绝缘导线。
架空导线应采用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产品,禁止使用单股铝线、拆股线和铁线。
5-1架空导线截面的选择架空线路所用导线的正确选择直接关系到线路的安全经济运行和供电质量,同时直接影响到线路投资。
对导线截面的选择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Ⅰ、按允许载流量选:当导线通过工作电流时,因电流的热效应会使导线温度升高,尤其是在导线接头处会因此而加快氧化,氧化又使接触电阻增大,使接头处温度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将有可能造成接头处松脱或熔融。
温度升高还将导致导线的机械强度下降、导电能力下降、绝缘导线的绝缘受到损坏,甚至造成导线烧断,所以对导线有一个最高允许温度。
按允许载流量选择导线时,就是使负荷电流长期流过导线所引起的温升不致于超过最高允许温度。
Ⅱ、按经济电流密度选对线路导线而言,有一个年运行费用最小的截面,称经济截面S。
因此对应于不同材料和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的线路导线就有经济电流密度J,经济电流密度J可从相关规程手册中查得Ⅲ、按允许电压损失选择由于农村电力负荷的特点,使得农村配电线路往往延伸较长,导线上的电压降相对较大。
为确保用户的电压质量,必须将线路电压损失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即按允许电压损失选择导线截面。
Ⅳ、按机械强度校验导线截面架空导线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同时还要承受风雪、覆冰等外力,温度变化时还会因热胀冷缩引起受力变化,所以为了防止断线事故,导线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为此规定了导线的最小允许截面。
5-2 导线在电杆上的排列方式高压架空配电线路一般采用三角形排列或水平排列,大多采用三角形排列;低压架空线路一般采用水平排列;多回路导线可采用三角形排列、水平排列或垂直排列。
5-2-1 三相导线排列的次序三相导线排列的次序为:面向负荷侧从左至右,高压配电线路为A、B、C相,低压配电线路为A、O、B、C相。
在一个地区内,零线的位置应统一并有明显的标志,零线应靠近电杆或房屋内侧,在垂直布置时零线应处于最下方。
6、拉线拉线是用来平衡导线拉力和风力而设置的,以加强电杆稳定性防止倒杆。
Ⅰ、拉线的种类①普通拉线:应用于终端杆、转角杆、分支杆等处,主要用来平衡固定性的不平衡荷载力。
拉线一般固定在横担下不大于300mm处,与电杆成45度角,若受地形限制,角度可适当增大或减小,但不应大于60度或小于30度。
②人字拉线:多用于中间直线杆,用来增强电杆防风倾倒能力。
③水平拉线:电杆附近有道路等设施不宜装设普通拉线时,可安装水平拉线,。
④弓形拉线:又称自身拉线,用在受地形或环境限制不能装设普通拉线处。
普通拉线通常由上、中、下三把组成。
上把固定在抱箍上,中把是通过拉线绝缘子连接,下把通过花篮螺丝或UT型线夹与拉线棒连接。
拉线的地下部分称底把,一般采用直径不小于Φ16的拉线棒,也可采用镀锌铁线。
拉线在地下应固定在拉线盘上,拉线盘多采用钢筋混凝土块或石条。
电杆拉线要装设拉线绝缘子,安装位置距地面应不小于3米。
拉线一般宜用镀锌纲绞线,其截面应不小于1.2~1.5M,其拉拔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直线杆为1.5,耐张杆为1.8,转角杆和终端杆为2.0。
7、横担与绝缘子①横担横担的作用是支持绝缘子、导线等设备,并使线路导线间保持有一定距离,所以横担必须要有一定的长度和机械强度。
配电线路常用的横担有角铁横担、瓷横担和木横担三种。
瓷横担是一种实心陶瓷构件,起绝缘子和横担的双重作用。
10kV配电线路一般用瓷横担,而低压配电线路宜采用镀锌铁横担。
横担的截面应根据导线截面和根数选择,但10kV配电线路的角铁横担的截面不应小于63mm×63mm×6mm,低压配电线路的角铁横担的截面不应小于50mm×50mm×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