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继续教育研修日志

小学数学继续教育研修日志

小学数学继续教育研修日志【第1篇】小学数学继续教育研修日志在这次继续教育远程研修学习中,我按时观摩学习了每一个专题的讲座,认真听取了专家们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和解读。

对每一个专题的问题都和本期研修同学们进行了探讨,同时按时完成了作业。

积极参与交流,广泛阅读了同学们提交的作业及发表的文章并及时做出评论。

认真阅读了每一期班级简报。

反复研究了各个专题中的每一个案例,对案例中教师所讲的内容和授课形式都作了认真的记录。

虽然本次研修活动结束了,但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这只是我新的征程中迈出的第一步,我还要远航。

回顾这次的研修活动,有许多需要思考的地方,需要我去细细的反思……一、研修收获通过这次学习交流。

我认识到原来数学教学是这样的丰富多彩。

比如新课导入,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等等。

这些内容的教学都需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技巧。

数学课堂必须是开放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数学教师无事可做,相反老师要随时面对来自于学生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就要教师有着更高的素质。

看了优秀教师的示范课、聆听了专家的报告、欣赏了一份份富有内涵的作业,我深感自己思想的浅薄、知识的匮乏。

我暗下决心,要乘着这次远程研修的东风,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的长期计划。

从许多教师身上,让我认识到了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反思的老师才是一个真正的好老师。

也许,今天的你水平有限,可是谁敢说几年以后的你不会出现在今天的研修大平台上给我们“唱主角”呢?参加这次研修活动,因为我深知团队中有许多优秀的老师,他们有许多可取的教育教学经验。

因此每个视频讲座和文本资料我都认真学习、仔细记录。

聆听了专家精彩的讲座,在思想上得到了洗礼,更新了教学理念,与同行互相交流,学到了不少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通过学习找到了自身的差距,让我开拓了视野,充实了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本次活动我能广泛阅读同学的作业文章,积极投入到网络教研的学习当中去,它不仅给了我与同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让我得到了很多的启发和实用性的建议和意见,同时也让我感觉到了自己和其他优秀的教师差距还很大,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的欠缺,激发起我努力学习,不断向前的动力,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思想。

本次研修工作使我的视野得到了拓宽,不做井底之蛙。

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从此都能努力做到从挖掘教材入手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还常常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剖析,努力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通过和全省数学教师的交流,我更加深深的认识到,各位老师他们对教育那种发自肺腑的热忱和反思态度,让一贯自诩为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我对自己又有了重新的定位。

感谢这次远程研修,是她,把我从近乎迷茫和自得中解救了出来。

今后我将用全新的激情和眼光去面对我的学生、面对我的同事,我也将用全新的思想和认识来面对我所从事的语文教学。

二、这次培训虽然取得了一些小小的进步,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值得我深思。

首先,不爱学习,不花时间学习。

这是当前最大的问题所在。

其次,不爱积累和动笔。

对待任务得过且过,不追求质量,对自己的要求不高。

对待工作对待教学有些得过且过。

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以下问题,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做到:1、坚持读书,读好书。

做好读书计划,时刻提醒自己坚持读书。

2、多花心思在教学上,做教学的有心人。

把获得的点滴经验及时地做好记录。

其次,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并学以致用。

3、积极改革课堂教学,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4、坚持写教育反思,不断积累自己的教育经验。

教学之艺,变化无穷,我将把“吸取先进经验,取长补短,常研究理论信息,推陈出新。

”这句话铭记在心,努力工作。

【第2篇】小学数学继续教育研修日志——关爱与严格要求并行最近几天,在继续教育网上听了北京教育学院张红副教授的课,感受颇深:作为一名教师,关爱学生是首要的,但也不能缺乏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的确,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对学生的管理对班级的管理,光靠规章制度是没有用的,必须以关爱为先导。

学生只有敬你爱你才能服你。

反之,若只是一味的关爱学生,而缺乏对学生的约束,没有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学生就在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方面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正确的教育方法应该是关爱与严格要求并行。

以前的我对于这一点认识不够,不是偏左就是偏右。

对于我来说,关爱学生是不够的,而严格要求更是远远不够的。

我常常觉得我的心是柔软的,那种拼命追逐学生的学习成绩,而置学生的身心健康于不顾的行为,我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的。

所以,我不会布置海量的作业,我不会为作业而逼学生不吃饭,也不会为成绩让将学生留下来。

这些其实都不问题,问题是我因为这种性格造成对学生的学习成长缺乏严格要求,对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监督不够,对学生即使有一些严格要求也执行不到位。

其实关爱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并不矛盾,若只知关爱而缺乏严格要求,那是错误的关爱;而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恰恰希望老师对他她严格要求一一只要这个严格是不违反人性的。

关爱学生需要一颗柔软的心,然而对于学生的严格要求则必须让自己的心硬起来。

对学生过于宽容往往会造就学生的一些坏习惯和不良的习气,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培养了学生一些良好习惯,那么最终换来的是学生对你的感谢。

以我而言,我回想小学时代,我的字写的还不错,而到了初中,我的字就开始乱写了,因为小学时代老师严格要求,而初中时老师则对于学生写字要求甚少。

现在的我,回想起来,对于小学时代的钟老师,我是心存感激的,而对于初中老师的不作为,我倒是有几分意见,虽然我明白这主要责任是在自己,但如果初中时代老师一如既往的严格要求,我的字老早就写好,我的人生也因此少走很多的弯路。

我记得初中的老师似乎对于成绩要求并不低,可对于学生的一些好习惯,他们要求甚少。

这一点让我想起来,不只有意见,甚至是很不满。

我以前已经走过弯路了,不能再走弯路了。

我想,对于学生一些良好的习惯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也许现在是会有些不满,但以后他渐渐会明白,这是为他好,他因此而收获的好习惯受益终生,他会因此而对你心存感激。

比如,对学生写字的要求,一定要让学生把字写好来,写得不好就重来,一定重写,绝不手软。

对于学生的周记,一定要写够字数,一定要原创,一定要书写工整,否则则撕掉重写,绝对没有商量的。

上次我就撕了学生的周记本,当然是撕之前我是反复强调了的,我撕也不是乱撕,我是认真的撕,在本子上架一把尺子,撕出一条笔直的线来,学生的本子只是少了一张纸,除此之外,丝毫未受损。

看得出来,学生们没有什么意见。

严格要求学生,我相信学生会渐渐习惯的。

关爱学生,心要柔软,而严格要求学生,则必须让心硬起来。

关爱与严格要求并行,学生才能真正健康成长【第3篇】小学数学继续教育研修日志――如何构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上,教师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以实现目标,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多的知识,是教师们追求的目标。

在新课程理念的驾驭下,教师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知识技能得到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并能在轻松快乐的师生互动中完成的学习。

而当学生能够主动的投入学习活动,满心欢喜地对待数学,不由自主地投入数学活动时,他们的学习效率将是最高的,教师的教学效率也是最高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最大可能的优化教学指导策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怎样才能最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是我们教师都应不断思考的问题。

一、设置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与教学效果有直接关系。

而教学的情境又是影响学生情绪的重要原因。

因此,教学中教师既要关心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平等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又要优化教学方法、手段,创设情境,寓教于乐,以趣促思,开发心理潜能,使学生以良好的情绪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投入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可这样创设教学情境:从前有300个长工为财主干了一年活,除夕晚上财主不情愿地拿出5000个铜板作为长工的工钱。

他贼眼溜溜,假惺惺地说:“我来给你们分工钱,我说过5000个铜板全分给你们。

”他一边说,一边在纸上算,“你们看5000除以300等于16余2,就是说你们每个人应得16个铜板,至于剩下的2个就当你们这一年的住房费吧!”长工们听完,有的点头,有的拿起16个铜板就准备走。

这时,机灵的阿凡提站起来说:“财主,别耍花招,我们可不上你的当。

”说到这里,老师提问:“为什么阿凡提说财主耍花招?”然后再进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他们探索发现新知识的积极性。

使他们能以积极的思维状态投入到学习新知识的探索活动中。

二、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1、行为习惯养成:包括读、写、说、听等各种习惯养成,要求教师在一年级就开始培养。

学生只要会听讲、会学习了,也就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数学课堂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会思维,因而思维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掌握儿童的认识规律,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等活动,让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教学中,特别是大班额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嫌麻烦,而只是照本宣科,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数学是严谨的,不容许教师有半点马虎,从数字、算式的学写到算理的掌握以及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都需要教师有扎实、深厚的教学基本功。

教师是楷模,天天给学生做榜样,字、普通话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功底厚薄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有的教师在教学时甚至连一些基本的单位名称都说错,女口:面积单位是1平方米而教师却说成平方米,单位名称与面积单位混淆。

因此,无论是年长教师还是年轻教师都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扎实训练教学基本功。

四、激励评价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评价与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强化主动学习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对不同的回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评价,可采取语言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物质的奖励等措施。

比如对平时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只要他们回答出了在他们能力范围内能够回答出来的问题,我就会给予他们鼓励,从而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当他们回答出来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时,也应该给予他们激励,让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勇攀学习的高峰。

对于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多大的困难也会克服,学习的效率自然提高了。

五、开放教学,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保证学生的学习是有差异的,学习兴趣也不尽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