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的教学设计,分这几个步骤来写!

教师的教学设计,分这几个步骤来写!

教师的教学设计,分这几个步骤来写!
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关乎着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这么严重的教学设计,学好下面几个步骤,就能松弛应对!
一、课前部分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

(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3)分析例外年级每课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

(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目标。

(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A、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详尽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

大凡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大凡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

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

如“通过收集资料”“通过观看影片……”“通过本课学习”。

行为动词必须是详尽可测量、可评价的。

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根据课程标准中给出的行为动词进行使用。

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

比如自己以前写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教材第三目(行为条件),能够背写出(行为动词)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表现程度),了解(行为动词)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现程度)
B、叙述最佳有例外层次
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例外要求、例外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C、过程与方法是什么?
对于过程与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误区,以前写过程与方法,往往写的是:讨论法、合作探究、资料收集等,其实这些只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源不能作为学生要获得的能力目标。

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指详尽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

(这是以前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教学必须重视的内容,学生应该学会基本的思维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重点。

(2)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部分的写作要求:介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与技巧。

★★(六)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

(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二、课堂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部分
课前探究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方案。

★★(二)导入新课部分
导入新课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教学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

★★(三)xx互动部分
师生互动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

(2)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
此外,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要求:(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3)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

(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例外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

(5)对教材内容作合适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存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

(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四)课堂总结部分
课堂总结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

(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

★★(五)课后作业部分
课后作业部分的写作要求:每节课设计10道单项选择题(选择题突出对教材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与掌握),1道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突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道问答题(问答题突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


三、课后部分——教学反思与评价
教学后记部分的写作要求:
(1)评价出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实施结果。

(2)对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完善。

(3)写出你的教学感想、心得、体会。

①脉络要“准”——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②目标要“明”——是教学设计的“方向”;
③立意要“新”——是教学设计的“灵魂”;
④构思要“巧”——是教学设计的“翅膀”;
⑤方法要“活”——是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
⑥练习要“精”——是教学设计的“综结点”。

xxxxxx店乡中心小学x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