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抱绘本,倾听花开
图画书阅读是婴幼儿凭借色彩、图像、成人的语言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图画为主的婴幼儿读物的所有活动。
美国在50年代就开始了早期阅读的研究,一些发达国家在80年代就把儿童智能教育的重点放在了提高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方面。
因此,早期阅读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幼教界的广泛重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再次将早期阅读教育列入其中。
然而,幼儿不是天生就具备阅读能力的。
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的3年时间,正是幼儿口语飞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如何在图画书阅读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这需要我们一起来思考策略,一起来开展实践研究。
一、图画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从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由此可见,引导幼儿进行经典绘本阅读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对照我园早期阅读的现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
1.教师在指导策略上
缺乏有关早期阅读方面的理论知识,个别教师甚至将早期阅读与识字教育相等同;指导方法较为单一,缺乏灵活性与系统性。
2.家长在教育观念上
普遍存在“一切为升小学做准备”的观念,过分强调识字、书写的重要性,教育方法不得当,从而扼杀了幼儿对早期阅读的兴趣,影响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3.在我园幼儿的现实状况上
幼儿由于各方面原因,缺乏交流的环境与对象,词汇有限,制约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充分说明了我园开展图画书阅读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在图画书阅读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指导策略
图画书作为一种独特的读物形式,能非常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尤其是图画书的连贯性画面能促进幼儿流畅语言表达,已成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重要资源和手段,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1.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1)创设图书角,提供合适的图画书阅读材料。
实验班精心布置图书角,为幼儿提供舒适的桌椅。
允许一名幼儿每周从家带一本最喜欢的图画书放在图书角与大家分享,老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有的放矢地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幼儿读物,除了图书之外,还有许多材料都是幼儿不可缺少的阅读材料。
如教师自制的教学图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头饰,幼儿自制的图书、卡片等。
形象生动的阅读材料呈现在幼儿的面前,能大大激发幼儿的阅
读兴趣。
阅读材料根据需要随时更换与添加,每天午餐后让幼儿自主阅读,自由交流,使幼儿将已有的阅读经验同化于自主阅读之中,迁移在语言表达上。
(2)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阅读互动作用。
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重要构成因素,幼儿阅读兴趣的产生,语言能力的发展离不开阅读方式、阅读交往等的相互作用。
在阅读中,以老师引导为主,采用师生共读、同伴交流等多种形式。
老师与孩子之间形成了温馨、和谐、互相理解和信任的关系,孩子们在这种集体环境中学习阅读,可以与同伴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从而提高他们参与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2.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1)增强幼儿爱护图书的意识。
一是图书的摆放形式,呈开放式和定位式,给孩子准备图书架或图书袋,做各种分类摆放的标记。
每次看完书后,指导孩子按标记摆放图书,整齐的摆放、整洁的图书,暗示着幼儿书是很重要的。
二是师生共同制定阅读区的规则,这样可以保证幼儿阅读时爱护图书。
比如请一个专门的幼儿做图书管理员,督促幼儿遵守阅读区的规则。
三是开设修补角,一张小桌子,一个工具盒,内放剪刀、双面胶、黑水笔、尺子等,便于幼儿发现破损的书及时修补。
常此以往,幼儿对图书就会非常爱护,在阅读区的一些良好行为也就会逐渐养成。
(2)教会分享图书。
有些幼儿无论是看书还是玩玩具,都喜欢
一个人看或一个人玩,不允许别人动自己的。
尤其是幼儿从自己家里带来的书,更是爱不释手,即使是看完了也舍不得放下。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对幼儿进行启发诱导。
首先拿出一本书,对幼儿说:“我把这本书看完了,想跟小朋友交换一下,谁跟老师换一下?”幼儿纷纷举起自己的书说:“我跟老师换”以此培养其初步的分享意识和愿望。
然后,我就组织小朋友两个人两个人地交换图书,逐渐培养起他们互相商量、互相交换的好习惯。
3.养成正确阅读的好习惯
在小班的时候,每次更换新书,我们首先向幼儿介绍书,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小朋友对班里的图书都能说出名字;拿到一本新书先认识书的封面,我们会告诉幼儿有书名的一面是前面,看书时应由前到后,一页一页地按顺序向后翻。
同时,我们会帮助幼儿理解图书的内容,看到一幅图,先观察主要的,如:这幅画上有谁?在干什么?再通过背景猜测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最后预测结果会怎样?这样一页一页的翻下来,整本书的内容就基本了解了。
4.构建图画书阅读的课程体系
(1)图画书阅读的课程目标:探索如何选择适合各年龄段特点的优秀的阅读材料,通过图画书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帮助幼儿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让幼儿享受阅读的快乐,同时,提高幼儿善于运用阅读经验解决问题和大胆表达、不断创新的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图画书与课程的整合。
我们把早期阅读和主题活动相融合,把教师预设性的正规阅读活动与幼儿生成的自主的非正规性活动
相结合,把集体阅读、小组阅读、结伴阅读等相整合以此培养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及同伴交往能力,提高了幼儿的阅读能力和多元表述能力,激发了幼儿初步的文明意识和潜规则意识。
(3)绘本节的开展。
开展各种与图画书有关的特色活动,有幼儿故事会、亲子故事会、亲子绘本展、“亲子绘本剧”表演,开展“你藏书,我分享”的书香节系列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去阅读自然,阅读人生,发现一个广阔的新世界。
三、在图画书阅读中所取得的成果
1.幼儿的发展
经过五年多的实践研究,我们的特色已初见端倪。
我们的孩子爱上了阅读,我们的老师会研读绘本了,我们的研究得到了家长的积极支持与响应,得到了来自小学老师的充分肯定与认可,在周边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如今,每天早晨,早来的孩子会选择进入班级图书角捧着一本自己喜欢的绘本或津津有味地阅读着或找个
小伙伴一起分享书中的快乐;午间,进餐快些的孩子会从班级图书角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绘本坐在一边饶有兴趣地读着,常常会有三五个小脑袋聚在一起就一幅画面“争执”着;傍晚,放学后的孩子们最喜欢拉上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在园亲子阅读区开始美好的亲子阅读时光,常常是流连忘返。
2.教师的成长
课题组老师不断学习教育理论,定期上研究课,并及时组织大家进行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老师的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分别有20多篇相关的论文在省、市、区荣获一、二等奖,并有8篇论文发表在幼教杂志上。
3.家长的进步
在幼儿园、班级、孩子们的积极推动下,经典绘本阅读已引起了更多家长的兴趣,成为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
休息时间,家长不再沉迷于打牌、搓麻将,每天会抽出时间与孩子度过美好的阅读时光。
在讲故事比赛中,在与父母自编画报的过程中,在家庭童话剧表演中,让孩子和家长们再次感受到经典图画故事书的魅力所在。
怀抱绘本,倾听花开,让图画书成为每个孩子语言发展的平台,成为每个孩子生命成长与收获的无尽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