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关节/index.html老道长说人就象一盏灯,点亮之后就开始消耗,能量耗尽之后就会息灭。
灯盏的大小是先天所赐,消耗的快慢为后天的行为、造化。
人比喻是灯的主体,人的元气就是灯盏内的油料,为此,人有生、老、病、死。
黄帝曾问道于广成子,几千年前的道家就掌握了修后天补先天的“养生”之道。
“养”就是小消耗、甚至是不消耗。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节能、保养。
“生”是修复,是还原,也就是通过用一种修练的方式(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还虚合道)使消耗掉的元气、元神得以还原和恢复。
养生之道,内修精气与神可长生久世,外练筋骨与肉可强健体魄。
精气神为内潜的修练,道家称之谓内丹功,是性命双修之法,此法,必先养心性,而后练命(命;即气也),心静、气沉,静极生动,物极必返,才会产生真阳真气,然后方可达到通经活络,运行周天,养护藏腑,层层修练最终可补元气,能延年益寿,达到修后天返先的的效果。
筋骨肉主要以运动锻练方式来获取能量以鼓张肌、筋、膜,保护骨格,护理骨格、关节之间的软组织,以锻练的方式来增强筋和膜的忍性,使关节之间的软组织松软柔润,以达到人体的外护结构筋、骨、肉的强健,维护人身的健康。
在此,我们先讲讲人体中筋骨肉的锻练和护理,使人身中最基本的宅体强健起来,以维护和发展身心的健康。
脆弱的关节是人衰老的第一征兆,一旦关节衰老,你就要开始漫长的慢性疼痛。
与其等待依靠抗炎药和止痛药缓解这种疼痛,不如趁采取多种措施减少,甚至防止骨关节老化和磨损。
通过长时间的研究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人体中有颈、肩、肘、腕、腰、髋、膝、踝八大关节附加胸关节等九大关节特别重要,它承载和主宰着人身的一切。
一,颈关节;主要指颈椎骨,颈椎位于头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
颈椎共有七个组成,除第一颈椎和第二颈椎外,其他颈椎之间都夹有一个椎间盘,加上第七颈椎和第一胸椎之间的椎间盘,颈椎共有6个椎间盘。
每个颈椎都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组成。
椎体呈椭圆形的柱状体,与椎体相连的是椎弓,二者共同形成椎孔。
所有的椎孔相连就构成了椎管,脊髓就容纳其中。
颈椎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
颈椎有大量关联的神经系一、颈丛;由第1-4 颈神经前支组成。
发出皮支和肌支。
皮支分布到颈前部皮肤。
皮支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肌支有:膈神经、颈神经降支和颈袢二、臂丛;由第5-8 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组成。
可分为根、干、股、束四段,并发出许多分支,在腋窝臂丛形成三个束,即外侧束、内侧束和后束,分别位于腋动脉外、内和后侧。
臂丛的分支:胸长神经、肩胛背神经、肩胛上神经、肩胛下神经、胸内外侧神经、胸背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颈椎病主要有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
这些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引起的一系列功能障碍所导致。
我们采取防治的主要方法是积极锻炼颈肩部肌肉力量,增加颈椎后韧带及侧韧带的力量,避免颈椎体空间狭小造成脊髓压迫或者椎动脉压迫。
加强颈椎,肩部肌肉的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并治疗早期颈椎病。
二,肩关节;肩关节是由肩胛骨的关节盂与肱(工)骨头组成,故又叫肩肱关节。
因为肱骨头较大,呈球形,关节盂浅而小,仅包绕肱骨头的1/3,关节囊薄而松弛,所以肩关节是人体运动范围最大而又最灵活的关节,它可做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以及环转等运动。
但肩关节的这个结构上的特点虽然保证了它的灵活性,但它的牢固稳定性都较其他关节为差,是全身大关节中结构最不稳固的关节。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简称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
上肢长期靠在身旁,垂于体侧,没有得到锻练,使之经、肌组织不发达,不能很好得保护关节,为此,寒气很容易从此侵入,这被认为是肩周炎最主要的诱发因素。
但也有相当多的肩周炎病人发生于手工作业、伏案久坐等具有不良姿势的职业,而且过度胸椎后突(驼背)的病人明显地容易患肩周炎。
这可能由于长期的不良姿势或姿势失调造成了肩胛骨的倾斜,肩峰和肱骨也因不正常的应力而发生位置改变,逐渐形成肩袖损伤,潜在地导致肩周炎。
我们首先采用上、下、前、后、左、右的运动锻练来加强肌肉、软组织和经络的柔韧性来防护和治疗肩关节。
三,肘关节;肘关节由肱尺、肱桡和桡尺近侧三组关节包于一个关节囊内构成,故称为复关节。
其中肱骨滑车与尺骨半月切迹构成肱尺关节,属于蜗状关节,是肘关节的主体部分;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凹构成肱桡关节,属球窝关节;桡骨头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骨切迹构成桡尺近侧关节,属车轴关节。
关节囊附着于各关节面附近的骨面上,肱骨内、外上髁均位于囊外。
关节囊前后松弛薄弱,两侧紧张增厚形成侧副韧带。
尺侧副韧带呈三角形,起自肱骨内上髁,呈放射状止于尺骨半月切迹的边缘,有防止肘关节侧屈的作用。
桡侧副韧带也呈三角形,附于肱骨外上髁与桡骨环状韧带之间。
此外,在桡骨头周围有桡骨环状韧带,附着于尺骨的桡骨切迹的前后缘,此韧带同切迹一起形成一个漏斗形的骨纤维环,包绕桡骨头。
4岁以下的幼儿,桡骨头发育不全,且环状韧带较松弛,故当肘关节伸直位牵拉前臂时,易发生桡骨头半脱位。
当肘关节伸直时,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咀尖恰位于一条直线上,屈肘时则形成以鹰咀尖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临床上常以此鉴别肘关节脱位或肱骨髁上骨折。
肘关节在伸直的情况下,若受暴力如跌倒时一侧手掌着地,使肱骨下端向前移位、尺骨鹰咀则向后移,形成肘关节后脱位。
当肘关节伸直,前臂处于旋后位时,臂与前臂并不在一条直线上,前臂的远侧端偏向外侧,二者之间形成一向外开放的钝角,称为提携角。
肘关节的肱尺关节可沿略斜的额状轴作屈伸运动;桡尺近侧关节与桡尺远侧关节是必须同时运动的联合关节,司前臂的旋转运动(见后);肱桡关节虽属球窝关节,但只能配合上述两关节的活动,即与肱尺关节一起,共同进行屈伸运动,配合桡尺近侧关节进行垂直轴的旋转运动,但却失去矢状轴的内收、外展运动的能力。
肘关节由肱骨下端和桡骨、尺骨上端构成,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三个关节共同包在一个关节囊内。
肘关节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关节之一,同时,最容易受到损伤关节之一,肘关节一旦受到了伤害将会给人的生活和工作带了来不便。
每天进行弯曲伸直或旋转肘关节锻练可以让肌腱和韧带保持柔软。
四,腕关节;腕关节又称桡腕关节,是典型的椭圆关节。
由手的舟骨、月骨和三角骨的近侧关节面作为关节头,桡骨的腕关节面和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作为关节窝而构成。
关节囊松弛,关节的前、后和两侧均有韧带加强,其中掌侧韧带最为坚韧,所以腕的后伸运动受限。
桡腕关节可作屈、伸、展、收及环转运动。
经常发挥手上力量作用的人很容易使腕关节受到损伤,日常生活中,最好不要让手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经常做做抓握运动,或者左右上下活动手腕。
手腕活动动作越多样化,对腕关节和手关节越有利。
五,腰关节;腰关节主要是指腰间的腰椎关节,人体有五个腰椎,每一个腰椎由前方的椎体和后方的附件组成。
椎板内缘成弓形,椎弓与椎体后缘围成椎孔,上下椎孔相连,形成椎管,内有脊髓和神经通过,两个椎体之间的联合部分就是椎间盘。
它是由纤维环和髓核两部分组成。
髓核位于椎间盘的中央,它是一种富含水分、呈胶冻状的弹性蛋白。
在髓核的周围是纤维环,一层层的纤维环把两个椎体连接在一起,并把髓核牢牢地固定在中央。
人的腰椎支撑人的整个上半身,并承受着人的腰胯以上所有承受的力量,为一身之主,负责着人体上肢的灵活度,以及全身活动的协调性,它主宰着人的力量和灵活度,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关节之一。
它的常见病有:椎间盘突出(膨出)症;其发病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在各种外力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使相邻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痛,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甚至大小便失禁,瘫痪。
骨质增生;随着年龄增长,腰椎及周围软组织产生退行性病变。
由于软组织病变、肌肉的牵拉或撕脱、出血、血肿,日久便形成刺状的骨质增生;骨刺的形成又对软组织产生机械性的刺激,压迫神经导致神经根水肿变形,产生腰腿痛等症状,如此恶性循环,病情不断加重。
若不根本解决腰椎及周围软组织产生退行性病变问题(锻练,加强软组织的活力和韧性,阻止软组织产生退行性病变),虽有许多通常的治疗措施,但疗效皆不尽如人意。
病情反复,时好时坏,不能根治。
对早期腰椎病,症状轻微,不需要做特殊的治疗,应用运动的方法积极锻炼腰部肌肉力量,增加腰椎前韧带,后韧带及侧韧带的力量,避免椎间盘受压迫突破人体正常韧带,肌肉的保护。
加强腰部肌肉的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腰椎病的发生和发展并治疗早期腰椎病。
六,髋关节;髋关节为多轴性关节,能作屈伸、收展、旋转及环转运动。
但由于股骨头深嵌在髋臼中,髋臼又有关节盂缘加深,包绕股骨头近2/3,所以关节头与关节窝二者的面积差甚小,故运动范围较小。
加之关节囊厚,限制关节运动幅度的韧带坚韧有力,因此,与肩关节相比,该关节的稳固性大。
而灵活性则甚差。
这种结构特征是人类直立步行,重力通过髋关节传递等机能的反映。
当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时,股骨头大部分脱离髋臼抵向关节囊的后下部,此时若外力从前方作用于膝关节,再沿股骨传到股骨头,易于发生髋关节后脱位。
关节软骨是髋关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1-2mm厚度胶原纤维、糖蛋白、透明质酸酯聚集而成,当水合作用时就起了垫子样作用,以吸收和分散所承受的负重和机械力量。
在生理状况下,关节软骨依靠关节周围及热的收缩及软骨下的骨质来完全上述的任务。
肌肉的收缩除带动关节活动外,同时起着橡皮带样作用,吸收了大量传来的冲力,保护了关节。
髋关节病变常为隐匿起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可为单侧或双侧髋关节间断疼痛,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但腱端炎和滑膜炎正在不断的发展。
当出现明显的髋关节疼痛甚至活动受限时,髋关节软骨已有破坏、关节间隙已狭窄。
髋关节炎表现为臀外侧、腹股沟等部位疼痛,可放射至膝。
具体有髋关节疼痛、肿胀、内部积水、软骨磨损、骨刺增生、关节变形、髋的内旋和伸直活动受限、不能行走甚至卧床不起。
肌肉老化、周围神经病变时,肌肉吸收能量的功能也大大的减弱这也是造成髋关节产生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加强对髋关节组的锻练是最好的防护措施之一。
七,膝关节;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音:“料”)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为人体最大且构造最复杂,损伤机会亦较多的关节。
膝关节内有两条交叉韧带。
前交叉韧带附着于胫骨髁间前窝,斜向后外上方,止于股骨外侧髁内面的后侧,有制止胫骨前移的作用。
后交叉韧带位于前交叉韧带的后内侧,较前交叉韧带短,起自胫骨髁间后窝及外侧半月板的后端,斜向前上内方,附于股骨内侧髁外面的前侧,具有限制胫骨后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