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治疗历年考试简答题答案

心理治疗历年考试简答题答案

2017年10月考试试题
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8 分,共24 分)
32.简述阻力的表现形式。

P139-143
答:1、对约定的治疗时间采取消极态度,对治疗的时间规则抗拒;2、把注意力集中在与治疗者有关的问题上;3、对问题的回避;4、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33.简述决断训练的基本步骤。

P205
34.简述森田疗法中“顺应自然冶包含的涵义。

P260
五、论述题( 本大题16 分)
论述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相似点与不同点。

2016年10月考试试题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2.简述咨询的特征及定义。

P1-2
答:1.咨询的特征为:
(1)咨询体现着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人际关系。

(2)咨询是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

(3)咨询属于一个特殊的服务领域。

2.咨询的定义:咨询是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

33.简述在咨询与心理治疗过程中运用各种心理测验的注意事项。

P102
答:在咨询与心理治疗过程中运用各种心理测验时,要注意下列3点注意事项:(1)要正确选择测验材料。

任何心理测验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超出一定的范围,测验的效度和信度就不可靠了。

(2)不要滥用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为了帮助诊断和分析,如果通过与咨询或治疗对象的交谈,对其问题已形成明确的看法,就可放弃不必要的心理测验。

(3)测验结果要可靠。

为了达到这一点,首先专业人员要有标准的指导语、标准的答案和统一的记分方法,不可因人而异;其次要使咨询或治疗对象打消思想顾虑,如实地完成测验项目。

34.简述不合理信念的三个特征及其结果。

P236
答:不合理信念的三个特征是: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

(1)怀有绝对化的要求的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困扰。

当某事物的发生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们就会感到受不了,感到难以接受、难以适应并陷入情绪困扰。

(2)过分概括化的一方面是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评价,常常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产生以及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另一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这会导致一味责备他人以及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

(3)有糟糕至极的信念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

五、论述题(本大题16分)
35.罗杰斯曾指出:“治疗的成功主要并非依赖治疗者技巧的高低,而依赖于治疗者是否具有某种态度。

”试进一步对该观点展开论述。

P37
2015年10月考试试题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2.简述治疗关系的影响因素。

P33
答:影响因素:
(1)共情。

共情是指治疗者时时刻刻都应该是非常敏感的,对于前来寻求帮助的每一个特殊的个体都能保持这种敏感,变换自己的体验。

(2)积极关注。

积极关注是一种共情的态度,是指治疗者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

(3)尊重和温暖。

尊重来访者要求治疗者要能接受对方,能容忍甚至接受对方不同的观点、习惯等。

温暖是治疗者对来访者的主观态度的体现,它不是能以语言来表达的,而是以某些人类交往中最基本的成分来体现的。

(4)真诚可信。

要开诚布公地与来访者交谈,直截了当地表达你的想法,而不要让来犯者去猜测你谈话中的真实含义或去想象你所做的一切是否还提供了什么别的信息。

33.简述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发展趋向整合的主要原因。

P277
答:主要原因:(1)不同疗法疗效相近;(2)不同疗法各有千秋;(3)寻求影响治疗成功的共同因素;(4)现实社会的要求。

34.简述心理测验的种类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P101-102
答:按测验目的分为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特种技能测验、诊断测验。

注意事项:(1)要正确选择测验材料;(2)不要滥用心里测验;(3)测验结果要可靠。

五、论述题(本大题16分)
结合实践论述认识领悟疗法的基本观点。

P175
答:钟友彬的认识领悟心理治疗主要遵循心理分析的理论与原则进行。

他认为:病症的“根源”在于儿童时受过的精神创伤,这些创伤引起的恐惧在脑内留下痕迹,在成年期遇到挫折时就会再现出来影响人的心理,以致用儿童的态度对待在成年人看来不值得恐惧的事物。

由于症状都是幼年期经历的恐惧在成人身上的再现,因此症状的变现必然带有幼稚性,具有不成熟的、儿童式的心理表现。

钟友彬认为治疗的目的是要消除病人的症状,而症状的消除需要病人对治疗者解释的领悟。

病人的领悟是在治疗者引导下达到的,因此疗效的取得不在于揭示幼年的精神创伤,而是在于病人对治疗者解释的信任,这就是领悟的本质。

领悟的内容是治疗者灌输给病人的,病人自感以前的想法及行为可笑,自己抛弃了原有的态度、行为,使症状得以消失。

2015年04月考试试题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2.简述不同类型会谈的目的与作用。

P57-58
答:心理治疗中的会谈按其作用划分,可分为收集资料式会谈、诊断式会谈、心理治疗式会谈。

(1)收集资料式会谈是会谈的最基本形式,目的就是要收集与来访者问题有关的资料、信息。

(2)诊断式会谈的目的首先是要区分来访者是否适合进行心理治疗,其次是要分清来访者的问题到底出在那里,什么是对方的主要问题。

(3)心理治疗式会谈是要帮助来访者产生某种改变。

33.简述心理治疗中来自治疗者的干扰或问题。

P151-156
答:心理治疗中来自治疗者的干扰:
(1)产生于满足自身需要的干扰
①在私人关系方面:治疗者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
②其他个人需要的满足:治疗者有时可能会有控制他人的欲望超过了帮助他人的欲望。

治疗者可能会把自己的愿望强加于来访者头上。

有的治疗者可能会固守某种世界观或某种治
疗观念。

(2)治疗者个人缺点的干扰
①治疗者的个人问题
②治疗者的刻板印象或移情
(3)干扰的某些具体表现
(4)缺乏自信心
(5)治疗出现失误
(6)治疗者自身的苦恼
34.简述常用的行为观察方法。

P195
答:行为观察方法常用的有:
(1)频数测量,适于记录非连续性的行为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次数。

(2)反应分类,将反应分为适当的——不适当的,正确的——不正确的等类型,分类记录有关反应发生的次数。

(3)间隔记录,这是一种时间取样的记录。

(4)持续时间,对连续性行为的观察记录。

五、论述题(本大题16分)
结合案例,论述对于治疗理论和方法的选择。

P284
答:(1)对于理论的选择
对理论的选择依赖于许多与治疗者个人有关的因素。

这些因素是,治疗者的观念、治疗者的个人特点、治疗者的临床工作实践。

(2)对于方法和技术的选择
对于具体治疗案例运用何种方法和技巧,治疗者可以采取相对灵活的态度,只要是在其理论原则指导下进行即可。

另一种情况是以来访者的问题为准选择方法。

2014年10月考试试题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2.举例说明在具体化方面治疗者要注意做好的两方面工作。

P45
答:治疗者要注意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澄清具体事实;二是搞明白来访者所说的词汇的具体含义。

33.简述钟友彬中国认知领悟疗法与心理分析的异同。

P181
答:认识领悟疗法与心理分析的相同点:
(1)承认人有无意识的心理活动;
(2)承认人格结构论;
(3)承认神经症病人患病后有两级获益;
(4)承认幼年期的生活经历,尤其是创伤性体验,对个人形成影响,并可成为成年后心理疾病的根源。

但不同意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的普遍特性,也不同意把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都归于幼年性心理的症结。

(5)同意心理分析的观点;
(6)同认为性变态是幼儿性欲的直接表现,是成人的一种非常态的性满足;
(7)都采用解释的方法使病人达到真正的领悟,从而使症状消失;
(8)他放弃了经典的心理分析治疗方法,自行创造了一套适于中国国情的治疗方法与解释。

34.简述森田疗法住院治疗的四个阶段。

P267
答:住院治疗过程分为4期:绝对卧床期、轻工作期、重工作期、生活训练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