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储气井安全管理规定实用版

储气井安全管理规定实用版

YF-ED-J7302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储气井安全管理规定实用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储气井安全管理规定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储气井是CNG汽车加气站站区的主要危险
源,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检查、维护不当,则可
能酿成重大事故,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

为确
保储气井的安全运行,分析储气井的事故表现
形式,制定切实可行的检查、维护和保养规
程,是预防储气井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

为了
更有效的监督储气井的安全运行,现将储气井
的事故表现形式、及维护保养制度下发到北
站。

望严格认真执行。

一、储气井事故的主要表现形式
储气井事故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筒体上
串、井口装置泄漏、井下泄漏、井管爆裂等现象。

1、筒体上串
这种情况多数是因为井筒与井壁间的环形空间封固质量而引起的,筒体内在25 的压力作用下,会产生弹性拉伸变形,而封固面的摩擦阻力不足以抵抗筒体弹性变形产生的作用力,井筒就会串出地面,称为“冒井”。

2、井口装置泄漏
如果储气井出现上述“冒井”现象,不及时处理,就会造成连接管线压力集中,卡套松动,发生泄漏或冲管事故,使大量高压气体喷出,如不及时处理,则会酿成较大事故。

3、井下泄漏
这种泄漏发生在井下,一般多出现在螺纹
连接处或管壁出现裂纹、穿孔等现象,如果储气井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能稳压的情况,又排除了井口装置泄漏的因素后,即可认为是“井下泄漏”,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很难采取补救措施,只能作报废处理。

4、井管爆裂
井管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腐蚀,“氢脆”现象而发生爆裂,若固井质量达标,爆裂后,仅会发生气体泄漏现象,若固井质量差,井筒会在高压天然气的作用下窜出地面,产生严重事故。

二、储气井的检查、维护和保养
加强储气井的检查、维护和保养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坚持正确的日常检查、维护和保养,会有效地减小事故的发生,站区储
气井是站区的主要危险源,我们应对站区的储气井给予高度的重视,以确保站区的生产安全运行。

1、坚持储气井的日常检查,定期检查、检验制度
储气井应安排定期检查、检验。

经检查、检验发现有严重安全隐患的储气井,应立即停用并由原制造安装单位进行修理,经修理并检验合格的允许使用。

使用期间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适时演练。

要加强日常检查和维护。

相关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主要是检查储气井地上部分。

重点查储气井是否泄漏、冒
井、沉井、变形、损伤、腐蚀、部件松动等情况。

查泄漏,每天对储气井的所有接口、阀门、上封头用检漏仪或肥皂水进行检查。

查管线有无变化,每天检查储气井进出口管线的位置和角度有无变化,如果进出口管线位置和角度发生变化,则容易造成应力集中现象,造成卡套脱开的事故。

查腐蚀情况,检查管线、阀门、井管裸露部分有无腐蚀情况,如出现腐蚀情况,应及时处理。

填写检查记录,每天应认真记录储气井的压力变化情况,填写检查记录,如实记录储气井的运行情况。

在检查时,检查人员应注意所站位置,切
不可站在与进出管线同一轴线上。

定期检查的主要工作为:
每月检查一次井身有无上冒或下沉现象,测量上封头与地面的距离、进出气管与地面的距离,和以前的检查记录作对比,判断井身有无移动。

同时,还应检查与井筒连接的地面有无裂缝和裂缝的变化情况。

2、每年应对储气井进行一次严密性实验,
3、储气井按照相关规定定期进行排污,排污前应按应急预案在排污口周围拉起警示带,做好必要的应急准备,排污时井内压力不应超过相关规定数值。

平稳开启排污阀,进行排污作业,排至没有污水和油污为止,如排污过程中排污阀结霜严重则应暂停排污,等结霜消除后再进行排污
作业。

排污时,站长和安全员均应在现场监护。

禁止在大雾或下雨时进行排污作业。

如果几次排污均未排除污水和油污,则可能是排污管堵塞,这时应及时上报公司,联系相关单位对排污管拉出进行检查,以免污水和油污长期积聚在井筒内,加速井筒内壁的腐蚀。

德州顺通安全技术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