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一碗清汤荞麦面》教案
教师宋梅玲班级高一课型新授课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疏通字词,掌握音、形、义。
2、把握文章线索,独立概述故事情节。
3、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
4、多角度评价小说人物,领会、提炼概括小说主题
教学重、难点:
1、尊重多元文化,理解在特定的除夕夜“一碗清汤荞麦面”所蕴含的特殊意义。
2、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
3、经过讨论,能够提炼概括小说主题。
教学方法
以生教生、竞赛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媒体:PPT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课下已经粗读了日本作家栗良平的小说《一碗清汤荞麦面》。
那么,这篇文章需要我们大家掌握什么呢?请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
——出示本堂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见上)
首先,我们进行本节课的第一环节——文章作者、文化背景以及字词的疏通(包括音形义)。
时间:8分钟。
——出示第一次先学后教自学目标。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时间:8分钟)
自学目标:
1、文章作者简介(提示:国籍、原名、代表作、所获荣誉)
2、文化背景简介
3、字词(包括音形义)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当堂检测(时间10分钟)
活动方式:
学生走上讲台,充当“小老师”简介文章作者。
如有遗漏或错误之处,其他同学予以补充更正。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找到自信;督促每个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锻炼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1、作者简介:
国籍:日本
原名:伊藤贡
代表作:《纺织公主》
《又听到二号汽笛》
所获荣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
奖
2、教师简略介绍文化背景
在日本,年夜饭吃荞麦面,代表细水长流与健康长寿,寓意人们
的缘分长久,幸福常在。
又因为荞麦面条容易断,所以还有将一年的辛苦与烦恼留在旧年,不带到新年里去的意思。
3、文章字词
活动方式:
学生一人走上讲台,大声读一遍,其他同学更正。
正音之后,同学领读,全班同学大声跟读。
(设计意图:督促学生养成讲话声音洪亮、神态自然、落落大方的良好习惯;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字词时关注音、形、义结合的意识。
)
教师随机抽取同学解释词语意思。
●打烊尴尬褪色抚恤金轶事(同“逸事”)
●瞥一眼若无其事全神贯注不知所措
●皑皑白雪屏住呼吸
注:给全体学生3分钟时间整理课堂笔记。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时间:10分钟)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进行本节课的第二个环节
自学目标1:参照下表,填充空白处。
★采取比赛方式,同学想好请举手示意。
★比赛标准:语言准确、简练、有条理性,声音洪亮。
自学目标2——快速浏览课本,概述故事情节。
教师提示:围绕文章线索概述故事情节(找出本文的线索。
)
注:母亲语言与三人外貌及服装变化请在原文中标出。
(五)第二次先学后教当堂检测:
活动方式:学生首先找到表格答案者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好胜心理,促使课堂紧张高效,逐渐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的好习惯,提高正确率,节约时间。
)
教师点评指导:
同学们,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
1、故事涉及的时间跨度是14年。
2、故事里的重要人物有3+2个。
3、母子3人在北海亭面馆共吃过4次面。
4、母子3人共点
过1+1+2+3
碗面,按照份量,他们实际总共吃了
1.5+1.5+3+3碗。
自学目标2检测方式
学生合上书,用自己的语言简练概括本文故事情节。
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是母子三人四次到北海亭面馆吃面。
那么,请问同学们,为什么母子三人在除夕夜头碰头吃一碗清汤荞麦面呢?他们的家庭经历了怎样的遭遇呢?我们一起分享这个感人的故事。
提示关键词——父死、欠债、各尽所能、提前还清、十四年后(学生做答)父亲死于交通事故,抚恤金全部用于还债,剩余部分分期偿还。
两个孩子各尽所能帮助母亲,以便母亲能安心工作。
遭受命运沉重打击的母子三人,先后四次于大年夜来到北海亭面馆,“头碰头”吃清汤荞麦面,相互鼓励,相互支持。
母亲因努力工作,得到特别津贴,提前还清借款。
十四年后,大儿当医生,二儿在银行工作。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母子三人终于走出了困境。
(六)第三次先学后教(时间:15分钟)
小说的三要素是情节、人物、环境。
理清了文章的故事情节后,我们分析本文的人物。
自学目标(时间:6分钟)
1、填写表格,从文中找出相关人物的语言以及神态。
2、揣摩人物神态、语言,并对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加以合理想象。
3、学生分角色情景模拟,品味母亲个性化语言之中蕴含的心理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调动同学的亲身体验,更好地理解人物语言之中蕴含的微妙的心理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在本节课末尾学生兴奋度降低的时候再次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与创造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
(七)第三次先学后教当堂检测
活动方式:
1、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
2、学生分角色情景模拟。
3、学生分析语言背后蕴含的人物心理活动,其他同学更正补充。
4、教师提示、点拨并指导学生总结
教师提示:请同学们关注、体会母亲语言中省略号的变化。
四位学生分角色情景模拟。
学生体会母亲四次的心理活动(时间:3分钟)并作答。
前三次母亲难为情、胆怯、羞涩、害怕瞧不起的程度一次比一次轻,底气一次比一次足。
原因是经济状况一次比一次好,而且孩子们很上进。
第四次则很平静,多了从容平静和彬彬有礼,因已完全度过了困境甚至有几分自豪。
教师根据学生作答做适当点拨指导。
(八)第四次先学后教(时间:4分钟)
自学目标
1、在文中标出关于母子三人及店主夫妇的细节描写之处。
2、思考我们能从中读出什么?
(九)第四次先学后教当堂检测(时间:6分钟)
活动方式:学生作答,其他学生补充,教师适当提示。
(设计意图:广泛调动全班同学的参与意识和独立思维精神)
细节描写1(母子三人):
——两个儿子的衣着有变化,而母亲则无任何变化;
弟弟送到一筷子面送到妈妈口中
——表现母子深情,母亲省吃俭用首先考虑孩子以及儿子对母亲的疼
爱、理解、关怀与支持。
细节描写2(店主夫妇):
——领到靠近暖气的二号桌;赶紧调整价格牌;若无其事地收起“预约席”的牌子;两人面对面蹲着,一人一条毛巾,在擦着那不断夺眶而出的泪水……
——表现店主夫妇充分考虑到母子三人的自尊心,传达出深深的同情、尊重、理解与关爱。
(十)小组讨论环节(时间:10分钟)
活动方式:小组讨论文章典型的环境描写——文章结尾的作用。
小组代表作答。
教师提示补充。
教师提示——环境描写重点刻画、揭示的是店主夫妇还是母子三人亦或是店主夫妇为代表反映的整个社会呢?结尾预示着和睦、其乐融融,那么对母子三人以及整个日本社会的前途有怎样的暗示呢?
现在请同学概括本文的主题,也就是文章表现出的基本观点、基本思想。
一碗清汤荞麦面作为贯穿文章的线索,反映出母子三人直面困境的勇气与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精神,深深地让我们感受到至善至美的母子情、兄弟谊以及社会成员间的尊重、理解与关爱。
(十一)课堂小结(时间:5分钟)
同学们,本篇文章的学习到此结束,但母子三人直面挫折、齐心协力、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店主夫妇高度的职业精神一定会给我们很多启发。
如果我们能以此为鉴,那么无论我们的学习、生活还是人生,
无论坎坷还是坦途,我们都将勇往直前、无畏无惧,走向光明。
(十二)当堂检测:生字词
厄运拮据蕴藏白皑皑轶事煞有介事打烊
(十三)板书设计
一碗清汤荞麦面
情节:母子三人四次到面馆吃饭;
小说情节设计巧妙:设悬,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要素人物:母子三人、店主夫妇
人物血肉丰满、性格鲜明
环境:和睦、温馨、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
小说传达出的主题:
1母子三人:母子情、兄弟谊;相互关心、鼓励、支持
2、店主夫妇:团结互助的社会传统;尊重、理解、关爱(十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