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动物ppt】
人类为发展经济砍伐森林、围湖 围海造田、过度放牧等,直接造成了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 森林和草原是野生动物, 特别是兽类、鸟类、爬行类以及昆虫最主要的栖息地之一。 森林的砍伐和紧随其后的开荒种地以及草原过度放牧,既 占据了野生动物固有的家园,又将野生动物人为地分割成 许多孤岛状的小种群,使得它们的生存繁衍遭到极大的影 响。 围湖造田和占用滩涂是导致水禽、两栖和爬行动物 以及鱼类濒危的主要原因。湿地、湖泊以及沿海滩涂被大 量开发成工农业用地后,使依赖于此的动物丧失了栖息地、 繁殖地而濒于灭绝。 如扬子鳄,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上亿 年,由于栖息地的丧失,野生种群快要绝迹了,有关部门 打算利用人工繁殖的个体实施再引进工程,但苦于无地而 四、环境污染 本世纪 以来,由于农药、鼠药、化肥、煤炭、石油的广泛使用, 产生了大量工业“三废”和有毒物质,严重污染了大气、 土壤和水体,野生动物健康受到损害,繁殖力日渐低下, 许多江河湖泊已不再适于水生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某些 生态位较高的野生动物因为食物链的关系也受到了程度不 同的株连。
华南虎的英文为“中国虎”,是我国特有亚种,原为 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体型较小,但资格最老的 一个虎种。全球的虎仅有一种,均产于亚洲,上个世 纪尚有8个亚种:孟加拉虎、东北虎、爪哇虎、华南虎、 里海虎、巴厘虎、苏门达腊虎,但后三个亚种相继灭 绝,中国的新疆虎(尚未搞清属于哪个亚种)是在20 世纪初灭绝的。
三、乱捕滥猎 乱捕滥猎是造成许多物种濒危的直 接原因。龟鳖类、蛇类、鹰隼类、藏羚羊、观赏鸟 类和蛙类是目前猎捕最为严重的几类动物。 龟鳖肉、 蛇肉和田鸡腿的美味、野鸟的动听歌声和艳丽身姿、 猎隼活体和藏羚羊绒的国际黑市等,均招徕了上述 动物的捕杀之祸,致使其野外资源量锐减,不少已 处于濒危或极度濒危状态。 四、环境污染 本世纪以 来,由于农药、鼠药、化肥、煤炭、石油的广泛使 用,产生了大量工业“三废”和有毒物质,严重污 染了大气、土壤和水体,野生动物健康受到损害, 繁殖力日渐低下,许多江河湖泊已不再适于水生野 生动物的生存繁衍。某些生态位较高的野生动物因 五、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也是导致物种濒危的原因之一。 比如,1998年长江流域罕见的洪灾,使许多栖息于 平原地区或丘陵地区的野生动物蒙受了灭顶之灾。
要问中国最珍稀的鸟是什么,那朱鹮应当名列前茅。 这种被动物学家誉为“东方明珠”的美丽涉禽是一 种人们一度认为已经灭绝的鸟类,它们原是东亚地 区的特产鸟类,仅在中国、朝鲜、日本及俄罗斯有 分布,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都失去了踪影。难道 朱鹮真的消失了吗?七十年代后期,中国鸟类学家 开始寻找朱鹮,1981年终于在陕西洋县姚家沟发 现2窝共7只朱鹮,轰动了世界。
一、物种自身的原因 物种特化和遗传衰竭,往往是导致 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适应了某种特定的栖息环境而产生了 特别的习性(包括食性),使其难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或其 他环境,最终落得“不适者被淘汰”的结局。 如大熊猫 特化为主要以竹为食,一旦失去其现有栖息地或竹子大面 积开花枯死,大熊猫无竹可食,必然大批死亡,出现生存 危机。 一些野生动物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由于种种 原因而受到生活力减退和遗传力衰退的威胁,导致其种群 数量难以恢复而趋于濒危。 如朱鹮,现存数量很少,存在 一定程度的近亲繁殖,再加上处于人类的半饲养状态,个 别适应于野外生活的基因可能会逐步丢失,进而危及其生
大熊猫是一种以食竹为主的食肉目动物,不仅集珍稀、濒 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称。与 其同时代的古动物剑齿虎、猛犸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 侵袭而灭绝,惟有大熊猫因隐退山谷而遗存下来。现仅分 布于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约40个县境内的群山叠翠的竹 林中,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川金丝 猴。川金丝猴,分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 结群生活。背覆金丝“披风”,攀树跳跃、腾挪如飞。金丝猴 刚被命名时,因其仰鼻金发,使动物学家爱德华先生联想起欧 洲十字军司令的翘鼻金发的夫人洛克安娜,于是,他便用这个 美人之名命名了金丝猴—— Rhinpitheius roxellanae 。
褐马鸡是一种产于中国山西庞泉沟、河北小五台山及 北京门头沟的珍禽,因耳部由两个雪白的耳羽,好似 长角,或有人称之为角鸡或耳鸡。尾羽上翘后,披散 垂下,如同马尾,故名马鸡,马鸡属共有4种,均产 于中国,既藏马鸡、白马鸡、蓝马鸡和褐马鸡。许多 动物学家建议,应把褐马鸡定为中国国鸟。目前,褐 马鸡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濒危”级,国 家一级保护动物。
藏羚羊,近年极受世人瞩目,主要原因是由于1980年 以来西方时装界对“藏羚绒披肩”即“沙图什”的消费 需求而刺激了偷猎者的谋财害命,另外,一些采金者也 在对其肆意杀戮,致使生活在生命极限的高寒地区的藏 羚羊正以一年近万只的速度减少。为打击盗猎,这几年 青海、新疆、西藏的反盗猎力量林业公安一直在为保卫 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而战斗,其中的佼佼者即“野牦牛 队”,他们已经有两位英雄为此献身。
白鳍豚为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有水兽,全球豚类有70 多种,淡水仅5种,中国仅此一种淡水鲸,分布狭窄, 比大熊猫更古老、更稀少。白鳍豚体态娇美、皮肤滑 腻、长吻似剑、身呈纺锤。眼小如豆、耳小像针,上 下颌密布小牙130多颗,头顶左上方有一圆形鼻孔,每 隔20秒出水换一次气,虽然视听能力欠佳,但其声纳 系统发对超声波的回声定位能力可使它与在十几公里 外的同伴取得联系。
扬子鳄是中国唯一的鳄种。全球鳄鱼共有25种, 中国只有湾鳄和扬子鳄。但是作为体型最大的 鳄(10米长),湾鳄早已在几百年前灭绝了, 而扬子鳄现为我国特有,也是从远古北方仅存 的唯一分布在温带的孑遗种类。
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一种高原鹤类,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神 圣的大鸟,也是世界十五鹤中被最晚记录到的一种鹤,它 是俄国探险家普热尔瓦尔斯基于1876年在中国青海湖发 现的。黑颈鹤夏季在西藏繁殖,冬季迁至云贵越冬,少数 还飞越喜马拉雅山至不丹越冬。
“四不象”为麋鹿的俗名,它是做为中国特有的湿地鹿类,曾于1900年 在中国本土灭绝的,幸有少量存于欧洲,经过一个世纪的养护,种群才 得以恢复。麋鹿是湿地动物,由于对湿地生境的适应,而形成特殊的形 态,即所谓的“四不象”,角似鹿非鹿、脸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 似驴非驴。麋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 书极危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