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新)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新)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内容提要
安全生产法律基础知识 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单行法律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 安全生产行政法规 安全生产部门规章
基本要求
1. 考查安全生产法律知识; 2.《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安全生产法所
构建的基本法律制度,《安全生产法》所规定的生产经 营单位保障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和要求、主要负责人的 安全生产职责,从业人员的人身保障权利和安全生产义 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监督检查人 员的职责,《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规 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的规定,安 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基本要求
3.《矿山安全法》的适用范围,矿山建设安全保障 的规定,矿山开采安全保障的规定,矿山企业 安全管理的规定;
基本要求
4.《消防法》中关于火灾预防、消防组织、灭火救 援的规定,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
5.《道路交通安全法》中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规定,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安全生 产法规及相关行政法规中有关安全生产的基本要 求、主要内容和法律责任;
1.6 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是法的基本单位,它是指由国家 制定或认可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具有 完整的逻辑结构的特殊行为规则。法律条文是法 律规范的外部表现形式,法律规范可以通过一个 或几个法律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的程 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1.按照法的创立和表现形式分: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2.按照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层级划分: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
3.其它分类
二、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内容
(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行政 (二)社会主义法治 (三)社会主义法的体系 (四)社会主义法的适用
1.2 安全生产立法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 义
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所实施的行为。
一、安全生产立法的必要性 二、安全生产立法的重要意义 三、安全生产执法的原则
1.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 2. 合法、公正、公开的原则 3. 惩戒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 联合执法的原则 5. 依据事实、尊重科学的原则
1.3 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一、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概念和特征 二、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三、安全生产法在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基本要求
6.安全生产相关法律及行政法规中有关安全生产的 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法律责任;
7.《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注 册安全工程师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安全生产 部门规章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法律责任。
1 安全生产法律基础知识
基本要求:检验应考人员法学基础知识和安全生 产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1. 了解法的特征和分类。 2.了解安全生产立法的意义、安全生产执法的原则; 3.了解安全生产立法的必要性。 4. 熟悉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1.1 法的概念、特征、分类和基本内容
一、法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1. 法的概念
广义: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者认可的, 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当代中国司法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基本要求:正确、合法、及时。 基本原则: 司法平等原则(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司法法制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独立行使司法权原则。
1.8 守法
概念: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依据 法律 规定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活动,也就 是依 法办事。
守法是法的实施的一种基本形式,是现代法 制的
4. 法的效力
关于人的效力 关于地域的效力 关于时间的效力
5. 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指由于违法行为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 民事责任
6. 法的特征
法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的 法是依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 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7. 法的分类
基本要求。
1.9 违法
含义: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民违反现行法 律,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行为。
种类:(1)违宪行为;(2)刑事违法;(3)民事违法; (4)行政违法。
1.9 违法
违法的构成要素: (1) 实施了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2) 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 (3) 行为人有主观过错的行为; (4) 具有法定行为能力或法定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1.4 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经过法律规范调整的一定的社会关 系的特殊形式。
法律关系具有三个要素,即法律关系的主体、 法律关系的内容和法律关系的客体。
1.5 法律形式与法律渊源
法律形式是指享有不同立法权限的国家机关创 制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法律规范的外在形式。法 学中又把法律形式称为法律渊源。
我国的法律形式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 规、地方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 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及国际条约等。
重要说明
5. 推荐的参考资料
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精题精练,首都经 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编著,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6年6月。
安全生产法规与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技术 事故案例分析
重要说明
6 考前辅导的意义和作用 梳理知识 把握方向 明确重点 掌握技巧 提高能力 增强信心
2006年注册安全工程师 执业资格考试考前辅导培训
柴建设 教授
重要说明
1. 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2. 2004-2005年考试情况分析和总结 3. 4个考试科目的相互联系及难易程度分析 4. 考前复习准备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重在理解 重点记忆 以教材和大纲为基础和依据,辅以部分参考资料 作适量模拟练习题
狭义:指具体的法律规范,包括宪法、法令、法律、行政 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判例、习惯法等各 种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2. 法律规范
规范分技术规范和社会规范,法律规范属于社 会规范。
法律规范由假定、处理和制裁3个要素构成。
3. 法的本质
法的最本质的属性是统治阶级的意志 意志内容的一般性 意志内容的客观性 意志内容的统一性(社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