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生统计学实验设计

卫生统计学实验设计

N 1.96 20.10 1.282 20.91 0.730.75 0.73/ 0.10 0.91 0.75 2 58
5.两样本率的比较
N
Z
2
c 1 c Q11 Q21
Z
11 1 / Q1
2 1 2 / Q2
2
1 2
其中 c Q11 Q2 2 (合并率)
例8-7 比较两种药物治疗乙型肝炎后表面抗原HBsAg的阴转情况。预试中,甲药的阴
第五节 临床试验设计
测量结果一致性检验
1.意义
卫生工作者在实际研究中,对观察事物的测量往往出现判断上的不一致。例如,同一医师对同一 患者的两次胃镜检查的结论不一致,两次阅读同一张X光片的结论不一致。两个或多个医务工作者检 查同一患者、阅读同一张X光片、同一张病理切片也可能发生判断上的不一致。因此在临床诊断和临 床实验工作中有必要对判断的一致性作出估计。
受试对象→处理因素→ 实验效应
例如:研究脂健乳是否有降血脂的作用,首先假设脂健乳可以降低血脂,再将 条件相近的20只大鼠先用高脂饲料喂养做成高脂血症的模型,然后将动物随机 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服用脂健乳加豆奶,对照组单纯服用豆奶,喂养 一月后观察比较两组之间各项血脂指标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进而得出脂健 乳是否具有降低血脂的保健作用的结论。
当例数相等时 当例数不等时
u
N 2
u
u u
1 n1
1 n2
1.单样本均数或配对设计检验
N
(Z 2 Z ) 2
Z
N
Z
2
Z 2 — 为双侧值,若问题是单 侧可该为Z N — 样本数或对子数
— 单样本资料的标准差或 配对差值的标准差
例8-3 为了解高温作业工人的心率是否高于一般人群。某研究者随机抽取了10名 高温作业工人做预试,测得其标准差S=6.2次/分。若高温作业工人的心率高于一般 人群3.0次/分才有专业意义,问α=0.05,β=0.10时,需要多大样本量?
N
1.6451.282 6.2
3.0
2 37
2.两样本均数检验
N
(Z 2 Z )
2 Q11 Q21
其中Q1、Q2为两样本比例,Q1 Q2 1
例8-4 某人欲比较黄芪与生血散对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据经验,黄芪可
平均增加粒细胞1×109个/L,生血散可平均增加粒细胞2×109个/L。若
一般地,当Kappa 0.75时,说明已取得相当满意的一致性程度,若小于0.4,则一致程度不理想。

例 两名放射科医师对200名棉屑沉着病可疑患者的诊断结果如下,试判断两次 检查结果的一致性。
解:
1)两次检查结果一致数
A
78
56
32
166,一致率PA
166 200
0.83
2)期望率Pe
若假设H
N
1.6451.282 0.10
2 0.85 1 0.85
109
4.配对二分类资料χ 2 检验
N Z 2 2 Z 2 1 2 1 2 2 其中为两处理结果一致的总 体阳性率, 1 2 2 2
例8-6 拟比较甲、乙两种血清学法对鼻咽癌患者的检出情况,初步估计甲 法的阳性检出率为91%,乙法为75%,两种方法一致的阳性检出率为73%。 试估计样本量。α=0.05(双侧),β=0.10
σ=1.8×109个/L,取α=0.05(单),β=0.2,若黄芪组例数占60%,求各组例
数。
N
(1.645 0.842)1.8 1
2 0.61 0.41
84
n1 50 , n2 34
3. 单样本频率检验
N
Z 2 Z
1 0
2
0 10
例8-5 用常规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率为85%,现试验某一新药,预计 有效率为95%。若取α=0.05(单),β=0.1,问需要多少病例?
2.计算方法
Kappa 统计量
Kappa PA Pe 1 Pe
式中PA为实际观察到的一致率
PA
实际观察一致数 总检查人数
A
N
Pe 为期望一致率(两次检查结果由于偶然机遇造成的一致率,也称期望率)
当Kappa 1时,说明两次判断结果完全一致 0 Kappa 1 当Kappa 0时,说明两次判断结果完全不一致
第三节 常用实验设计方法
1.完全随机设计(简单随机分组设计) 2.配对设计 3.交叉设计 4.随机区组设计(配伍设计) 5.析因设计 6.裂区试验设计 7. 拉丁方设计 8.正交试验设计
第四节 样本含量的估计
在保证研究课题具有一定代表性与可靠性的条件下所具有的 最少例数。要符合这一标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实验设计分类
1.动物实验 2.临床试验 3.社区干预试验
第二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对照原则
对照形式有:
空白对照、安慰剂对照、实验对照、自身对照、标准对照
2.随机化原则
随机化内容包括: 抽样的随机、分组的随机、实验顺序的随机
随机化方法:
完全速记化、分层随机化
3.重复原则
重复内容有:
整个实验的重复;多个受史对象的重复;同一个受试对象 的重复观察
转率为60%,乙药为75% ,若取α=0.05(双),β=0.1,若甲药组的样本量占55%,乙 药组占45%,问各组需要多少病例?
N
1.96
0.66750.3325 0.551 0.451 1.282
0.60 0.75
0.600.40
/
0.55
0.750.2n1=226 , n2=185
第五章 实验设计
( experiment design )
要求: 1.掌握实验设计的特点、分类和原则 2.掌握实验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3.了解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4.会辨析统计设计类型 5.了解样本量估计公式
第一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特点: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能主动对实验动物或人设置干预措施或处理 因素,受试对象被随机地分配到各处理组中并观察处理结果(效应)。
1.具有研究指标的总体均数、标准差、率的估计值 2.确定的也许允许误差 3.第一类错误的概率 4.第二类错误的概率 5.明确单侧或双侧
常用的估计样本量方法
设: u — 检验水准的 u值
u — 第二类错误 的u值 — 两总体均数或率的差 — 总体标准差
N — 总样本量
1.两样本均数比较
N 2(u u )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