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及答案考试科目:《民事诉讼法》第1章至第4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判断题1、民事诉讼是当事人为解决民事争议而采取的一种自力救济。
()2、诉讼标的就是指诉讼标的物。
()3、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并不意味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完全相同。
()4、诉讼上的法律事实是引起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
()5、民事诉讼中的辩论只能通过口头形式进行。
()6、民事诉讼的处分原则,是指当事人可以行使权利,也可放弃权利。
()7、民事诉讼中所有的案件都应当适用合议制。
()8、审判人员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9、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也要公开宣判。
()10、起诉时对案件有管辖权的法院,其管辖是恒定的。
()二.单选题1、下列案件,应当公开审理的是( )A.甲因泄漏他人隐私而被起诉B.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乙辞职后,非法使用其所知道的商业秘密C.17 岁的少年丙因侵权而被告上法庭D.丁要求与其妻离婚,并申请不公开审理2、合议庭在评议案件,如有意见分歧时,应当()A.由审判长决定B. 少数服从多数C.报审判委员会决定D.报法院院长决定3、支持起诉原则中,支持者是指()A.亲属B.朋友C.单位领导D.企事业单位和机关、社会团体4、人民陪审员应邀到人民法院执行审判职务时,其权利()A.和书记员同等B.和审判长同等C.和审判员同等D.和审判委员会同等5、诉的构成要素包括诉讼当事人、诉讼标的和()A.争议事项B.诉讼费用C. 诉讼请求D.诉讼理由6、如果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关于回避的决定不服,可以()A.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B.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C.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D.先申请复议,不服复议决定再申诉解决7、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
A.重大涉外的B.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C.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D.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8、按照同一级人民法院的辖区划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的是()A.裁定管辖B.级别管辖C.专属管辖D.地域管辖9、由于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应由()A.被告所在地法院B.不动产所在地法院C.原告所在地法院D.当事人协议确定的法院10、张某和薛某均为甲市人,双方在乙市登记结婚,后薛某在丙市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薛某服刑一年后张某将户口迁到丁市,欲起诉与尚在服刑的薛某离婚,对此案哪一个法院有管辖权?( )A.甲市B.乙市C.丙市D.丁市三.多选题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有()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当事人D.证人E.诉讼代理人2、下列诉讼中,属于给付之诉的有()A.要求支付货款之诉B. 要求停止侵权行为之诉C.要求拆除违章建筑之诉D.要求解除收养关系之诉E.要求解除婚姻关系之诉3、法院调解的基本原则是()A.公正B.及时C.自愿D.平等E.合法4、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管辖A.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B.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C.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D.合同缔结地人民法院E.任意选择5、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有管辖权A.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B. 侵权行为地人民法院C.侵权结果地人民法院D.侵权人居所地人民法院E.前面四个选项的法院四.名词解释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2、诉3、对等原则4、管辖权异议五.简答题1、简述诉的种类。
2、级别管辖是什么?3、民事诉讼权利能力是什么?六.论述题试述我国民事诉讼的回避制度。
七.案例分析1、[案情]原告甲公司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告乙及丙公司。
起诉状中称,被告乙原是其营销部经理,被丙公司高薪挖去,在丙公司负责市场推销工作。
乙利用其在甲公司所掌握的商业秘密,将甲公司的销售与进货渠道几乎全部提供给了丙公司,甲公司因而损失严重,请求乙和丙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同时申请不公开审理,以避免商业秘密泄露于第三人[问题]人民法院能否同意原告不公开审理的要求?为什么?2、[案情]a省的个体户姜某由b省的甲县运5吨化工原料到丙县,途经b省的甲、乙、丙三县交界时,化学原料外溢,污染了甲县村民王某、乙县李某和丙县张某的稻田,造成禾苗枯死。
受害村民要求赔偿,但由于赔偿数额争议较大,未能达成协议。
为此,甲县的王某首先向甲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甲县人民法院受理后,认为该案应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于是将案件移送到姜某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与此同时,村民李某、张某也分别向自己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乙县和丙县人民法院都认为对该案有管辖权,与a省姜某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就管辖问题发生争议,协商不成,a省姜某住所地的基层法院即向a省某中级人民法院报请指定管辖。
[问题]1.哪个法院对此案有管辖权? 2.甲县人民法院的移送是否正确? 3.a省基层人民法院报请指定管辖是否正确?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错)2、(错)3、(对)4、(对)5、(错)6、(对)7、 (错)8、 (错)9、(对)10、(对)二.单选题1、下列案件,应当公开审理的是( )A.甲因泄漏他人隐私而被起诉B.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乙辞职后,非法使用其所知道的商业秘密C.17 岁的少年丙因侵权而被告上法庭D.丁要求与其妻离婚,并申请不公开审理2、合议庭在评议案件,如有意见分歧时,应当()A.由审判长决定B. 少数服从多数C.报审判委员会决定D.报法院院长决定3、支持起诉原则中,支持者是指()A.亲属B.朋友C.单位领导D.企事业单位和机关、社会团体4、人民陪审员应邀到人民法院执行审判职务时,其权利()A.和书记员同等B.和审判长同等C.和审判员同等D.和审判委员会同等5、诉的构成要素包括诉讼当事人、诉讼标的和()A.争议事项B.诉讼费用C. 诉讼请求D.诉讼理由6、如果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关于回避的决定不服,可以()A.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B.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C.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D.先申请复议,不服复议决定再申诉解决7、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
A.重大涉外的B.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C.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D.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8、按照同一级人民法院的辖区划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的是()A.裁定管辖B.级别管辖C.专属管辖D.地域管辖9、由于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应由()A.被告所在地法院B.不动产所在地法院C.原告所在地法院D.当事人协议确定的法院10、张某和薛某均为甲市人,双方在乙市登记结婚,后薛某在丙市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薛某服刑一年后张某将户口迁到丁市,欲起诉与尚在服刑的薛某离婚,对此案哪一个法院有管辖权?( )A.甲市B.乙市C.丙市D.丁市三.多选题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有()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当事人D.证人E.诉讼代理人2、下列诉讼中,属于给付之诉的有()A.要求支付货款之诉B. 要求停止侵权行为之诉C.要求拆除违章建筑之诉D.要求解除收养关系之诉E.要求解除婚姻关系之诉3、法院调解的基本原则是()A.公正B.及时C.自愿D.平等E.合法4、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管辖A.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B.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C.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D.合同缔结地人民法院E.任意选择5、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有管辖权A.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B. 侵权行为地人民法院C.侵权结果地人民法院D.侵权人居所地人民法院E.前面四个选项的法院四.名词解释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由民事诉讼法调整所形成的人民法院和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在诉讼中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诉——是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请求。
微观而言,是当事人的一种请求,宏观而言,是法律规定保护当事人的正当权利和合法利益的一种法律制度。
3、对等原则――指一国司法机关对他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诉讼权利加以限制,他国司法机关可以对限制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诉讼权利加以同样的限制。
4、管辖权异议――指当事人认为受诉人民法院对该案无管辖权而向受诉人民法院提出的不服该法院管辖的意见或主张。
五.简答题1、简述诉的种类。
(1)给(jǐ)付之诉给付之诉,是指原告向被告主张特定的给付请求权,要求法院判令被告作出给付的诉。
这里的给付,既包括被告对原告交付一定数额的金钱与物品,也包括被告根据原告的要求为(如修复损坏的房屋)或不为(如停止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一定的行为。
(2)确认之诉确认之诉,是指原告请求法院确认其与被告之间的法律关系存在或不存在的诉讼。
房屋拆迁确权、亲子关系确认、权利主体的确认等等(3)形成之诉形成之诉,是指原告请求法院通过判决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诉讼。
形成权,是指权利人依其单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关系变更或消灭的权利。
2、级别管辖是什么?级别管辖,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上下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级别管辖的划分标准,见民事诉讼法具体的规定。
第十七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八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一)重大涉外案件;(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三)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海事、海商案件;专利纠纷案件;涉及台、港、澳的重大民事案件;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著作权、商标民事纠纷案件。
)第十九条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第二十条最高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一)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二)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
3、民事诉讼权利能力是什么?民事诉讼权利能力,又称当事人能力,是指能够成为一般民事诉讼当事人,享有民事诉讼权利和履行民事诉讼义务所必须具备的诉讼法上的资格。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
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
民事诉讼权利能力的产生与终止,与民事权利能力的产生与终止在时间上是一样的。
六.论述题试述我国民事诉讼的回避制度。
(一)回避的概念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遇有法定的情形时,避开或退出对该案审理或者协助工作的一种制度。
(二)回避的条件和适用对象1、回避的条件《民事诉讼法》第45条规定:“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