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事诉讼法》测习题

《民事诉讼法》测习题

精心整理《民事诉讼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包括(A)。

当事人B。

公安人员C。

诉讼关系人D。

案外人2.第一个纯粹从诉讼法视角阐释诉讼标的的学者是(A)。

A.德国的赫尔维希B。

前苏联的顾尔维奇C。

日本的兼子一D。

德国的格尔查3.法律赋予当事人诉讼的基本权利是(D)。

诉讼权利B。

起诉权C。

获得司法保护权D。

诉权456申诉B78出的3910A.11112A131415中级人民法院管辖B。

中级或高级人民法院管辖C。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D。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16.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A)。

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B。

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C。

合同标的物所在地法院管辖D。

合同签订地法院管辖17.追索赡养费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死亡,应当(B)。

A.诉讼中止B。

诉讼终结C。

延期审理D。

缺席判决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

多选、少选或选错的,该小题无分。

)1.属于程序法的有(ABCD)。

A.民事诉讼法B。

刑事诉讼法C。

行政诉讼法D。

仲裁法E。

劳动法2.凡享有司法豁免权的外国人,如当作被告起诉到法院(BCD)。

A.人民法院有管辖权B。

应按外交途径解决纠纷C。

不受人民法院的诉讼管辖D。

在没有明确表示放弃司法豁免权的前提下,可不受人民法院管辖E。

通过国际法院解决3.体现处分原则的有(ABCD)。

A.一审后原告提起上诉B。

一审后被告提起上诉C。

当事人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决定诉诸法院解决D。

诉讼开始后,被告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E。

参与当事人的辩论4.具有共同利害关系而形成共同诉讼人的是(ABCDE)。

A.借贷案件中的共同借贷人B。

财产案件中的财产共有人C。

继承案件中的共同继承人D。

债务案件中的连带债务人E。

侵权案件中的共同侵权人5.人民法院经审查认定是人数众多的诉讼,应当及时发出公告,公告的内容有(ABCD)。

A.告知基本案情B。

告知权利人登记的内容C。

告知权利人登记的期限D。

告知权利人逾期不登记的法律后果E。

其他有关事项6.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下列(ABCD)案件不宜公开审理。

A.涉及国家机密的案件B.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C.离婚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D.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不公开审理的。

7A8AC9A10A.B.C.D.11ABCD12A13A请求损害赔偿14.我国现行的民事纠纷的处理机制有(ABCD)。

A.和解B。

调解C。

仲裁D。

诉讼15.下面是民事诉讼程序的内在价值的有(ABC)。

A.程序自由价值B.程序公正价值C.程序效益价值D.实体公正价值16.根据诉的内容或者目的不同,而将其可以划分为(ABC)。

A.确认之诉B。

给付之诉C。

变更之诉D。

形成之诉17.周童(5岁)星期天和祖母李霞去公园玩,游戏过程中周童将林晨(6岁)的双眼划伤致使林晨的右眼失明、左眼视力下降。

林晨的父亲林珂要求周家赔偿林晨的医疗费、伤残费共计6万元。

周童的父亲周志伟以周童是未成年人为由拒绝赔偿。

林家无奈只好诉至法院。

下列关于本案诉讼参与人地位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ACD)A.本案原告是林晨,其父林珂是林晨法定代理人,被告是周童,其父周志伟是周童的法定代理人,李霞是证人B.本案被告是周童,周志伟是其法定代理人,李霞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C.本案原告是林珂,被告是周志伟和李霞D.本案原告是林珂和林晨,被告是周志伟、李霞和周童三、名词解释1.专属管辖,是指法律规定某些特殊类型的案件专门由特定的法院管辖。

2.民事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为处理民事诉讼中的各种程序性事项所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结论性判定。

3.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相对于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而言的,是指虽没有就原告与被告之间争议的诉讼标的主张独立的请求权,但与案件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申请参加诉讼的或由法院通知参加诉讼的人。

4.诉讼事件,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切客观情况。

主要是指不可抗力的事实。

5.处分原则,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在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四.简答题1.民事诉讼证据的构成要件、(1)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具有客观性;(2)必须与待证事实存在着联系,即具有关联性;(3)必须符合2(134.(1(2(3)(45(16.(1(2(37(1五.论述题试论述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答: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在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中,或者在重要的诉讼阶段,起指导作用的准则。

一、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其内容具体包括:第一,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的完全平等。

第二,双方当事人拥有同等地行使诉讼权利的手段,同时,人民法院平等地保障双方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

第三,对当事人在使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二、同等原则与对等原则我过《民事诉讼法》第5条第1款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

”同时第2款规定:“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

”三、法院调解自愿与合法原则其含义为:第一,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后,应当重视调解解决。

第二,要求人民法院对当时人多做思想教育工作。

第三,法院调节要在自愿和合法的基础上进行不能因为强调调解而违背自愿和合法的精神。

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四、辩论原则是指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当事人有权就案件事实和争议问题,各自陈述自己的主张和根据,互相进行反驳和答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处分原则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六检察监督原则,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2.论法定诉讼代理人与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异同]答:法定诉讼代理人是根据法律规定的代理权,代为无诉讼行为能力人进行诉讼的人。

而委托代理人是指受当事人、法定代表人、诉讼中的第三人的委托,行使诉讼代理权,代为进行诉讼的人。

两者之间的相同点:都有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诉讼,并且都是为了维护被代理人利益而参加诉讼。

两者之间的不同点:(1)代理权的产生不同。

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权是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直接规定而产生的;委托代理人的代理权是基于委托人的授权而产生的。

(2)代理权的范围不同。

法定代理人的诉讼代理权非常广泛,有权代理当事人的一切诉讼行为;委托代理人的代理权受委托人授权范围的限制,必须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代为诉讼行为。

(3)诉讼地位不同。

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类3答:(1事实;(不慎失答:问:12答:(二)(1)该案应以丁一、丁二和丁三为共同被告。

因为此案中,丁江的三个儿子均负有赡养义务,他们对于丁江的赡养义务是共同的,属必要的共同诉讼,人民法院必须合并审理。

他们必须作为共同被告一起参加诉讼,以便人民法院查明,并确定每个人应尽多少赡养义务。

(2)第二,对于原告的想法,人民法院应向其讲清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和精神,将丁一、丁二和丁三列为共同被告。

因为起诉虽然是原告的权利,但如果违反法律规定,会受到人民法院的一定干预。

人民法院在诉讼中牌主导地位,有权根据案情通知应当参加诉讼的人进行诉讼。

一.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李中和刘西共有的财产被王二侵占,李中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王二赔偿损失,刘西也要求参加诉讼,刘西在诉讼中属于(A)。

A.追加共同诉讼人B。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C。

证人D。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2.在普通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B)。

A.适用共同负责的原则B。

各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C。

适用协商一致的原则D。

一人的行为对全体发生效力3.在继承遗产的诉讼中,部分继承人起诉,其他继承人既不放弃权利又不愿参加诉讼的,(B)。

A.法院应将其不作为共同诉讼人B。

法院应将其不作为诉讼参加人C。

法院应将其列为共同诉讼人D。

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由法院决定4.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必须由(A)负担。

A.被告B。

第三人C。

主张事实承担者D。

人民法院5.一审民事判决与裁定的上诉期限分别为(B)。

A.10日;5日B.15日;10日C.10日;10日D.14日;7日6.(B)是整个民事诉讼的核心。

A、诉讼行为B、诉讼标的C、审判行为D、证明活动7.引起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情形是(D)。

A.被告提出反诉B。

证人出庭作证C。

在诉讼过程中,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D。

在诉讼过程中发生自然灾害而8A.9.XA.10A.11A.7B12A.13A.14A15A.7B16A17A)1A2.不得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的法院,应当是(ABCD)。

A.高级人民法院B。

最高人民法院C。

专门人民法院D。

中级人民法院E。

基层人民法院3.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包括(BCDE)。

A.认定婚姻关系无效案件B。

选民资格案件C。

宣告公民死亡案件D。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E。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案件4.下列关于执行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有(BCDE)。

A.执行程序是法院的审判组织行使执行权的法定程序B。

执行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的最后完成阶段C。

执行程序不是诉讼的必经阶段D。

执行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的有机组成部分E。

执行程序是保证具有执行力的法律文书得以实施的程序5.引起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件有(CDE)。

A.自然灾害B。

突然事变C。

当事人死亡D。

第三人死亡E。

法人消灭6.民事审判中合议庭的审判长由(AB)担任。

A.院长或庭长指定审判员一人担任B。

院长或庭长担任C。

由合议庭成员中选举担任D,审判员自行担任E。

法院指定审判员担任7.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有(ABCD)。

A.对正在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B。

对正在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C。

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出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D。

对下落不明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E。

军人对现役军人提起的诉讼8.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享有的诉讼权利是(AB)。

A.委托代理人进行诉讼B。

展开辩论,阐明有利于自己的事实和理由C。

变更诉讼请求D。

申请撤诉E。

请求和解9.在民事诉讼中,有权调查收集证据,查阅本案有关材料的有(ABC)。

A.律师B。

其他诉讼代理人C。

当事人D。

证人E。

鉴定人10.二审程序中当事人可用来维护自己权利的诉讼手段包括(BCD)A11A定书E12A13A14A15A务人16的?ABCD123.撤诉,又称诉之撤回,从狭义上讲,仅指原告撤回起诉,从广义上说,则泛指当事人向法院撤回诉之请求,不再要求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行为。

4.诉讼上的自认,是指一方当事人在诉讼中向法院承认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不利于自己的案件主要事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