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人教版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练习题

历史人教版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练习题

个人作用,因此正确选项是A项。

2.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的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们从原来的麻木状态唤醒似的。

马克思所说的“唤醒”主要是指() A.鸦片战争期间的爱国官兵抗英斗争B.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C.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D.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答案:C解析:马克思的论述主要强调了鸦片战争对中国人民的唤醒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战争,对后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有深远影响。

3.太平天国真正形成与清朝对峙局面的事件是()A.金田起义B.永安建制C.定都天京D.打破江南、江北大营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形成了与清朝对峙局面。

4.太平天国1852年发布檄文:天下为上帝之天下,满洲为胡虏B.通过国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答案:B解析:平均主义是《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思想,C、D两项与平均主义无关。

所谓“绝对平均主义”是要求绝对的平均,A项按人口和年龄分配,这是有条件、有区别的,不是绝对平均。

B项规定农民留足口粮外,其余产品上交国库,这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

6.钱穆先生曾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

”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A.定都天京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C.发动金田起义D.颁布《资政新篇》答案:B解析: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天朝田亩制度》,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故答案为B。

7.某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中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

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A.平均分配土地B.产品上交国库C.建立民主政治D.兴办新式学校答案:A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广大农民最迫切的愿望是获得土地,故A项正确。

产品上交国库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但是超越了农民小私有者的本性,成为一种空想,B项错误;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没有涉及建立民主政治,故C项错误;兴办新式学校超越了当时农民阶级的认识,只能说明洪仁玕等部分农民运动领袖愿意向西方学习,D项错误。

8.《天朝田亩制度》对太平天国的革命斗争起到的最大作用是() A.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B.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C.实现了产品平均分配D.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答案:B解析:由于《天朝田亩制度》本身具有绝对平均主义的缺陷和当时战争环境,导致A、C、D三个选项中的要求未能实现,但它起到了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的作用。

B.颁布《资政新篇》C.严惩外国侵略者D.反对腐朽的封建统治答案:B解析:《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当时欧美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改革先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开展了工业革命,迅速发展壮大了起来,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当时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

其他三项皆不能体现。

11.吕思勉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政治上的失败是因文化上的落后。

”下列史实不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A.创立拜上帝教B.奉行圣库制度C.重建等级礼制D.提倡效法西方答案:D解析:关键信息是“文化上的落后”“不能支撑这一观点”。

根据所学知识并分析各选项可知,A、B、C项都属于太平天国运动在文化上落后的表现;效法西方在当时不属于落后思想,符合了时代发展潮流。

12.有史学家认为:“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

”此“道”是指()A.大同社会B.资本主义道路C.神权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答案:B解析:对材料的理解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趋势,“上道”即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史学家评述的应是洪仁玕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集中体现为《资政新篇》,故此“道”指“资本主义道路”,选B项。

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书太平天国之国为“囯”,谓王居其中。

——张汝南《金陵省难记略》材料三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曾写道:“这是一场悲壮的斗争。

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

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

因此,他们悲壮的事业中又有着一种历史的悲哀。

”(1)洪秀全改国为“囯”反映出什么问题?(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太平天国无法摆脱这种“历史的悲哀”?答案:(1)洪秀全改国为“囯”,突出反映了他的皇权主义思想,体现出农民阶级的思想局限性,折射出太平天国领导人的革命进取心减退,不可能担当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预示出太平天国必然失败的历史命运。

(2)因为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的阶级,有其阶级局限性,受封建思想影响深刻,仅是借助宗教,没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不可能担当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太平天国必然失败。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

鸦片战争则不然。

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

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材料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

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人民英雄纪念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精神象征。

在互联网上搜索“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你会看到一些网民建议修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部分雕塑,如“金田起义”雕塑。

网民认为洪秀全和他的部队绝对算不上民族英雄和人民英雄,他领导的金田起义和建立的太平天国事实上只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骄奢淫逸,所以“金田起义”的浮雕应该换掉。

(1)材料一和材料二对鸦片战争的共同认识是什么?用材料二中的哪一结论可以说明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2)你是否赞同材料三中网民的观点,请你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3)太平天国运动在推动中国的现代化方面有哪些贡献?答案:(1)共同认识: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或“界碑”。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2)同意;理由:从天京变乱和革命纲领的空想性强调这场运动不具备为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体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价值观。

不同意;理由:从对封建统治秩序的打击特别是对以后民主革命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及外交政策的立场强调,其可以作为人民英雄来纪念。

(3)打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冲击纲常名教,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课后作业——提能力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马克思曾指出:“推动了大爆发(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英军入侵直接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英国军队协助清军剿杀太平天国运动C.英国军队援助太平军反抗清政府统治D.鸦片战争激化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答案:D2.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极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

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

”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A.自然灾害频仍B.社会治安混乱C.土地兼并严重D.官吏贪暴腐败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推寻本原,何尝不以……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等关键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官吏鱼肉百姓,故本题选择D项。

3.1858年,洪秀全写了一份“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御诏”表达的核心意思是感谢洋兄弟灭清妖。

这一举动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洪秀全具有强烈的民主革命思想B.洪秀全已看到内外勾结的趋势C.国内阶级矛盾的空前激化D.洪秀全幻想与洋人合作答案:C解析:材料中农民运动的领导人洪秀全向英国侵略者发“诏”,感谢其帮助反清,说明此时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4.1861年清政府的亲王弈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臣等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害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患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

”对此奏折解读最为准确的一项是()A.清王朝即将全力以赴镇压太平天国B.列强中俄国的侵略才是最大的隐患C.阶级矛盾激化使统治集团忧心忡忡D.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已交织在一起答案:D解析:1861年时清政府已经镇压太平天国多年,A项错误,排除;B项不能由材料得出,排除;C、D两项都符合奏折内容,但对材料解读最为全面的是D项。

5.太平天国建立政权后,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从天王到普通士兵,等级森严,诸王出行,百姓如不回避,斩首不留,这体现了太平天国的领袖们()A.非常渴望建立封建等级制度B.一直保持着农民革命的本色C.不能摆脱专制皇权体制的束缚D.农民阶级不能解决好内部团结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难度中等。

材料反映太平天国森严的等级制度,说明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不能摆脱专制皇权体制的束缚。

6.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英雄们对封建剥削深有切肤之痛,而对资本主义并无多少预见。

空想和错误是历史客观条件使然”。

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天朝田亩制度》“空想”性的是() A.每军每家设一人为伍卒,有警则首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首领督之为农,耕田奉尚B.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C.凡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女到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讲听道理,颂赞祭奠上帝D.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答案:D解析:太平天国时期的圣库制度是一种劳动产品公有制,这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故选D。

7.《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

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A.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无差B.实行绝对平均主义C.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D.彻底消灭人们的私有观念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天朝田亩制度》,考查学生综合的能力,难度较小。

相关主题